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就《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征求意见稿)》(简称“三包”)召开听证会。消费者代表、汽车制造商代表以及销售商等方面的代表就汽车“三包”草案展开讨论。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在听证会上表示,汽车“三包”条件已经成熟,将制定实施细则来加以细化。
网民对听证会的顺利举行表示了欢迎,认为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件好事。但对售后30天之内才符合“三包”标准以及如何进行汽车质量鉴定等问题,网民表达了反对或疑虑。
“售后30天”实在太短了
署名“汪川”的网民说,听证会的顺利举行,意味着已搬走了挡在前进道路上的最后一块石头,希望尽快执行。署名“毒药”的博客文章说,虽然什么时候施行、施行到什么程度以及会遇到什么困难还都不知道,但终究是要提上日程了,对消费者来说是件好事。
但是,网民也对汽车“三包”真正落实的前景表达了疑虑,认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有待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权威标准。
网民反映最强烈的是,意见稿规定,汽车售出后30日之内,出现严重故障,消费者可选择退货、更换等。对此,网民认为,新车售出30天可免费退换的期限太短,不符合实际也不够科学,署名“麦蛇仔”的微博说,30天实在太少了,从提车到上牌就要费不少时间!网民建议应规定一个实际行驶的公里数来核算,用公里数来代替购买时间。
再比如,网民对建立独立的权威汽车质量鉴定机构表达了期待。署名“刘国辉H U iH U i”的微博说,“我认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很重要,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第三方机构的独立性,在国内有权威的检测机构都和整车厂有密切的生意关系,每年新车上公告都是他们来做测试,而他们的收入来源都来自于整车厂,检测机构不会为了消费者去得罪自己的财神爷。”
厂商阻力有待消除
据悉,从第一次要求就汽车三包规定草案提出修改意见到现在,实际上已有10年,而今天的“规定”已是第9稿。
为何推进汽车三包如此之难?有网民说,汽车“三包”政策缺位多年,立法进程又一拖再拖。此前,在有关政府部门、产业协会乃至专家的口中,不实行汽车“三包”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保护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而汽车企业等则被认为是导致“三包”不能实行的障碍。甚至在此次听证会之前,有些相关人士仍然在高调发表延缓、分阶段实施汽车“三包”等言论。
署名“车路事”的博客文章分析说,汽车行业抵制“三包”,其实对行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这无疑是向消费者传递了一种对自身质量和服务的不自信。
不过,署名“汪川”的网民说,有人认为汽车生产企业为保护各自利益,是“三包”政策推出的最大障碍,但实际上制约政策执行的最大困扰,是多年来人们一直没有把汽车当成真正的生活消费品来对待。在许多发达国家,没有专项针对汽车的“三包”法案,因为汽车是众多消费品中的一项,所有针对任何消费品的政策对汽车同样适用,就不需要出台一个专门针对汽车的法案。
莫让“三包”成“空炮”
网民认为,由于举证难、鉴定机构缺失、配套法规及相关标准缺位导致维权费用高等因素,中国车主维权很艰难,消费者很难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对汽车“三包”真正施行表达了期待。
署名“闲言碎语1”的微博说,希望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尽快落实,而不要放空炮。
署名“车路事”的博客文章还说“三包”对立法者也是一次考验,看其能不能突破汽车行业利益集团的阻碍。立法者不能看汽车企业和行业协会的脸色,不能看他们同不同意,而要以公共利益为主导。
也有网民针对政府在推进“三包”过程中的角色提出了建议。署名“韦力”的博客文章说,汽车“三包”需要政府牵头,组织多方利益主体共同商讨,公平分摊责任,并建立国家标准和公正的鉴定机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汽车质量“三包”这个让中国消费者头疼的问题。
(记者 曾德金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