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犯下命案的丈夫逃避警方的抓捕,湖南永州女子邓晓枚放弃苦心经营的食用菌养殖场,远离家乡,煞费苦心地在偏僻郊区租房将丈夫“软禁”。一年零一个月后,丈夫被警方抓获,邓晓枚也因包庇罪身陷囹圄。……
为帮助犯下命案的丈夫逃避警方的抓捕,湖南永州女子邓晓枚放弃苦心经营的食用菌养殖场,远离家乡,煞费苦心地在偏僻郊区租房将丈夫“软禁”。一年零一个月后,丈夫被警方抓获,邓晓枚也因包庇罪身陷囹圄。10月29日,邓晓枚被保释。明知窝藏逃犯要负刑事责任,邓晓枚为何铤而走险?10月28日,今日女报/凤网特约记者通过深入采访,还原事件始末。
丈夫杀人潜逃,妻子毅然离家做“掩护”
2010年9月21日,湖南省东安县城发生一起故意伤害致死案。当天下午5时许,李某在移动公司窗口交话费时,与醉酒的谭昌虎发生口角,进而发生扭打。扭打中,谭昌虎的两名朋友出手相助,而酒后失控的谭昌虎抽出刀捅死李某。接警后,东安警方于当晚将谭昌虎的两名朋友郭某、唐某抓获归案,而谭昌虎却已不见了踪影。
后据归案后的谭昌虎交待,酒醒后的他,在得知李某死亡后极为害怕,于是决定逃跑。谭昌虎连夜租车至永州并坐火车南下到广东。邓晓枚在案发当晚民警来调查时才知道丈夫犯了事。次日上午,她接到已逃至深圳的丈夫谭昌虎打来的电话,为帮丈夫逃脱,她瞒着家人和民警,往丈夫的银行卡上汇了2000元钱,并且新购置了一张不记名的手机卡以便联系。晚上,邓晓枚与丈夫取得联系。当她得知丈夫身处异地,独身一人东躲西藏时,心想:也许唯一能帮丈夫的就只有自己了。经过一夜考虑,邓晓枚“毅然”决定:放弃正在经营的食用菌养殖场,外出打工给丈夫打“掩护”,帮助丈夫逃避法律制裁。
女子感恩丈夫,只为一生长相守
明知庇护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犯罪,为什么邓晓枚还会铤而走险为其“掩护”呢?面对民警询问,邓晓枚在抽泣声中道出了隐藏在心中的秘密。
今年26岁的邓晓枚生于东安县偏远山区,父母靠种地供她与两个妹妹上学。为了帮父母减轻压力,邓晓枚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由于她精明能干,几年内就从流水线上的普工做到了主管。
2007年5月,母亲因突发高血压引发半身瘫痪,体贴孝顺的邓晓枚无奈辞职回家照顾母亲。半年后,母亲的身体有所好转,生活也能自理了。但邓晓枚却选择继续留在家里,在村里租了块地,办起了食用菌养殖场。不久,谭昌虎走进了她的生活。
比邓晓枚大4岁的谭昌虎是东安县城人,父母做水果批发生意,家境宽裕,对其格外溺爱。高中毕业后,他不愿继续读书,也不肯帮父母打理生意,整天无所事事。
因谭昌虎的姨妈嫁到邓晓枚所在的村子,2008年春节,他在给姨妈拜年时认识了邓晓枚。看到邓晓枚的瞬间,谭昌虎被她吸引了。
从那以后,谭昌虎来姨妈家更勤快了。姨妈也看穿了他的心思,主动帮外甥说媒,却被邓晓枚拒绝了。原来,早对谭昌虎有所耳闻的邓晓枚,认为他这种公子哥根本不适合自己。可谭昌虎不死心,有事没事往养殖场跑,与她套近乎。久而久之,谭昌虎的软磨硬泡起了作用,邓晓枚动心了。得到邓晓枚的认可后,谭昌虎改掉了游手好闲的恶习,整天陪着邓晓枚在养殖场里忙活。经过近一年的朝夕相处,两人决定在2009年国庆节结婚。可婚前检查时,邓晓枚却被查出输卵管先天性缺陷,终生不能生育。邓晓枚绝望了,作为女人不能生育,谭昌虎能娶自己吗?可令邓晓枚意外的是,谭昌虎却对她说:“不能生就不生,如果真想要孩子,婚后领养一个也一样。”可谭父谭母却强烈反对儿子的婚事。
父母的态度并没有改变谭昌虎结婚的决心,他以离家出走逼父母就范,最终与邓晓枚如期举行了婚礼。这令邓晓枚非常感动,她觉得谭昌虎是一个有情有义的血性汉子。婚后,邓晓枚仍然经营食用菌养殖场,谭昌虎也在帮忙打理养殖场的空闲时间,偶尔与朋友们聚会打牌。邓晓枚没想到丈夫会在酗酒后,为了一点小事惹出人命。一想到丈夫对自己的好,邓晓枚再也按捺不住了,她觉得作为夫妻,理应祸福同当。
2010年9月25日,邓晓枚悄然离家。第二天,她与谭昌虎约好在东莞市清溪镇会面。她的想法是在这里找一个偏僻的地方,租房子将丈夫秘密藏起来,然后自己进厂打工。几天后,谭昌虎在邓晓枚的安排下躲进了一个不显眼的出租屋,从此过上了足不出户的“软禁”生活。邓晓枚也很快在出租屋附近的一家塑胶厂做杂工。
用心良苦的“庇护”难挡法网恢恢
就在警方全力寻找谭昌虎时,邓晓枚的离家引起了民警的注意。可她一夜之间中断了与所有亲朋好友的联系,民警一时无从查起。
此时,邓晓枚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她要求谭昌虎不出门,并买来电脑装上网线,以便自己上班后,让丈夫消磨时间。白天邓晓枚上班后,会将门反锁,造成屋内没人的假象。在日常生活安排上,她也精心安排,将出租屋包装成一个单身女子的住所。所以,每天买米买菜,她都是分多次完成,每次都只买一个人的份量,而丈夫平时消费的烟、槟榔之类的东西,邓晓枚也是采取隐匿的办法夹带进屋。丈夫每天换洗的衣服,都是直接用烘干机烘干,阳台上悬挂的永远是她一个人的衣服。
将一切安顿好后,邓晓枚为了消除警方的疑心,她决定回家一趟。10月6日,她向工厂请假并帮丈夫储存了三天所需的食物后匆忙回家。回家后,邓晓枚不仅对父母隐瞒了真相,对警方的询问更是一问三不知,谎称自己走亲戚去了。三天后,她将食用菌养殖场处理好后返回了东莞市清溪镇。
虽然警方因缺少证据而没有对邓晓枚采取措施,但警方却对她暗中进行跟踪。在对房东、周边邻居以及工厂进行了调查后,并未发现不妥,民警无功而返。
在今年5月份公安部部署的全国“清网行动”中,已被列为网上命案逃犯的谭昌虎再次被东安警方列入重点追捕名单。民警经过分析后认为:要抓获谭昌虎唯一的突破口就是邓晓枚。于是,民警再次来到清溪镇,在邓晓枚活动的区域内进行侦查。
10月15日,民警以民工身份在邓晓枚出租屋附近租房住下。在连续一周的观察中,民警在两个深夜发现邓晓枚与同一名男子从出租屋内走出来散步。民警通过远程照相对比发现此男子正是谭昌虎。10月20日,民警将谭昌虎夫妇抓获。邓晓枚交待了窝藏嫌犯的事实。邓晓枚因涉嫌包庇罪被警方刑事拘留。10月29日,记者获悉,邓晓枚被保释。(文中邓晓枚系化名)
延伸阅读:要“亲亲相隐”还是“大义灭亲”?
文/刘凯
本案中,邓晓枚的行为正是一种“亲亲相隐”的体现,在情感上容易让人理解,在法律上却无法得到认可。在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律中,就主张要“大义灭亲”。而与“大义灭亲”相关联的,则是亲属之间的藏匿、包庇,在我国的法律框架内,这属于犯罪行为。然而,用一些法律学者的话来讲,这是“强迫揭发”。如果知道自己的亲属犯罪而不予揭发,则意味着自己也可能身陷囹圄。这样一个亲情与法律的“二选一”,考验的不是觉悟,而是人性。
一直以来,“大义灭亲”都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一个争议话题。但我们的感情,似乎更接受“亲亲相隐”这样一种规范。“妻子怎能去告发自己的丈夫?父亲怎能去揭发自己的儿子?”在《论法的精神》中,孟德斯鸠质问,惩罚一种罪恶,难道需要制造出另外一种罪恶吗?
于是,刑事诉讼法迎来了第二次大修。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审议的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在许多方面都有较大突破。在证人作证方面拟规定除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外,一般案件中近亲属有拒绝作证的权利。事实上,与“亲亲相隐”相似的理念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有体现。如英国、美国,都赋予了至亲之间一定的包庇、藏匿和拒绝作证的权利。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如果为了维护法律的神圣而破坏道德的尊严,那么两者都会被损伤,因为道德是法律之源泉。我们期盼法律多一些人情味。这个“情”,不是人情关系,而是伦理亲情。
当然,“亲亲相隐”也不是没有底线的,本案就有可能超出了限度。所以,我们要提醒那些正纠结于此的人们,请把握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