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让“差生”去医院测智商
无锡市教育局紧急叫停
综合消息近段时间,无锡市儿童医院儿保科变得格外忙碌,原来近段时间,来测智商的学生明显增多。原来是一些老师要求班级里的差生来做“智商测试”,家长们反映多是由于孩子成绩差拖了班级的后腿, 影响了班级的成绩。昨日,记者获悉,针对少数中小学教师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差, 要求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智商测试”的做法,无锡市教育局和市政府督导室联合下发通知, 严禁对中小学生进行“智商测试”,两部门将开展专项督查,对存在此类错误做法的学校和老师,在各类评优评先中“一票否决”。
家长:求医生改低智商分数
记者获悉, 有的家长竟然希望医生给自己孩子的智商打出低分。表示如果孩子智商低,即使成绩差也不会影响到老师的业绩。而据儿童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 今年到目前已有近500名学生前来测智商, 这个数字差不多达到往年一年的总和。林先生是安徽来锡务工人员, 其11岁
的儿子刚读四年级,成绩不很理想,老师要家长带孩子去儿童医院测试智商。他说,有的孩子测出来的智商为68分,家长拿着智商测试报告给老师后,老师不满意。家长经常接到老师的电话, 于是央求医生给打个低分。
林先生透露,智商分数低,不会影响到老师的考核。据医生介绍,前来测智商的基本都是老师要求的。来医院测智商的孩子,只有少部分智商有点偏低。医生指出,目前测得的智商分数并不代表孩子今后的智商就一直是这个分数。只要家长多引导、多教育,智商是完全能够提高的。
老师:都是绩效考核惹的祸
昨天,记者联系了一些教育界人士,表示很无奈。一位知情人告诉记者,现在小学老师都是实行绩效工资,班级成绩是和老师的绩效考核挂钩的,班级里成绩很差的孩子显然就拖了班级的后腿,影响到了班级的荣誉和利益。
现在虽然小学都是直升, 但是班级里考试的合格率还是要有保证的。一旦孩子的智商显示为比较低,老师就可以向上面写申请,这样的孩子的成绩就可以不计入班级成绩和考核。另外,一般测智商都是在小学一二年级开学的时候比较多,据说年龄大了,所测的数值就会不准确, 一般高年级的孩子所测智商的分值一般也是不被学校认可的。
而谈到家长让医生把分数改低这件事,这位知情人并不认可, 他说只有家长尽量让医生把分数稍微打得高一些, 这样可以让老师更重视孩子的成长, 而不是一味地猜测老师的心意,分数刻意打低并无必要。而一些医生也是尽量会给孩子稍微将分数打高一些,给孩子增强自信心。
教育局:违规学校和老师“一票否决”
针对少数中小学教师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差,要求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智商测试”的做法,无锡市教育局和市政府督导室10月28日联合下发通知, 严禁对中小学生进行“智商测试”,两部门将开展专项督查,对存在此类错误做法的学校和老师, 在各类评优评先中“一票否决”。
新出台的无锡市《关于坚决制止和纠正要求对中小学生进行“智商测试”错误做法的通知》指出,中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虽然存在个体差异,但通过“智商测试”的手段评价学生学习能力、智力状况,甚至据此对学生未来发展进行定位, 是违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错误做法。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所有中小学校、广大教师要坚决抵制此类现象和行为。全市近期将对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一次全面细致的排查,发现存在教师要求、诱导学生家长对孩子进行“智商测试”的错误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和纠正,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编辑点评
“测智商”不能成替罪羊还要问责“绩效考”
孩子学习跟不上, 老师首先想到的是“智商问题”,这到底反映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施教心态?学习不好=智力差=智商低=跟教师没关系。曾几何时“有教无类” 的说法已经被丢弃,“为祖国培养栋梁之才”竟然变成了“不是栋梁之才就不用花工夫培养了”。当然, 教师也诉说着自己的无奈, 绩效考核使他们不得已把这种压力转嫁到学生身上。目前教育局叫停了部分教师的错误做法, 更进一步采取对违规学校和老师“一票否决”的严厉制裁, 遏制住了“唯成绩论”的势头,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恐怕还是要从绩效考核方式的改革着手,只有当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从单一的“考试合格率”扩展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时,老师自然而然就不会用“智力”问题把部分孩子“一票否决”了。
编者 J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