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建工地全貌,2万套住宅项目规模非常庞大。
正在吃瓜子的利比亚保安。
中国工地指挥部。
中国工地周围起保护作用的壕沟。
利比亚保安向记者介绍工地受损情况。
本报记者探访利比亚中国工地 文、图/本报特派利比亚记者李明波、毛玉西 贺涵甫
随着长达8个月的利比亚内战结束,中资企业在利比亚项目的命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带着疑问,本报记者连日来在利比亚走访了多个中国工地。记者调查发现,对中资企业来说,最大的困难并不是战争中遭受的损失,而是在战后如何尽早重返利比亚,如何与利比亚新政府谈判解决问题。严峻的现实使中资公司重返利比亚依然遥遥无期。
从班加西市中心驱车向西约10公里,公路旁大量的在建楼房呈现在记者眼前,这里就是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承建的班加西20000套住宅项目,也是中国在利比亚最大的建筑项目,累计合同额约合176亿元人民币,工期40个月。在利比亚内战爆发前,该项目已完成工程量近半。然而随着2月17日的一声枪响,中建的1.2万名工人紧急撤回国内,这个项目已经无限期停工。
来到工地的正门,用中文书写的“欢度春节”的对联就映入记者的眼帘。除了让记者在异国他乡感到亲切外,还增添了不少悲伤之情。这个工地的时间已经停滞在2011年的那个初春。距离工地门口不到百米处,躺着一辆已经被击毁的俄制T-72坦克,几段被炸毁的工地围墙,似乎在告诉人们当初战斗的激烈程度。
班加西 看守力量最多的地方 七八个身穿制服的利比亚当地男子,看到记者的东方面孔,立刻猜出记者的身份,他们争相和记者用并不流利的中文说“你好”。一个名叫侯赛因的男子自我介绍说,他之前是卡扎菲政府的警察,以前就负责中国工地的安保,已经在这里工作3年多了。现在他们大约有70人每天24小时轮班看守这块重要工地。
侯赛因说,他们现在已经被利比亚执政当局整编为新政府的警察部门,每人每月的工资从200第纳尔(约800多人民币)涨到了现在的500第纳尔。他向记者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政府为这个工地配备了70多人的看守,在班加西还没有任何一个机构,任何一个工地享受这样高的安保标准。”
随后记者就切身感受到了这种安保的严密。由于记者没有随身携带执政当局新闻服务中心开具的证明函,原本热情的侯赛因立刻变了脸,坚决阻止记者迈入工地一步。当记者取回证明函后,侯赛因重新变得热情起来,并表示亲自驾车陪记者探访工地。
从仓库拿出 洽洽瓜子请记者品尝 在一间4平方米左右的值班室内,一张床也没有,只是在地上随意地铺了几张毯子和被褥。看守们说他们晚上也要值班,只能在这里凑合了。值班室外面,一些看守们用来吃饭的锅碗随意摆放着。
最令记者感到惊讶的是,一位名叫阿米拉的男子居然像变戏法一样拿出了一包已经开封的“洽洽瓜子”邀请记者品尝,“这是我从工地仓库中翻出来的,工地存放的物资都被人抢光了,只剩下瓜子没人拿。”
记者注意到,尽管利比亚人没有吃瓜子的习惯,但是在中国工地工作了3年多,阿米拉已经熟练得掌握了嗑瓜子的技巧,并且吃得津津有味。阿米拉笑着对记者说:“这个仓库就是阿里巴巴的宝藏。”
仓库物资已经被抢光 工地值班室的玻璃已破碎,墙体上布满子弹孔。工地中散落着安全帽和鞋子等物品,几辆铲车和搅拌机停放在离门口不远的地方,工人们撤离时的仓促情景可见一斑。
据记者粗略估计,此工地中约有1000多栋在建楼房,多为四层建筑。与当地常见的阿拉伯风格建筑不同,这些新建楼房有明显的中国风格。工地中“中国建筑质量重于泰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守规章才能安全”等中文标语赫然在目。
记者在工地内巡视一周发现,住宅项目基本没有大的损失,仅仅有几间房屋被炮弹击中。最严重的损失应该是仓库。早在战争爆发之初,很多情绪失控的利比亚人疯狂抢夺这里的库存物资。现在仓库内基本是空空如也。此外工地很多的大型车辆也在战争期间被抢走,用以充当路障和临时掩体。
为了保护工地,利比亚看守们搬来几根巨大的水泥墩柱在门前一字排开。阿米拉介绍说,他们这样做是为了阻止车辆进入,从而确保工地不被大规模偷盗。
此外,看守们还围绕整个工地挖建了一条1米多宽、近2米深的壕沟,也是为了阻止外来车辆冲破围墙抢夺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