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有机食品成热捧对象 各种蔬菜冒名顶替难验真假

2011年11月03日11:15
漫画 王晓阳
漫画 王晓阳


  来源:大连新闻网

  刘晓文:穿上“马甲”就是“有机食品”?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以往读鲁迅先生所作《滕野先生》中的这一段,体味的是冷幽默。而今,却要感叹生活常常遭遇如此的现实版。据媒体报道,在今年10月召开的大连农博会上,高高悬挂的“有机”招牌成为主角——有机大米、有机水果、有机蔬菜……虽然售价高出普通农产品2~5倍,但拥趸者众。

  当越来越多的人在为吃进肚子里的东西是否安全而惶恐不安时,有机食品自然成为热捧的对象了。就目前有关规则看,能够认证为有机食品起码要具备四点要求: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和肥料;在生产、制造、仓储、发货、运输等过程中,未被禁用物质所污染;在生产、制造、仓储、发货、运输等过程中,未与常规产品混合;具备可追溯性。

  不管后三项,单就一个“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和肥料”就令人们心满意足了。

  但一个事实是:如此风起云涌的有机食品是否又是一个被热炒的概念呢?是否又是一些不良商家谋取暴利的工具呢?

  有一家企业,来到社区推广自己的有机蔬菜。有居民问:谁能证明你的有机蔬菜是真的?企业自然提交出诸多有关部门的证明,并承诺:在大棚里安装了摄像头,会员可通过网络视频观看棚内的一举一动;企业随时邀请会员前往参观;如果发现有问题立即举报,等等。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是企业的必须,但在复杂的市场面前,在信用体系尚不完备的今天,仅靠企业自律是不够的。奶粉事件、鸡蛋事件、火腿肠事件……哪一个背后,不是挂着无数证书、高举免检大牌、声名显赫的企业?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监管都是必不可少的。监管,需要的是从头至尾,一环扣一环,缺少任何一项都不可。目前,我们恰恰在多项环节上出现了裂隙。

  一位官员曾经坦言:由于有机食品标准要求很高,实际上现在许多贴有“有机”标签的产品并没有达到要求。那它们又是如何穿上了“马甲”呢?据知情人士透露,有些认证机构认钱不认“证”,只要提交申请资料,并缴纳一定费用,很快便完成审批。

  种地的只管种地,认证的只管认证,流通的只管流通……这其间有什么问题与己无关?这便是监管的缺失。

  在日本,有机食品的认证首先要从国家认证机构登录。其后,认证机构基于技术标准进行审查认证。而且认证机构对进行认证的对象最低一年一次进行调查。根据这个制度,被认证的生产农户、制造业者基于生产、制造过程的记录,分等级食品贴上有机标签,才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程序如此繁琐,又如此严格,这正是保证有机食品名副其实的根本原因。

(责任编辑:陈科)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