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美方专家称使馆监测是北京空气细粒子实时浓度

2011年11月09日05:4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10月31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两位女士用口罩、围巾隔离“脏空气”。
10月31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两位女士用口罩、围巾隔离“脏空气”。浦峰摄

  新闻回放

  就在刚刚过去的10月底,北京连续4天大雾弥漫,有多位网民发微博指出美国驻华大使馆的监测站显示北京空气污染已达“危险(hazardous)”水平,但北京市环保局同期的数据显示,当天北京的空气污染水平为“三级轻微污染”,部分网民由此质疑北京空气质量监测的科学性。

  中方回应

  北京数据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

  针对近期指向北京市环保部门检测数据的质疑,中科院专家7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长期监测得出的数据和北京市环保部门的数据不完全一致,但趋势、结论一致,由此我们认为北京官方数据是可靠的。”

  “研究表明,PM2.5和霾的相关性较高,PM2.5的超标指数将会和老百姓的感受更为一致。”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7日告诉记者,监测发现,10月29日、30日、31日,北京雾霾严重的3天,空气中细粒子PM2.5的比重占到PM10的61%,11月2日北京的能见度及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此时PM2.5的比重下降到40%。

  事实上,这些年由于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国各地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也出现变化。在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粗颗粒物得到了较好的治理,引起灰霾的细粒子便凸显出来,加上人们对空气质量期望值提高,使细粒子对健康的影响问题更加突出。

  致细粒子浓度逐年上升的元凶

  2003年至今,北京的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每年下降2%到3%,但与此同时,细粒子PM2.5则以每年3%到4%的速度上升。专家认为,细粒子上升和人们的污染行为息息相关,庞大的机动车保有量、低速行驶、拥堵等造成的汽车燃油燃烧不充分,细粒子排放数量倍增;热电厂、石油化工企业和冶金过程等除尘、脱硫和脱硝措施不到位或监管不力,也会造成大量颗粒物和能够生成颗粒物的气态污染物大量排放;房屋装修使用非环保产品、不达标机动车和加油站都会排放大量挥发性有机物,这些物质经大气氧化反应也会生成细粒子,不但影响能见度,也极大影响人体健康。

  美方释疑

  美使馆监测的是细粒子实时浓度

  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前主席凯瑟琳·威瑟斯蓬女士近期在北京环保部门与技术人员座谈时表示,中国大使馆没有在美国自己监测空气质量,我们或许没有这方面的压力。但也常常有人发微博质疑加州的空气很糟。

  凯瑟琳·威瑟斯蓬说,通常的做法是找到这个博主,查看他所在的位置,并将环保部门的标准仪器拿到那个位置进行测试,对比数据。“也许我们忽略了一些污染源,错过了某个峰值。”

  美国康州环保局前任空气质量总管克里斯·詹姆斯先生说,按照美国标准,对一个区域的空气质量判断将根据24小时PM2.5的浓度做出评价,单一小时浓度没有评判意义。

  而此前被民众多番引用的美国大使馆监测数据均为PM2.5小时浓度。据记者了解,美国驻华大使馆自己建立的空气质量观察站,每小时更新一次空气质量实时浓度,其主要监测PM2.5,即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而北京环保部门主要监测PM10,即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

  “我了解到中国虽然还没有设立PM2.5的国家标准,但环保部门已经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先行监测。”凯瑟琳·威瑟斯蓬认为,针对近期中国民众对官方为何不公布监测地PM2.5的质疑,北京环保部门完全可以在网站上发布消息告知公众,目前官方所监测的PM10里大约一半都是PM2.5,并不存在瞒报的可能性。

  (据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张淼淼)

(责任编辑:UN055)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