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大连学生学业压力大没空读书 网络小说大受追捧

2011年11月03日11:59
来源:新商报
:
学校阅览室是孩子阅读课外书的重要渠道。摄影记者曾智
学校阅览室是孩子阅读课外书的重要渠道。摄影记者曾智


  学生专区,为何无人捧场? 记者调查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闲书的背后是网络小说大受追捧

  学生群体一直是购书的主力。正在进行的第八届大连书博会上,大连市新华书店为学生开辟了学生读物专区,近20个书架上满是为中小学生精心挑选的名著、美文。在多重购书优惠下,书店本以为能卖个火红,然而,实际情况却令人大失所望。一位学生读物区的售书员说。她身后的两排书架旁冷冷清清,一个购书者都没有。

  课外阅读,被认为是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但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令人担忧,不少老师反映学生阅读偏功利化、娱乐化,学业压力下“读闲书”不自由。

  学业压力让学生没空读书

  近日,一项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中国教育学会联合主办的2011“全国小学生阅读状况在线调查”显示,近四成小学生认为“学习压力大,没时间”是他们课外阅读时遇到的主要困难,在读过课外读物的4到6年级小学生中,有59.6%的学生是为了在课外阅读中“得到乐趣”,而有近八成78.0%的学生是“为了提高学习水平”而课外阅读。

  这些数据在我市中小学生中得到了印证。我市某学校语文老师每学期给学生推荐1到2本课外读物,“一个班30多个学生,能读完的只有三分之一,很多学生反映没时间看,课余时间都花在特长班上了。”这位老师无奈地说,学业压力更重,平日里作业、练习题、补习班就已占去了大块时间,想要再挤出时间做课外阅读太难了。她还表示,虽然老师会在阅读课上给学生推荐不少课外读物,但学生更愿读一些美文类书籍,因为“写作文可以用上”。

  另外,学生阅读还呈现娱乐化倾向。图书大厦二楼的网络小说专区一到周末总是很热闹,工作人员说:“不少学生在网络上看了一个小说的开头,觉得有意思就到书店买来看。”

  获得渠道窄,家长指导几乎为零

  39个六年级小学生中,父母支持“读闲书”的只有17个。这是记者随机在我市一所小学调查的结果,能主动给孩子买课外读物的家长少得很。在调查中,有学生说:“我很喜欢看科幻小说、童话故事之类的书,可父母不让看,只好偷着看,一旦被发现,皮肉就得受苦。”

  采访中,一位母亲道出了她心中的忧虑:“女儿书柜里摆放着的世界童话大王系列丛书、《一千零一夜》更是诱惑着她,但升学的压力让她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亲近它们。”“家长也懂这个道理,也想让孩子多读书。然而,家长必须面对现实,帮助孩子应付考试,连电视都不敢让孩子看,还敢让孩子看课外书吗?”另一位家长认为,造成孩子阅读量小、知识面窄、能力差并非家长本意,家长也是被逼无奈。

  市少儿图书馆馆藏图书近40万册,本该是青少年获取课外读物的好渠道。然而,借阅率却不高。在10月份的借阅排行榜上,处于榜首位置的图书的借阅次数只有52次。

  10年来找不到一份课外阅读调查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先后联系了市教育学院、各区进修学校和一些中小学,试图找到一份全市中小学课外阅读的调查数据。结果被告知,课改后到现在近10年来,这类针对课外阅读的专项调查就没再进行过。数据都是10年前的,而且已经丢失。

  “课外阅读的功利化并不能都归咎于家长,升学压力下,个别学校也在这方面功利性较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坦言,学校要求每个班都在教室设立图书角,方便学生借阅。但事实上,初一初二年级还有学生会翻阅,到了初三学校都要抓升学率,学生被铺天盖地的卷子压得透不过气,图书角也就成了摆设。

  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小教部主任王晓彬表示,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相结合。全市设立了读书月、书博会等活动旨在营造读书氛围,家长应在激发孩子阅读兴趣上转变观念,多鼓励孩子阅读,让学生从阅读中不仅学会思考和写作,更学会做人。

(责任编辑:陈科)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