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北川拟立法保护地震遗址 明确其不是经营性场所

2011年11月10日14:34
来源:东方早报
2011年10月31日,北川地震遗址内加固后的老北川警察局。 早报见习记者 孙湛 图
2011年10月31日,北川地震遗址内加固后的老北川警察局。 早报见习记者 孙湛 图
2011年10月31日,北川地震遗址。
2011年10月31日,北川地震遗址。

  北川拟立法保护地震遗址 明确遗址为非经营性场所

  (早报记者 黄志强 发自北川)尽管“5·12”地震已经过去3年多,但是北川的“一举一动”仍吸引着公众的关注,哪怕只是一张网络图片。

  “卖票了,卖票了,他们真的卖票了!汶川的废墟,真的被用来牟利了!”10月24日,网友“王小三”在微博上贴出“北川地震遗址售票亭”的图片,并称,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入口处的售票亭开售门票。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传出,北川迅速陷入舆论的漩涡中,网友纷纷表示“很伤感情”,一边倒质疑收费,尽管纪念馆方面一再澄清“未售门票”,“收费用于遗址维护”,仍无法平息质疑声浪,直到10月27日,纪念馆叫停部分收费,只收车费,事件才告一段落。

  这已不是北川灾后爆出的第一起“风波”,此前“23亿建地震博物馆”、“110万采购豪车”、“地震遗址一日游”等新闻都曾引发公众热议。

  早报记者调查发现,风波背后,表面上暴露出北川地震遗址管理部门信息披露和应对能力的不足,而症结在于管理部门对地震遗址运行模式的迷茫,北川羌族自治县副县长徐长法对早报记者表示,北川正在起草《地震遗址保护条例》,通过立法手段保护遗址,明确其不是经营性场所。

  一方面北川地震遗址危机四伏亟待保护,另一方面,地震遗址运行模式依然模糊。随着北川地震纪念馆开馆日益临近,建立管理运行的长效机制已越来越迫切。

  记者探访

  门票?车票?纪念券!

  “设岗收费”曝光后,“北川地震遗址售票亭”几个字被连夜拆除。据了解,30元收费中的12元维护费属违规收费,已于10月27日取缔。

  “那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是北川中学茅坝校区,这里曾经充满了朝气,书声琅琅、欢声笑语,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这里寄托了无数家庭的希望。然而,这么多孩子还没有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走出这座大山的时候,突如其来的地震,造成了后面景家山数百万方巨石倾泻而下,将整座美丽的校园完全掩埋,当时除了上体育课的几十个孩子跑出来以外,其他的孩子全部被掩埋在巨石底下……3年了,他们没有想到,你们还记得他们;3年了,他们没有想到,你们还会来看他们……”

  10月30日,深秋的北川,凉风瑟瑟。低回婉转的小号乐曲中,老县城遗址的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一个个故事,回忆着一幕幕场景。参观者声色凝重,时间仿佛回到了2008年5月12日。

  除了沉重,许多参观者还夹杂着一丝愤怒,他们手中都拿着一张“纪念券”,正面写着“北川地震纪念馆”、“纪念券”等字样,背面标有“导览图”,并盖有“北川纪念馆擂鼓接待中心”的印章,纪念券的正反面都没有标明价钱。

  官方称这是“车票”,事实上,如果没有购买这张“纪念券”,参观者将被禁止进入老县城,根据擂鼓接待中心的规定,外地来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参观纪念的游客,进出老县城遗址时都必须乘坐由接待中心提供的专用车辆,外地游客徒步和自驾车都不允许入内。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曾表示,这就相当于是“门票”。

  北川地震纪念馆擂鼓接待中心主任杨孟昀告诉早报记者,“从一开始就在收费”,2010年5月15日,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面对社会适度开放,进入遗址收取的费用是13元,2011年7月15日起,该费用上涨至30元,其中包括车辆往返交通运载费17元、保险费1元以及综合服务收费12元。17元的车辆往返交通运载费是指游客从擂鼓接待中心到老县城遗址内的往返费用,往返车程约20公里。

  据杨孟昀介绍,该项费用经过北川县物价局的核定批准,1元的保险费由游客自愿选择购买,剩下的12元综合维护费用主要用于接待中心工作人员工资的支出、向游客发放的宣传手册和纪念徽章、遗址内参观纪念设备和公共设施的维护等。

  “设岗收费”事件曝光后,“北川地震遗址售票亭”几个字被连夜拆除。据了解,收费项目中的12元维护费用收费并没有经过物价局核准,属于接待中心擅自制定的收费项目,是违规收费,已于10月27日被取缔,接待中心也被上级部门责令“认真整改”。

  事件过去多日,工作人员对外界的询问仍格外谨慎,当记者在服务亭拍照时,工作人员迅速撤下讲解收费表,连说“这个不能拍”。10月31日中午,一个由成都某高校退休职工组成的参观团被拒之门外,他们被告知不能乘坐自己的大巴进入老县城遗址,必须返回擂鼓乘坐专用车辆。“地震的时候,作为党员,我捐了1000元,你们现在却不让我们进去哀悼。”一名老人气愤地说。当地的一名小伙子告诉记者:“从几公里外的擂鼓上车和从遗址门口的任家坪上车都收一样的钱,国庆假期,参观者自己走路进去也必须在门口买票。”

  管理者说

  这是能想到的最好模式

  “我们一直亏损,去年5至12月,我们就亏了306万。你不可能不开放,也不可能随便开放,后续怎么管理,我们也不知道。”

  “我们也不想收费,毕竟地震遗址是悼念同胞和纪念苦难的地方,在灾难废墟上收费,我们也很尴尬。”面对媒体和公众的轮番追问,杨孟昀颇为无奈,“就算把我就地免职,把接待中心拆了,遗址管理和维护工作还得继续,我们一直亏损,去年5至12月,我们就亏了306万,所以收费合理不合规。”

  杨孟昀向记者解释,国家专项资金只能用于地震遗址和纪念馆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对遗址开放后的日常维护所产生的费用并没有国家的专项拨款,相关经费一直在申报,但没有纳入财政预算,一方面要满足开放,另一方面没有专项经费,因此只能向游客收费,“兔子憋慌了都要咬人”。杨孟昀告诉记者,除了北川地震纪念馆擂鼓接待中心主任和副主任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其他人员都属于聘用人员,迄今为止,接待中心有讲解员、司机、环卫人员、安保人员等共97名,他们的工资“只能由接待中心自己想办法”。

  2009年6月,绵阳市成立了绵阳市唐家山堰塞湖治理暨北川老县城保护工作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指挥部属正县级事业单位,专门负责北川地震遗址保护、唐家山堰塞湖治理、地震纪念馆和任家坪集镇建设工作,擂鼓接待中心属指挥部的下属部门。

  2010年5月,北川地震纪念馆及遗址保护工程得到四川省相关部门批复,项目总投资6.7亿多元,目前实际到位资金4.5亿多元。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总体规划35平方公里,其中接待中心重点维护的遗址核心区超过1.5平方公里,包括222栋损毁建筑。从试运行开放到2011年10月25日,遗址共接待了超过68.5万人次的游客。据杨孟昀介绍,除了每天1000名左右参观者的接待,公务接待任务也非常繁重,“所有到四川的领导或学术性的团队,到四川必到绵阳,到绵阳必到北川,到北川必到遗址,平均下来每天都有一次接待,所有产生的费用也都是我们负担。”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地处交通要道,社会车辆通行比较多,经常出现拥堵现象,同时进出老县城的道路弯多路窄,为了保障道路畅通和参观安全,接待中心作出了乘坐专用车辆参观的规定,“这已经是我们能想到的最好模式”,杨孟昀称倘若不进行有效管理,地震遗址将受到极大的破坏,“你不可能不开放,也不可能随便开放,后续怎么管理,我们也不知道。”

  “门票风波”稍有平息,但争议依然存在。

  日前,绵阳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调查组,对地震遗址收费一事展开调查,由于身处风口浪尖,指挥部工作人员对纪念馆未来的运行模式三缄其口,表示“一切等绵阳市的决定”。

  困局之后

  遗址保护遭遇资金缺口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理保护措施,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将被洪水、泥石流淤积掩埋,长此以往,整个遗址将不复存在。

  相比管理环节的困扰,遗址保护的形势更为严峻。

  北川老县城,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整体原貌保存的最大的地震遗址,世界上尚没有一个如此大规模的地震遗址完整保护先例。2008年9月24日,北川老县城遭遇泥石流,老城区几乎全被掩埋,地面被抬高了5到8米,遗址所剩无几。

  “我们北川人都希望能保护好遗址原貌,每次进去都能找到自己的家,自己的学校”,永昌小学老师李蓉在地震中幸免于难,但她的许多同事、学生和亲人永远地埋在了废墟下,“只要看到原来的学校,老师和孩子们的身影就浮现在眼前,就像放电影一样”,但地震后的泥石流几乎完全掩埋了原来的学校,李蓉告诉早报记者,现在她只能通过原来学校里的皂荚树树枝和断壁残垣找到学校的方位,“每个人都要千方百计找到亲人所在的位置”。在北川老县城遗址内,几乎每一栋震毁的建筑、每一堆建筑的废墟中都有遇难者,对于北川人来说,地震遗址承载着他们对亲人的思念。

  2010年3月,北川老县城遗址保护工程启动,指挥部建起了26处拦沙坝和停淤坝,阻挡泥石流的冲击,设置了13912平方米的防护网,以防止山体滑坡和飞石袭击。与此同时,震损建筑的加固也在同步进行,每栋倾斜的建筑遗址都“拄着拐杖”。

  “除了工程技术方面的难题,遗址保护面临的更大的困难在于次生灾害的威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周俭教授告诉记者,“地震造成了遗址周围水土关系的变化,河岸的不断抬升和泄洪带来的冲刷破坏、掩埋了部分遗址”。

  走进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区,就能看见道路左侧有多栋震损建筑浸泡在水中,钢筋裸露,长期处于日晒雨淋中,一些建筑处于河道的低洼地带,每次涨水,就会遭洪水侵袭。由于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区域常年降雨量高达1300mm,加上受地震灾害及滑坡、泥石流、唐家山堰塞湖泄洪等次生灾害的影响,周围山体破碎疏松,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点就达28处,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理保护措施,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将被洪水、泥石流淤积、掩埋,长此以往,整个遗址将不复存在。

  遗址周围的山体治理同样遭遇资金缺口。据了解,“5·12”特大地震后,唐家山堰塞湖大坝至遗址区域的河道和两边山体治理、山洪泥石流治理项目没有列入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未实施相关治理保护工程,意味着相关工程没有相应的项目支撑和资金来源。

  “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得到国家的支持”,绵阳市副市长王瑜告诉记者,今年3月,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向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共同提交提案,恳请及时落实项目和资金,王瑜就是其中之一。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邰月红)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