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打车难”袭向三线城市 运力不足拒载拼载频发

2011年11月01日09:37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寒风冷雨中苦等出租车,考验的不仅是人们的耐心,还有一座城市的宜居度。 CFP供图
寒风冷雨中苦等出租车,考验的不仅是人们的耐心,还有一座城市的宜居度。 CFP供图

  “打车难”袭向三线城市

  记者在金华现场体验,寻找破解之道

  本报记者 徐贤飞 通讯员 严志亮 姚晓欧

  金华向来以悠闲、宜居出名,但一段时间来,因为怕打不到车耽误办事,这里的人们变得急躁起来。眼看寒冬就要来临,还会有多少市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焦急等待。打车难现象,正不断从大城市向三线城市蔓延,成为一种新的城市病。近日,本报记者走上金华街头,感受这场打车困局,深入采访当地打车难形成的原因。

  体验:

  空“的”难觅,拼载盛行

  10月25日中午,我们特意跑到传说中打车最困难的地方之一——金华火车西站,体验打车状况。

  火车站站前广场上,排着一溜出租车,走近一看,都是空车。离这不远处,火车站的下客点,出租车司机们正逐一询问出站的客人:“去永康不?”“去兰溪不?”

  五六分钟后,一位穿黑色夹克衫的司机,带着两位客人出来。看着我们站在路边,他又连忙询问要不要去浙师大。“你不是已经有两个客人了吗?”我们说。“那也坐得下。”司机答道。

  我们在广场出租车候车处站了半个小时,发现几乎所有乘客都是拼车离开的。我们也坐上一辆往市区江南方向的出租车,跟同车的两位女士聊了起来。“这一两年,我从西站打车,从来没单独坐过一辆车,都是拼的。没办法,不拼,司机就不走。想想大家赚钱都不容易,就算了,互相体谅下。”林女士说。

  林女士说,她是从两年前开始感觉到打车难的。以前,在金华市区办事、赶火车,只要提早十来分钟出门打车就行,可现在提早半个小时还觉得心慌。“有时候在小区门口等上二十分钟,还没一辆出租车,真急死人。”

  林女士所说的“恐怖等待”,我们在市中医总院门口感受到了。我们等了20分钟左右,没有一辆空车。最后我们“屈服”于等待,坐上了一辆同一方向的出租车。车上已有两位操外地口音的乘客。我们问两位乘客,拼载时,司机有没有征得他们同意,两人不语。司机主动答话,说油价高,下班高峰时行车难,不多带几个客人赚不到钱,“再说,我不拼载,你不是还要在街头等呀,大家都互行方便嘛。”

  车牌号浙GT1821出租车司机跟我们算了一笔账,一个晚上营运收入大概是400元,上交车主280元后,只剩120元了,除去夜宵等开支,就只有100元左右了。现在农村一般的雇工都要120元,开车并不划算。他说,拼载是违规的,但能收到好几份钱,既可增加收入,也能帮助急着要坐车的人。虽然强行拼载要被查处,但大家自愿拼载有关部门是不管的。

  调查:

  运力不足,拒载屡发

  我们走访金华市运管处“96520”电话投诉热线,发现出租车的投诉主要集中在拒载方面。今年9月份,热线接到关于出租车的投诉共163件,其中拒载就占了73件,另外还有绕道18件、强行拼载9件等。

  “拒载投诉多、拼载盛行,这和运力不足有很大关系。”金华市交通局的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介绍,目前金华市区共有客运出租汽车796辆,客运出租汽车企业13家,其中挂靠经营性质的车辆610辆、公车公营性质的车辆186辆。市区有常住人口92.7万、流动人口30多万,市区千人拥有客运出租汽车0.86辆,处于全省倒数第二位,远低于全省1.68辆的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金华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4年的13910元增加到现在的22915元;城区面积更是从原来的一环区域面积31.5平方公里增加到二环区域面积131平方公里。

  我们在一份行业内部初步调查表上看到,今年4月份,金华市区出租汽车实载率为89.2%,而好多城市只有60%至70%,这说明出租车运力供给确实已经难以满足需要。

  对于打车难,金华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和出租车运营“流动性不均衡”特点有关。因为车主要自负盈亏,肯定是哪里客人多往哪里钻,不会到客人较少的地带“定点定时巡航”。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雨雪天,打车难确实存在。

  期待:

  科学管理,多方得利

  金华运管部门介绍,根据当前金华出租车行业运力不足的现状,政府已着手考虑解决打的难问题,对于火车站较为严重的挑客拒载现象,将协同当地城管、交警部门,做好规范化管理。

  “解决打的难,不能单纯依靠投放新车。但市区目前确实出租车数量偏少,适当投放又很有必要。”市民方女士说,投放新出租车是个敏感问题,是否投放、投放多少、何时投放,有关部门最好先通过充分论证、听证,并制订出一个科学的规划,让出租车经营者有个预期,对抑制个体出租车经营转让恶炒也有好处。

  “打的难固然与运力不足有关,但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采访中,我们发现,不少市民并不反对拼车,焦点集中“如何拼,如何付钱”的问题上,他们提出疑问,为什么管理部门不对拼载进行规范管理,有条件放行?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出租车公司经理表示,管理部门如果对拼载有条件放行,的确能够缓解打车难,也能提高“的哥”收入。不过,此举将可能带来一定后遗症,如乘客东西遗失,该追究谁的责任?另外,前后两位乘客的费用分摊也无具体的比例规定。如果司机不收双人份,会失去拼载的积极性。若要规范,这些问题都亟待管理部门思考。

(责任编辑:刘超)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