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广东吴川盗采钛矿现象重生 防护林近被砍光(图)

来源:南方日报
2011年10月27日08:36
吴川王村港镇,弃置的采矿设备显示曾经的盗采 范琛 摄
吴川王村港镇,弃置的采矿设备显示曾经的盗采 范琛 摄

  吴川市沿海防护林带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与自然生物观测点”,不少科研机构曾来此考察取经。知情人士认为,吴川沿海防护林带遭破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长期有人在沙滩上非法采砂、损毁林木。

  王村港镇镇委书记张国良告诉记者,该镇沿海一带钛矿十分丰富,盗采现象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就时有发生,其中尤以那余村的盗采最为严重。

  从吴川王村港镇海沙坡村半岛向西眺望,海岸边的沙滩上种植着成片的、高大挺拔的防护林木。然而,这条防护林带并不连续,其中出现了一处十分明显的缺口,这个缺口就在那余村和米乐村一带。

  当地村民反映,王村港镇沿海从矿砂中盗采矿产的现象由来已久,在那余村和米乐村尤为严重。采矿者为从矿砂中提取矿产,将沿岸防护林几乎损毁殆尽,让村民常年处于台风阴影的笼罩之下。

  更令村民担忧的是,村里多处井水已经不能饮用,村民取水困难,许多靠近海岸的农田已被盐化,无法耕种。有村民怀疑,这与采矿废水倒灌并污染村庄地下水有关。

  那余村防护林带几乎被砍光

  从那余村陈阿婆家顶楼往南望去,不远处就是大海,一片金黄色的沙滩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刺眼。十多年前,在沿海防护林的荫庇下,在陈阿婆家顶楼几乎看不到海。如今,守护那余村的防护林被连根拔去,让年逾六旬的陈阿婆气愤不已。

  “一到刮风的时候,我家的天台就堆满了沙子,扫都扫不干净。”在陈阿婆家顶楼,她指着满地的黄沙向记者诉苦,“要是到了台风天就更严重了,人走路都要拿帽子遮住脸,不然会有沙子吹进眼睛。”

  据记者观察,陈阿婆家不只是天台,连各层楼房朝南的窗户底下也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黄沙。在房屋朝向海边的外墙上,更是有密密麻麻的沙粒钻进墙壁的缝隙里。村民告诉记者,前一段时间台风来袭时,还有部分村民靠近海边建造的房屋严重受损。

  吴川市沿海防护林带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与自然生物观测点”,不少科研机构曾来此考察取经,如今却鲜有人问津。知情人士认为,吴川沿海防护林带遭破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长期有人在沙滩上非法采砂、损毁林木。

  在那余村沿海的沙滩上,记者看到抽沙形成的沙坑仍随处可见,整片防护林带几乎已被砍伐殆尽,仅在边缘地带有少数树木幸存下来。靠近采矿场,并没有听到机器的轰鸣声,采砂管道和机器杂乱地被弃置在一边。

  当记者在矿场察看时,一辆货车载着采矿设备离开了。有村民告诉记者,那余村沿海盗采钛矿的现象已有十余年之久,且屡禁不绝。采矿者多采取“游击战”,政府严打时偃旗息鼓,等风声一过,采矿生意照样又做起来。

  吴川市国土资源局陈副局长7月21日曾表示,2003年以后,国土部门没有发放过一张钛矿开采证。“高峰时,吴川非法钛矿点多达16个,54公里海岸线90%的钛矿资源已被开采,有的地方甚至被开采过两三遍。”现在到底有多少盗采点,恐怕没人说得清。

  沿海耕地盐化无法耕种

  长期以来,那余村村民多靠自己挖井解决生活用水。村民告诉记者,大约7年前,这一带的井水渐渐变味,如今已经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村民饮水十分困难,只能靠村里的少数几口淡水水井勉强度日。

  记者在那余村随机采访了8户居民,有6户居民告诉记者,家中水井的水已经变质而不适合饮用。一名陈姓妇女告诉记者,她家水井的水早已变质多年,现在喝水得走远路去取水。因此,生活用水十分紧张,她一家人只能常年用变质的水洗澡。

  对于上了年纪、腿脚不灵便的陈阿婆来说,走远路取水并不容易。她指着地上铺设的水管告诉记者,她家花了1000多元铺了一条水管到其他村民取水的地方抽取饮用水。一旦水源不足,就只能饮用变质的井水。记者在陈阿婆家中的水井打了一桶水并喝了一小口,井水看起来浑浊不清,味道咸而苦涩。

  正在遭受危机的不仅是宝贵的水资源,还有村民赖以为生的农田。站在沙滩高处往村内望,靠近海岸的大部分农田已经长满野草。村民告诉记者,随着井水无法饮用,村民发现农田盐化也越来越严重。沿海耕地被大片大片地蚕食,原本肥沃的农田渐渐无法耕种,只得任其生长杂草。

  一名在田地里耕作的妇女告诉记者,她的这块田地离海较远,还能正常长出庄稼,但不远处一些靠海的农田已经无法耕种了。村民陈海(化名)说,有一部分农田不能种庄稼了,就被村民挖空,抽取海水用来养虾。

  今年4月30日,陈海曾就那余村盗采钛矿一事向广东省信访局进行网上信访,广东省信访局将此事转交吴川市信访局处理。

  6月16日,处理结果公布,在信访局网站“处理情况”一栏中,吴川市信访局称,那余村“现在全村都装上了自来水管,全部喝上自来水,村民的饮水没有受到污染。”陈海对这样的处理结果大失所望,“这是公然造假!”

  “游击战”盗采矿难治理

  “这一带的采矿场全是非法的,没有证件。”王村港镇国土资源所所长陈明豪告诉记者,“这些采矿点很零散,都是小作坊,查处完之后,他们过一段时间又带着机器回来采矿了。”陈明豪称,沿海采砂取矿成本极低,只需要简单的几台设备就能运作,查处这些“游击”采矿者比较困难。5月中旬,吴川曾经对沿海盗采矿产的现象进行过大规模整治,但并不排除现在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对于防护林带遭毁坏一事,吴川市林业局覃巴林业工作站站长杨璞告诉记者,这一带的防护林主要种的是木麻黄。去年沿海台风刮倒了一些树木,采矿对防护林也有破坏。在5月的整治行动中,林业局复种了一批树木,但这种树木一般需要3年时间才能形成规模。

  王村港镇镇委书记张国良告诉记者,该镇沿海一带钛矿十分丰富,盗采现象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就时有发生,其中尤以那余村的盗采最为严重。对于村民质疑采矿导致井水不能饮用、农田盐化一事,张国良认为,不能断定这就是采矿导致的污染,沿海地带海水倒灌现象十分普遍,这也有可能是由海水倒灌引起的。

  张国良坦言,沿海村庄饮用水减少是近年出现的事情。“以前有人做过实验,在几十口井里取水,只有一口井的井水是完全符合标准的。”张国良说,“把磁铁放进水里,隔天会发现水变清了,磁铁把水里的铁都吸住了。”

  张国良称,盗采现象在这一带屡禁不绝。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在发现有人盗采钛矿之后,政府要求供电局停止对非法采矿场供电,但采矿者随后自己购买了发电机发电,令执法者颇为头疼。

  “对于海水倒灌,本来可以采取加水闸等方式处理,但镇政府缺乏水利资金,很难治理。”张国良说,“我们打算未来以那余村作为试点,从其他地方引入自来水,解决村民的饮水问题。”(南方日报记者 范琛 发自湛江吴川)

(责任编辑:王健)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