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10月27日电(“中国网事”记者叶健、燕雁、赵阳)连日来,一个温暖的故事在网络上传播,感动了万千网民:山西一对普通的农民夫妇22年间陆续收养了40名弃儿,今年4月,这个特殊“大家庭”居住的破旧房子出现裂缝,开始漏雨,生活陷入困境。浙江一名大学生获悉后,利用微博成立慈善基金开展募捐,短短数月间,就筹集了首笔26万多元的善款,帮助这个“大家庭”渡过难关搬进了新家。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了解到,目前新一轮的爱心接力开始酝酿,网友们的下一个目标是,筹集资金为这些身有残疾的孩子们治病。
核心网事 为了那些“花儿”,网民慷慨救助 今年63岁的陈天文和57岁的郭改然夫妇是山西省原平市楼板寨乡西庄村的一对普通农民夫妇。22年前的一天,两口子在回家的路上,将一个被遗弃的、腿有残疾的女婴抱回了家。这是两口子收养的第一个弃儿,此后22年,他们还陆续收养了39个孤残孩子。
由于这些孩子大多患有先天性残疾,许多孩子陆续夭折。如今陈天文夫妇与17个孩子生活在一起,依靠种地的微薄收入和当地民政部门的救助,陈天文夫妇艰难地养育着这些孩子。
2010年2月,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大三学生苏家铭从网上了解到了这个特殊家庭的事迹后,深受感动,萌发了为这个家庭拍摄纪录片的想法。此后两年,苏家铭5次来到陈天文家,和一家人同吃同住,拍了70卷带子,拍成了一部名为《花儿哪里去了》的纪录片。
2011年4月底,陈天文家本来就破烂不堪的屋子开始漏雨,墙上出现了裂缝,原本破败的房子,这个大家庭唯一的栖身之所成了危房。
面对着“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困境,陈天文一筹莫展,他把这个情况告诉了苏家铭,心急如焚的苏家铭最后想到了利用微博向更多的人求助。
5月12日,苏家铭发起的“花儿基金”微博正式成立,并发布了第一条求助信息:一对农民夫妇,22年,收养了38个畸形儿,陈氏夫妇一直抚养着这些被抛弃的生命……最近下雨,家里四处漏雨,随时还有坍塌的危险……希望有好心人帮他们度过难关。”没想到,微博很快有了回应,当天他就收到了1000元的首笔捐款。
陈天文夫妇和苏家铭的爱心善举感动了无数网民,爱心从全国各地向“花儿基金”汇聚。此后短短数月,花儿基金收到了26万多元的捐款。最小的捐款者是一个8岁的小朋友张嘉诺,他的钱是做家务劳动的报酬,有一位叫冯雷的外来务工者,捐出了100元还连说不要嫌少。
就读于杭州锦绣中学的王玥捐出了1000元,她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欢笑、嬉戏、向往未来,会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来自杭州的曹琪同样捐出了1000元,她说,看了苏家铭拍的短片非常感动,苏家铭不光有善心还有善举,陈天文夫妇的事迹也给我很大触动,放弃自己的生活来奉献别人让我致敬。相信孩子们有大家的关爱会有光明的明天。
一位女儿以养父的名义捐了1000元,她说,这对夫妇实在太有爱和勇气来面对眼前的困境,孩子们很不幸同时又很幸运的有那么好的夫妇来抚养他们。
延伸阅读 要让“花儿”幸福,还要给他们健康 用网友捐赠的26万元的善款,“花儿基金”帮助陈天文夫妇在村里购置了一套带有一个大院子的房子,并把它命名为“花房”意为“花儿居住的房子”。国庆期间,苏家铭和十几名志愿者来到了原平,见证了孩子们搬进“花房”的幸福时刻。
苏家铭当初创立“花儿基金”,是为了改善陈天文一家的居住条件。如今,这个目标已经圆满实现。苏家铭下一步的目标是,帮助孩子们进行康复治疗,尽可能地让他们获得健康。苏家铭和“花儿基金”的志愿者们将此次治疗救助称为“花儿康复计划”。目前,已经有医院表示愿意接收符合手术条件的孩子进行免费治疗。
他的这一计划获得了网友们的支持。虽然在购置“花房”的善款筹集完毕后,“花儿基金”暂时关闭了捐款通道,但仍有不少网友表示要继续捐款,为孩子们筹集资金做手术。
许多热心网友还加入到苏家铭的行动中来。浙江工业大学的老师钱国莲和中山大学的项舒杨是一对母女,他们获知陈天文夫妇与苏家铭一家的故事后,开始帮助“花儿基金”筹款,还专程赶到山西帮助陈天文一家搬迁新房,如今,钱国莲和苏家铭一起四处联系医院,希望为孩子们找到最好的救治方案。徐谦、来飞翔、朱丽娜是一群90后的年轻人,作为“花儿基金”的志愿者,他们承担了微博发布、捐款接受等大量细致繁琐的工作,默默地为山西的孩子们做着力所能及的事。
苏家铭说:陈天文夫妇首先给我的是太多的感动,他们几乎从来不对孩子发脾气,家里再困难,他们也要给孩子们每天吃一个鸡蛋,但他们自己却从来不吃。其次给我的是震撼,正如《花儿哪里去了》的片头所呈现的,那个冬天,广袤的玉米地被厚厚的白雪覆盖着,陈天文夫妇带着孩子们去给夭折的孩子上坟,摆放完祭品,陈天文念叨着:“爸爸把你们埋在一起,是让你们大的照应小的,相互帮助,你们在九泉之下安息吧,我的好娃……”
这部饱含深情的片子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手机电影节中感动了无数观众和评委,最终在9700多部短片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最佳短片奖”和“最佳纪录片奖”两个大奖项。
之所以起《花儿哪里去了》这样一个名字,苏家铭说,孩子们虽然身体有缺陷,可他们都是残缺的“花儿”,在爱心的浇灌下,他们也能美丽地绽放。
反馈链接 爱心,还在延续 孩子们的教育是苏家铭十分在意的另一问题。“这些孩子有的能上学,有的因为残疾不能上学,计划建立一个长期的支教形式,定期去看看孩子。”
要想长期帮助到这些孩子,“花儿基金”必须长期办下去。对此,苏家铭非常坚定:“尽管受郭美美等事件影响,公众近来对慈善信心不足,但"花儿基金"的运作方式完全透明公开,每一笔收入、支出,都拍成照片,通过微博及时公布,每一笔钱的用途都是清清楚楚,此外,花儿基金还坚持零管理费,所有的捐款都要用到孩子们的身上。
“基金会运作经费,包括我们往返山西的开销都是自己承担,不会动用善款一分钱。”苏家铭说,这样的运作模式让志愿者们倍感艰辛,但一直会坚持下去。下一步,他希望能找一些爱心企业或公益机构合作。
苏家铭说,“花儿基金”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金钱与物质上的支持,也代表了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这样的力量也许很微小,但它是一种长久的支持,每一笔捐款都代表着一份沉甸甸的爱。希望在更多好心人的关注下,“花儿康复计划”顺利进行,“花儿”们能沐浴着爱心阳光美丽绽放。
(责任编辑:UN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