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伊利特约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特别报道:天空之城 > 神舟八号消息

中国成功实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

2011年11月03日11:53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11月3日消息 11月3日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介绍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试验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武平:组合体已绕地球飞行近6圈 各试验进展顺利

  武平:今天凌晨01时36分,在轨运行30圈的神舟八号飞船和在轨运行541圈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距离地面高度为343公里的轨道上成功实施了交会对接,实现两航天器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组合体飞行由目标飞行器负责控制,飞船处于停靠状态。目前,组合体已绕地球飞行近6圈,设备工作正常,各项在轨试验进展顺利。

  神舟八号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07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发射升空,火箭飞行583秒船箭分离,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之后,神舟八号分别于飞行第5圈、第13圈、第16圈、第19圈和第24圈实施了轨道机动,进入到与天宫一号处在相同轨道面的交会对接轨道。神舟八号飞行第28圈,相距天宫一号117公里时,两飞行器建立相对导航,在相对距离52公里处,北京时间11月2日23时08分,神舟八号转入自主控制。在交会测量设备的导引下,神舟八号飞船经过55分钟的飞行,4次轨道机动,到达距离天宫一号5公里的停泊点;继续飞行85分钟,两飞行器对接机构开始接触,期间,神舟八号在距离天宫一号400米、140米、30米处停泊,进行了位置精度控制和交会测量设备状态确认。之后,在8分钟时间内,对接机构完成了捕获、缓冲校正、拉回和锁紧四个过程,北京时间今天凌晨01时36分,两航天器最终实现了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交会对接完成。

  武平:神舟八号计划于17日晚返回地面

  武平:两航天器成功实现交会对接,标志着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为任务的全面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按照计划,组合体飞行12天左右,还将择机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再次构成组合体,继续飞行2天。此后,两航天器分离,神舟八号飞船计划于11月17日晚返回地面。

  武平: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历史性突破

  武平:40多年前,前苏联和美国就已经陆续突破了交会对接技术。迄今为止,世界上一共进行了300多次交会对接的飞行。这项技术已经成熟,并在空间站和载人登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欧洲和日本也已经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实现了自动转移飞行器ATV和HTV与国际空间站的对接。

  正如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所说,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基本技术,完成交会对接试验,突破和掌握这项技术是载人航天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重要阶段。今天凌晨,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在太空顺利地实现了首次交会对接,这是我国在突破这项技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而且也为我们全面完成这次交会对接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天交会对接的成功只能说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后续我们还要继续对组合体的飞行控制进行考核,还要对对接机构的分离进行考核,所以后边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我们认为,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我国载人航天又一次历史性的突破和重大的技术跨越。它对于实现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推动载人航天的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武平:中国能够独立研制、生产对接机构

  武平:目前国际上使用比较多的对接机构有两类:一类是用于美国航天飞机上的,叫做异体同构周边式的对接机构。另一类是用于俄罗斯飞船和欧洲ATV飞船上的,叫做“锥-杆”式对接机构。这两类对接机构都是俄罗斯生产的。我国的对接机构采用的是导向板内翻式的异体同构周边式构型。我们从90年代中就开始了对接机构的预先研究工作,研制的早期阶段大概是2000年左右的时间,我们曾经和俄罗斯进行过方案性的技术交流。而后我们便开始了自主的工程研制。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建成了一套对接机构的设计、生产、试验体系,研制过程中,我们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累计地面试验有1000多次。

  去年10月,我们自己生产的第一个正样飞行产品完成了生产,目前分别装在了神舟八号飞船上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这也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制、生产对接机构的国家之一。从技术上讲,对接机构相当复杂,主要有几个方面:一、系统组成非常复杂。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电一体的设备,由数百个传感器、上千个齿轮、数万个零件组成,通过电机、控制器来驱动和控制它。

  二、它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很高。可想而知,两个重达八吨多的飞行器在空间的轨道上即便是以很小的相对速度来接触,碰撞能量也是很大的。对接机构又要保证相互之间能够牢固地抓住,同时还要能够吸收掉碰撞的能量。打个比方,比如两个弹簧相碰撞的时候,如果弹簧太硬了,一碰就被弹开了,如果太软了,弹簧能量没有被吸收掉就冲到底了。所以既要保证它有足够的柔性、柔软度,又要有一定的吸收能量的能力。而且对接机构既要能够保证把两个飞行器刚性地连接在一起,还要保证它的密封,同时还要能够顺利地分开,设计上要平衡好参数的选择。

  三、地面试验的难度很大。我们要在地面尽量地创造一系列试验条件来模拟对接机构在太空的失重、高低温、真空环境,在这种条件下做试验才能最真实地反映它的功能和性能。要在地面模拟这种环境,建立这种设施和设备,难度也是很大的。

  为了攻克这些技术关键,研制单位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在设计中科技人员用仿真先行,通过仿真计算设计一个虚拟样机,实际就是数字对接机构,进行大量仿真计算。这样做一方面优化了设计,因为这样改动起来也比较容易,选择参数相对来讲减少了实物投产,缩短了研制周期,当然也节省了经费。这种仿真先行的办法在对接机构参数的选取上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为了能够充分地进行地面试验验证,我们还建设了一大批目前看是国际一流的地面的试验设施设备。在今天凌晨的交会对接试验中,对接机构工作正常,顺利地完成首次对接。

  武平:飞船上600余台套设备全都由中国研制

  武平:对接机构是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负责研制的,就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这个对接机构非常复杂,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所以八院是为主负责研制,研制过程中有很多的协作配套单位参与了整个对接机构的研制和生产。这些单位中,有的是在贵州,有的在安徽,也有在哈尔滨的,遍布全国很多省市。

  承担研制任务的绝大多数还是国营企业,但是也有个别的民营企业。目前我们对接机构上的部组件都是自己研制生产的,可以告诉大家,那天我在酒泉的新闻发布会上也介绍了,飞船上有600多台套设备,这些设备也全都是中国自己研制的。

  武平:第二次交会对接将考虑在有阳光情况下进行

  武平:昨天我们的总设计师讲到,今后我们国家还有将近20次航天飞行,中国政府已经批准了我国载人航天后续的发展规划,也就是我们在2016年左右将完成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建设自己的空间试验室。

  在2020年前后,我们将建设载人空间站。交会对接任务今年只做了一次,明年还会有两次交会对接飞行,明年以后我们将进入空间试验室和空间站的建造阶段。在空间试验室和空间站阶段,我们还将突破多项关键技术,比如我们要突破货运飞船推进剂的再给补加技术,为此我们还要有货运飞船的发射。我们要突破再生生保技术和航天员长期驻留的技术,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飞行试验来验证。因为后续的这两个阶段的一些具体方案还在制定过程中,总的来看周总说的差不多是这个数目。

  武平: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可进一步考核对接机构性能

  武平:我们在12天以后计划还将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其目的是在一次飞行任务中尽可能安排多次试验,这样可以增加空间试验的子样,以获得最大的效益。在确保安全和可靠的前提下,我们通过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可以进一步考核对接机构的重复使用性能,以及交会测量设备在不同空间环境下的性能。

  说到不同的空间环境,如果大家看了今天凌晨的直播,可以看到我们是在阴影中,就是地球没有太阳光照射时进行的交会对接,下一次我们会考虑在有阳光的情况下进行交会对接。但是这些都还要根据今天凌晨进行的第一次交会对接情况,根据交会对接设备的工作情况,以及推进剂的消耗情况等综合情况来最后确定。

  武平:神八装载中德17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

  武平:2008年5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德国国家宇航中心签署了在神舟八号飞船上联合进行空间生命科学试验的合作协议。根据这个协议,神舟八号飞船上装载了通用生物培养实验装置。可以向大家透露的是,因为这次神舟八号是无人飞行,因此把航天员座椅的地方拆下来,安装上了实验装置。通用生物培养实验装置是由德方负责提供生物培养箱,中方负责研制控制设备和与飞船的接口装置。中德双方的科学家在这次神舟八号飞行过程中,将利用这个装置开展17项空间生命科学的试实验。17项实验中,中方有10项,德方有6项,还有1项是联合开展。

  这项合作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在空间科学应用领域开展的国际合作,双方合作得非常好。这次德国科学家参加了在酒泉发射场关于装置所有的测试工作和空间生命科学试验样品的制备工作。

  我们邀请欧洲航天局和德国宇航中心的官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摩了神舟八号的发射。随着我国载人航天的不断发展,我国空间试验室、空间站的建设阶段,我们将继续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透明开放的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开展务实的合作和积极的交流。

  我们愿意与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一起,共同推动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为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除了神八飞船上搭载的实验装置以外,天宫一号上这次也开展了多项科学实验,包括空间对地的遥感探测应用,空间材料科学试验和空间环境,以及空间物理探测实验。另外还有一项是很具有象征意义和代表性的,就是这次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搭载了300面国际宇航联合会的会旗。

  武平:载人航天技术将给百姓带来更多实惠

  武平:应该说航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极大地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也加速了人类的文明进程。可以说现在航天技术已经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了,今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可能都与航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能我们餐桌上的蔬菜、食物有可能都是来自太空育种的产物;很多人的汽车上装了导航仪,可以随时接收来自卫星的定位信息;像通信卫星让我们随时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直播新闻;气象卫星也随时给我们提供着全球各地的气象预报。

  对于载人航天技术和人们息息相关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最常见的纸尿裤,还有方便面中的蔬菜包,这种冻干的食品都是来源于载人航天的技术。我国从90年代初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在大的方面来说,带动了相关产业的产业技术创新、工艺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的提升,包括原材料、电子元器件、冶金、特种机械等等方面。载人航天技术也即将或者正在进入普通百姓家,比如飞船上使用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就可以用在矿难的救援工作中,可以形成一个救援舱。

  比如航天员在空中时骨丢失问题比较严重,对它相关的研究和防护就有可能使地面对老年人骨丢失问题的治疗起到作用。还有航天食品可以今后应用于日常的食品保鲜方面。我相信随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一定会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
(责任编辑:UN01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