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素养手册无法考量是否优秀
北大近日正式对外发布了《优秀中学生素质养成手册》。其中规定孝敬父母等考核内容,由学生自主独立填写完成。北大认为,通过这一手册,让综合素质的考量成为可能。
高校积极打破应试教育束缚,在争夺生源大战中,有意识引导中学生素质培养,这是一件好事。
正如教育人士所言,对人的评价本身十分复杂,也异常困难。教育界知难而进,尝试着设计出一套符合国情,适应青少年成长规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录取制度,自然很有意义。
可是,现实的经验又会告诉我们,这种“设问自答”的创新,究竟会有多大的真实性以及参考价值,有些令人怀疑。
在手册中,一些学生不太可能头脑发热,记录下自己的错误行为,去“自投罗网”;而老师和校长,对个别学生写下的“撒谎与守信”也有机会层层监管,也不太可能容忍有关“出格”内容。
在社会诚信水平有待提高,以及校长推荐机制仍有待完善的今天,这个小册子可能会因为考核办法本身形式主义过重,一边诱导学校方面早早“圈定”目标学生,另一边误导学生对自身道德培养产生认知误区;最终推动老师和学生,在利益和诚信之间摇摆不定。这就和培养优秀中学生的目标完全背道而驰了。 郭遇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