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段家湾村民拿着干瘪的橘子描述污染状况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
“示范园区”为何成了污染重地?
——江西湖口金砂湾工业园环保问题调查
李兴文 刘彬 周密
江西省湖口县金砂湾工业园位于长江边上,曾被江西省环保部门授予“省级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的称号。然而最近不断有村民向记者反映,这家“示范园区”污染严重,企业污水偷排长江,导致当地村民的生活环境不断恶化;同时,污染问题还引起了长江对岸安徽省宿松县汇口镇居民的不满。
“省级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缘何成为污染重灾区?政府相关部门对此持何种态度?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示范园区排污
两岸百姓叫苦
走进工业园,高耸的烟囱随处可见,空气中不时传来刺鼻的气味。在园区附近的海山社区段家湾,房前屋后的树叶上积满了粉尘。
村民何爱华家的房子和企业厂房距离不到500米。为防止粉尘进入室内,他家一天到晚门窗紧闭,即便这样,二楼的阳台和房间还是落满了厚厚的粉尘。他说:“如果不关窗,家里桌子隔几个小时一抹全是粉尘,我们都不敢住这了。”
村民告诉记者,受工业园排放污染物影响,这里的果树、棉花、稻谷等明显减产。段家湾村民张细花说,原来自家门口的橘子树挂满了果,而近年挂果明显减少,结出的橘子干瘪灰黑,像中了毒似的。
村民谢玲玲说,我小孩出生几个月后到医院去检查,医生说含铅过高,我们怀疑跟空气污染有关系。村民梅佛良说:“我们把这里的水送到县有关部门检测,他们说水质不好,要我们尽量不要喝。”
宿松县汇口镇与这家“示范园区”仅一长江之隔。今年7月6日,汇口镇三洲、同马等6个村的棉花枯焦一片,农作物受损面积近万亩。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安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7位专家实地勘查认定,污染为硫氧化合物所致。鉴于汇口周边8公里区域范围没有污染型工业企业,根据农作物受损程度自南向北逐步减轻的特点,初步判断污染源位于汇口镇正南面。
这家工业园位于汇口镇的正南面。汇口镇党委书记周骎则说,事后县、镇政府多次与湖口县有关部门沟通,但他们拒不承认污染来自工业园区,湖口发展以邻为壑,汇口百姓心里难平。
监控设备虚置
监管流于形式
金砂湾工业园与湖北、安徽两省隔江相望,规划面积13.2平方公里。依靠得天独厚的长江黄金水道水运资源,近几年来,这家工业园发展步入“快车道”,目前园区共有70多家企业,其中包括钢铁、冶金、造船、制药等重化工企业。
针对百姓反映的问题,当地的马影镇镇长高茂青表示,自己经常到村里去,没有闻到难闻的气味,也没发现粉尘污染,污染是“没有的事”。湖口县环保局局长龚勇鹏说:“讲园区企业没有一点污染是不符合事实的,但县里十分重视环保工作,所有企业都进行了环评,环评率达到100%。”
但记者调查发现,园区污水处理厂至今尚未建成,一些污染监控设备形同虚设,企业污水排往长江。2010年10月以来,中华环保联合会、环保部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陆续对园区企业偷排污水、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在园区擅自停运监控设备,并改动数据等情况进行了通报,要求取消宇星科技公司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第三方运营资格,以及对其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等。但时至今日,这家公司仍在金砂湾工业园运营。
三年遭受水灾
村民怨声载道
记者调查发现,就是这样一个存在严重污染问题的工业园,在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江西省先进工业园,2010年金砂湾工业园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
由于工业园区迅速扩张,大片土地未批先征、未征先占,一些园区的地基也被垫高,村庄变成了洼地;加上园区排水管道淤塞,遇上洪水,村民的土地被泡、房屋被淹,生产与生活受到严重损害。
段家湾紧挨着这家“示范园区”,今年6月,一场暴雨使段家湾部分村民家园被淹。记者在村民沈海萍的家里看到,时过四个月,墙上被水浸泡过半米多高的水痕依然清晰可见。她说:“当时村里一片汪洋,家里的水一个多星期后才退去。”
今年65岁的村民夏伍喜反映,段家湾过去没有发生过洪灾,雨水可以顺势流到长江,建设工业园区后,村子只能靠新铺设的管道排水,而管道因园区企业施工淤塞,积水难以排出。自2009年开始,段家湾连续三年遭受水淹。
村民梅文强说:“关于排水问题,村民多次找地方政府反映情况,但是一直没有满意的答复,他们就是要逼着我们搬走!”资料显示,2010年5月和2011年6月,江西省政府分两次批准园区征用土地约663亩,而早在2010年2月,这家“示范园区”就已征用村民土地约1900亩。
省国土资源厅在批复用地方案中明确要求,“征地补偿安置不落实的,不得动工用土地。”但在未谈妥征地补偿条件的情况下,当地政府和企业强行占用平整土地;同时,还有不少未批先征的土地因项目不落实被连年抛荒。
当地村民表示,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不能以牺牲村民的生存环境为代价。如果为建工业园区而让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都成问题,这样的“示范园区”“示范”的是什么?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李兴文 刘彬 周密
(据新华社南昌11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