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环球》杂志 > 精彩报道

北京离世界城市的“软差距”

2011年11月09日17:18
来源:《环球》杂志 作者:范红

  北京离世界城市的“软差距”

  范红

  城市形象是人们对一座城市的总体印象,既有对城市硬实力(如基础设施、市容市貌、经济增长与人均GDP等)的印象,也有对城市软实力(如创新理念、文化艺术、时尚创意、生活方式、居民文明素质、城市景观知名度、城市媒体关注度、城市名人吸引力等)的印象。

  公认的世界城市(如纽约、东京、伦敦)不仅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经济繁荣、市民富足程度等硬件方面以国际楷模著称,还在独特的城市文化艺术、自由包容的生活方式、鲜明的建筑风格、知名的地标性符号、世界名人的汇聚、世人的关注与向往等软件建设方面给人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与纽约、伦敦和东京这样的世界城市相比,北京的硬实力除了交通状况不尽人意之外,其他方面近些年来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但是,就城市的软实力而言,北京离世界城市的差距还甚为明显。

  就北京如何尽快成为世界城市这个话题,笔者采访过数十个外国友人。他们当中多数人都谈到纽约、伦敦、东京这样的世界城市,认为其包容度很大。世界城市重视创建适合人居的环境,不论是在绿色环保,还是在节能创新等方面,都走在世界的前列。城市街区之间各种花园广场和休闲空间布局合理,给在繁忙都市工作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城市绿肺”,让人们拥有一种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在提升城市形象软实力方面,北京应加强营造人文氛围,让在北京生活的人拥有一个身心自由的生活空间。

  在文化艺术方面,北京还没有能够像那些世界城市那样丰富多元,京韵京味的特色也不够明显,供世人称赞的艺术形式与文化艺术符号还不太多。

  世界城市的文化艺术大都体现了丰富多彩、充满活力、推陈出新、艺术流行于生活、精英与大众共享等特点。可北京的文化艺术还比较单调,除了京剧之外,世界著名的艺术形式和内容比较少。

  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可无论是在建筑艺术和风格上,还是在城市街道的景观上,北京优秀的传统文化符号都彰显不够,北京这个东方文化古都的神韵与魅力体现不足。北京需要建设自己更为鲜明的京腔京韵的城市文化符号,承传与发扬绚烂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文化艺术软实力的建设中,需要记住的是: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大众喜爱的,越是世界的。

  在纽约等世界城市,时尚与创意融入生活,人们享受着时尚与创意带来的新活力。在世界城市的大街上,随处可以看到在时尚潮流中涌动的人们,各种式样的服装、发型、装饰让城市的主人体现着个性。街边的花坛、街心广场的雕塑、大街旧墙上的涂鸦无一不在展现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公园草坪地上的流行音乐会,草坪上充满热情、追求时尚的人们,构成了城市最美的风景。

  世界城市大都拥有数个世界知名的城市景观,这些景观既是游人必览之处,也是未能亲临城市的人们熟悉而向往的地方。在国外工作时,我也问起外国朋友对中国城市的了解,知道北京的人一般仅知道天安门和长城,仅有少数人知道故宫,其他景点几乎说不上来。北京城市景点不知名的主要原因,在于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城市的营销与传播还没有走向国际。

  世界城市也是媒体聚焦频繁的城市。城市里每天发生的事,城市里生活的人,城市的政治、商务、文化活动等都是国际媒体关注的热点,是他们争相报道的话题。与纽约等世界城市相比,北京还需要加大文化艺术国际活动的力度,北京的文化艺术家还需要不断地、大胆地开展创意创新活动,以引发世界的关注,以达到提高在世界各地媒体中报道频率增加、影响力增强的作用。

  要把北京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城市,需要同时在提升北京城市形象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下功夫。

  (作者系清华大学城市品牌研究室主任)

  来源:2011年11月1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2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