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环球》杂志 > 精彩报道

留给未来的北京

2011年11月09日17:12
来源:《环球》杂志 作者:苏劲松 刘娟娟 易萱

  留给未来的北京

  ——在世界城市的坐标系定位北京

  《环球》杂志记者/苏劲松刘娟娟易萱

  实习记者/李蕊刘婉婧

  多年以前,一个女生对他的男友坚定地说:“为了后代也要留在北京!”现在,这个女生问已经成为她丈夫的男生:“我们后代生活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北京?”

  和其他城市的市民一样,对于北京这座超大城市,千千万万北京人、准北京人以及“非北京人”都爱莫释怀,她有历史、有文化、有资本、有机会……但这里人太多、路太挤、房太贵……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要来到北京,留在北京?

  当许多城市都在迈向“大”而“全”的过程中;当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在争相“中心化”、“国际化”,而一步步洗去特色的时候;当一种叫做“城市病”的症状暴露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所有北京人甚至是中国人都会思考:对于孩子们,我们究竟要留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北京?

  诚然,作为首都的北京,这里发生的一言一行,都牵动和刺激着全中国人的心;作为心脏的北京,她的每一次自我定位和自我实现,也都把握和影响着整个国家的运势。北京的每一次变迁,哪怕只是规划上的变迁,都足以影响几代人。

  蓦然回首,我们发现北京近30年的变迁是巨大的。1975年,北京城里还可以看到骆驼;1983年出台的规划中,提出了控制中心城区的“摊大饼”现象,但结果并不理想;20世纪90年代是北京城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这期间由于亚运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北京多年的均衡发展态势,形成“北重南轻”格局;2008年借奥运之势,北京提出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理念,强调国际、文化和宜居。

  “后奥运时代”的北京,又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更新目标。

  在未来,北京能像纽约、东京、伦敦、巴黎那样,成为“世界城市”吗?

  北京屹立于世界城市之林的名片是什么?

  北京又如何在很多城市都泥足深陷的“大城市病”中自我免疫?

  除了富裕,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的北京还应该是什么样的?

  ……

  因为爱北京,所以我们乐于为她思考。

  因为爱北京,所以我们愿意与她一起创造幸福。

  因为爱北京,所以我们要留给孩子们一个“伟大的北京”。

  来源:2011年11月1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2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