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以色列建国元年,却是巴勒斯坦人又一次颠沛与流离的节点。出于对分治决议不公的不满,巴勒斯坦彼时放弃了建国的梦想,而今巴民族权力机构可以全权管辖的地区,还不到64年前那片蓝图的五分之一。
即便如此,巴人仍然在家国梦的道路上披荆斩棘。2011年10月31日,他们终于叩开了联合国的“一扇窗”: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而一个月前,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则正式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递交了入联申请。
事实上,入联只是巴勒斯坦实现建国梦的一小步,但跨出这一小步历经数十年之久,阿巴斯继阿拉法特之后重新递出的“橄榄枝”,谁能接的住?
巴勒斯坦打开入联“突破口” 教科文组织之后,巴勒斯坦最有希望加入的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不过,鉴于美国在入联问题上的“一票否决权”,巴勒斯坦今年入联的希望仍然渺茫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舒适发自巴黎 这是一场期盼了多年的胜利。
10月31日下午,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会议厅内,多数代表正在为刚刚公布的一项投票结果起立鼓掌107票赞成,14票反对,52票弃权,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请以高票获得通过,从此正式成为该组织第195个成员国。
在经过22年的努力之后,巴勒斯坦终于以“国家”身份叩开了第一个国际组织的大门。而成功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势必为巴勒斯坦提供更广阔的国际活动空间,也意味着其在“入联”、独立建国这条艰难的道路上迈出了极具象征意义的第一步。
法国等欧洲国家意外投下赞成票 从1989年起,巴勒斯坦就申请成为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多年来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同情和支持,以10月31日当天投票为例,每当一个成员国对巴勒斯坦的加入表示赞同时,会场内就会响起热烈的掌声,足见大多数国家对巴勒斯坦的认可和支持。
但投票过程本身却是一波三折。
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当这些投票前业已明确表示支持巴勒斯坦的几个大国和阿拉伯地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投下赞成票后,一些西方主要国家的表态成为众目焦点。美国、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代表毫无悬念地投下了反对票,之后,英国、日本、韩国、墨西哥等国选择了弃权。最后,法国、西班牙、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却出人意料地向巴勒斯坦表示了支持。
法国代表在发言中表示,法国政府和人民支持巴勒斯坦以和平的方式独立建国,只是此前一直觉得时机不太合适。“今天的投票我们决定投赞成票,因为从内心深处来讲,法国认为巴勒斯坦具备了成为独立国家和教科文组织会员国的条件。”
来自非洲加蓬的代表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巴勒斯坦成为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和巴以和平并不矛盾,而且有利于双方在一个更为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和平谈判,她认为这也是大多数国家对提案表示认可的主要原因。
投票结束后,美国和以色列的代表直接表达了对结果的强烈不满,美国代表说,提案的通过只会起到反作用,不利于解决巴以之间的和平问题。他同时表示,美国只支持促使巴以两国举行直接谈判的努力,因为这是解决巴以分歧的唯一途径。以色列代表则认为,教科文组织将一个“并不存在”的国家列为成员国,这是一场悲剧,将会对该组织的形象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为何教科文组织成为突破口 反对者的不满并没有影响胜利者的好心情。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10月31日发表讲话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批准巴勒斯坦成为该组织成员国是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权利,特别是巴勒斯坦独立建国的支持。
巴过渡政府外交部长里亚德·马勒基在新闻发布会上向所有支持巴勒斯坦的国家表示了感谢。
马勒基还介绍说,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的申请今年9月时才提出,所以加入教科文组织与入联能否成功没有任何关联,也没有任何可比性。但他强调,成功加入教科文组织后,巴勒斯坦会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加入联合国及其下属的其他专门机构。
目前,巴勒斯坦已向多个联合国专门机构及国际组织提交了申请,希望尽快以成员国的身份加入。一位教科文组织官员介绍说,教科文组织之所以能成为巴勒斯坦入联的“突破口”,与该组织的审议程序以及其与美国一直存在的未调和矛盾有直接关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只需得到三分之二的成员国同意就能允许申请国获准加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申请国降低了难度。该组织长期通过教育、科学和文化促进各国间合作,特别是重视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多种不同形式的活动。也因此,美国在里根政府时期曾指责教科文组织成为“第三世界批评美国和以色列的讲坛”。美国曾于1984年退出该组织,后于2003年重新回归,重返后的美国仍因对联合国事务谋求“控制权”饱受外界争议。另一方面,在教科文组织中,欧洲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欧洲人多支持巴勒斯坦,这推动后者的加入申请在多年后终获认可。
巴勒斯坦取得胜利后,教科文组织也激起了美以两国的报复。美国政府随后在华盛顿宣布,作为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投票接纳巴勒斯坦为正式成员国的回应,美国中止向该组织缴纳原定在11月支付的6000万美元的会费。美国是教科文组织的最大出资国,其出资比例占教科文组织总经费约22%;这番表态后,以色列和加拿大也相继宣布停止向教科文组织提供资金支持,教科文组织一时间丧失了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来源。
为此,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表示,美国此举将对教科文组织在实现全民教育、为新兴民主政体提供支持以及反极端主义等重要领域的工作造成了影响。她呼吁美国政府、国会及人民继续为教科文组织提供支持,并希望最终寻找到一个解决资金问题的方法。
正式入联路依旧遥遥 联合国安理会预计11月11日正式表决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申请。
分析人士认为,教科文组织率先吸纳巴勒斯坦所产生的政治性示范效应不可小觑。一些专家表示,既然有教科文组织首开先河,联合国下属的其他100多个组织和机构恐将其视为范例,可能会陆续向巴勒斯坦敞开大门,美以主导中东事务话语权的传统格局也许将被颠覆。而参与国际事务空间的扩大,无疑会极大提高巴勒斯坦的国际地位,巩固巴勒斯坦国作为国际法实体的基础,为其最终独立建国创造条件。
在巴勒斯坦向多家联合国机构提出以成员国身份加入的申请中,最有希望的莫过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因为根据这两个组织的有关规定,只要有联合国专门机构接纳其为成员国,这两个组织就可以不通过投票等程序,直接同意巴勒斯坦以成员国身份加入。
只是在巴勒斯坦“入联”这个终极目标上,前景依然难言乐观。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科文组织官员向《国际先驱导报》解释说,美国和以色列一直是铁杆盟友,以色列对美国国内政治有着巨大影响力,在历史上,美国已经不止一次在联合国安理会就巴勒斯坦问题行使否决权。在美国坚持反对的情况下,巴勒斯坦真正成为联合国成员国的道路不会平坦。
不过,这名官员认为,巴方仍然有可能在联合国大会上谋求观察员国家的地位。
多位学者表示,巴勒斯坦已经在既定方向上迈出了第一步,意义非凡。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巴勒斯坦走上国际舞台、走向独立建国已是大势所趋。相形之下,美国及以色列的强力阻挠只会令自己更加孤立,最终恐怕也不得不调整策略。
谁在阻挠这纸“婚约”? 在势力强大的反对者面前,巴勒斯坦的入联之路前方正横亘着一面玻璃墙眼前像是通往终点的坦途,现在却只能做到“无限接近”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郝方甲、袁震宇、冉维发自耶路撒冷、华盛顿 1947年底,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181号决议,宣布将在巴勒斯坦地区成立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阿拉伯人当即拒绝以此分治决议为基础建国,犹太人则在次年成立了以色列国。
64年前,是巴勒斯坦距离“建国”最近的一次。彼时阿拉伯人拒绝建国的理由是分治决议分配不公,但在之后的数次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分治决议规定的阿拉伯领土。历经20年和平谈判,目前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可以全权管辖的地区,还不到65年断然拒绝的那片蓝图的五分之一。
巴民权机构主席阿巴斯今年10月承认,“我们那时候(1947年)的确犯了个错误,但我们不该为一个错误受这么多年的惩罚。”
不过,重头再来的入联之路上,巴勒斯坦的确感受到了远比当年更大的阻力,不只因为其“非国家”的国际地位,不只因为美国对以色列的一味偏袒,更因为现在的以色列国与那个曾经渴望建国、愿与阿拉伯人以任何形式分治领土的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一票否决”之前还有一关 经过几十年,以色列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军事实力已在中东地区首屈一指。所以有分析家曾说,巴以和谈已死,因为以色列相信自己已经不必妥协,而巴勒斯坦已经没有什么可妥协的了。
10月31日,巴勒斯坦获准以成员国身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以色列外交部立刻发表了一份措辞严厉、语气傲慢的声明说:即使加入联合国机构,也并不意味着巴勒斯坦由此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国家”;“巴勒斯坦这一单方面行为不仅无法改变(巴以和平进程)现状,更令达成和平协议的可能性愈发渺茫”。
话虽如此,但巴勒斯坦寻求入联的举动对美国总统奥巴马而言,犹如被打了“一记耳光”。外界认为,美国此前为阻止巴勒斯坦递交入联申请而进行的多重外交努力,最后通过事实证明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孤立。
恼怒的美国人透过白宫发言人卡尼指责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投票是“不成熟的”。卡尼强调,美国只支持促使巴以两国举行直接谈判的努力,因为这是解决巴以分歧的唯一途径。
反对者当然不止美以两个。仅在教科文组织的投票中,加拿大等12个国家追随美国,投下反对票,另有52个国家表示弃权。
而在真正对巴勒斯坦入联问题的表决上,先前支持巴方加入教科文组织的法国已公开表态,将和英国、哥伦比亚一起投弃权票。
由于巴勒斯坦入联申请必须先得到15个安理会理事国中9个国家的支持,因此美国在动用“一票否决权”之前,已为巴勒斯坦埋下了另一道障碍。
以色列重压之下变本加厉 按以色列的立场来看,虽然教科文组织并非政治性组织,但以成员国而非观察员身份加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即意味着国际社会承认巴勒斯坦的国家属性,这无疑将会使以色列承受更大的国际压力。
换句话说,如果巴勒斯坦一旦获得联合国正式成员国地位,巴以问题将变成两个国家之间的争端,巴方可能从中获得更多谈判筹码,和平进程发展方向也可能脱离以方控制。
目前作为回应,以总理内塔尼亚胡11月1日下令加快建设东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地区马阿勒阿杜明、古什埃齐翁定居点的2000套犹太人住宅,并称上述三地在未来任何巴以和平协议中都将由以色列控制。此外,以政府决定暂停向巴方移交代收税款一个月。这笔资金是以色列替巴勒斯坦当局征收的税款,包括税收和关税,大约占巴勒斯坦当局收入的70%。
以色列的决定引起国际社会一片哗然。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一名官员说,这才是对巴以和谈造成的“致命打击”。
其中,由以总理公开直接下令的扩建定居点动作实属少见。近年来,美国在充当中东斡旋者角色上可谓“软硬兼施”。作为“软”的一手,美国推动中东和平有关四方提出了新的恢复巴以和谈计划,迫使以色列在停建定居点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做出一定让步。2009年,以色列曾颁布一项约旦河西岸地区定居点限建令。但一年后,由于以方拒绝延长到期的限建令,中断20个月方才艰难重启的巴以直接和谈再度陷入僵局。
美国对巴勒斯坦一直保有“硬”的一手,除了在安理会的否决权外,美国国会一直威胁中断美国对巴勒斯坦的民事援助;同时,美国国会以前通过的法案还要求美国停止对接纳巴勒斯坦为正式成员国的联合国组织提供资金。
美以已先后宣布停缴教科文组织会费。他们在积极游说各方反对巴勒斯坦入联的同时,正在向酝酿接纳巴勒斯坦的其他联合国机构传达了一个信息:谁向巴勒斯坦亮起一盏绿灯,谁就会得到一张红牌。
而以色列之所以严厉抵制教科文组织的决定还有另一层原因:教科文组织的宗旨是促进教育、科学及文化方面的国际合作,特别是负责文化历史遗产的甄选和合作。巴以双方在耶路撒冷、希伯伦等地宗教历史遗迹归属方面的争端由来已久。以色列担心,教科文组织在甄选世界遗产时或将偏向巴方。
美国犹太人后院影响大 其实,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成员国的想法起初正是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启发。奥巴马2010年9月23日在联合国大会讲话时说,希望“明年再聚首时能就联合国新成员国的诞生达成一致建立一个拥有独立主权,能与以色列和平共处的巴勒斯坦国”。
如今,美国在巴入联问题上出尔反尔,其背后的以色列院外集团角色关键。
在美国政界,犹太人的作用和影响力有目共睹。卡特总统时期的财政部长是犹太人。克林顿政府中,内阁中有6名犹太人,其中包括女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国防部长科恩,以及财政部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等。在奥巴马政府中,白宫办公厅主任伊曼纽尔也是犹太人。在美国国会,至少有30多名议员是犹太人。
在200多个美国犹太组织中,“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力量最为强大。这些犹太人组织时刻关注美国对中东的外交决策并设法影响重要的人事安排。以色列游说集团在美国进行游说或参政的主要目的是对美国政府施加压力,促使美国与以色列保持特殊关系,千方百计保护以色列在中东的安全利益。由于以色列院外集团游说势力强大,美国政客不敢出来公开批评以色列,因为谁出来批评以色列,谁就可能在选举中失去选票。
因为政治捐款是犹太人影响美国政治的重要手段。他们热衷于此,以便左右这些政客的政治立场和对以色列的态度。
目前,美国国内为下届总统选举进行的竞选准备已经开始,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在使尽招数取悦这一力量强大的利益集团,因此奥巴马政府在反对巴勒斯坦入联的立场上异常坚定。
眼下,美国还在为阻止巴勒斯坦入联加紧外交努力,试图将更多的国家拉入自己的阵营。据媒体报道,美国国务院在8月底向70个国家发出了外交照会,敦促它们反对巴勒斯坦在联合国的任何单边行动。
不过,现阶段美国政界对阻止巴方努力的后果看法并不统一。有些官员认为,美国能够承受由此带来的外交影响,因为美国以前也曾在联合国不止一次为“挺”以色列而在巴勒斯坦问题上行使过否决权。但也有官员持不同看法,认为这一事件可能造成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新一轮的动荡。前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马丁·因迪克表示,美国的反对可能促成巴勒斯坦人的觉醒,带来新的暴力,而美国将被认为是罪魁祸首。
然而,更多学者分析直言,由于以色列和美国的特殊盟友关系,阻挠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仍将是美国近期不会改变的目标。
入联程序 按《联合国宪章》,巴勒斯坦申请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应先向联合国秘书长提出申请,经秘书长提交安理会和联大后,由安理会通过决议推荐联大接纳其为会员国,最后由联大各会员国投票正式作出决定。
因此,巴勒斯坦要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需首先赢得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至少9票支持,且5个常任理事国无一反对。
在联大各会员国投票阶段,新会员国的加入须获得联大现有193个会员国三分之二多数同意。
126国公开承认巴勒斯坦国 今年9月,巴方常驻联合国观察员曼苏尔表示,已有131个国家已承认巴勒斯坦国,包括9个安理会理事国,总数超出联大会员国的三分之二。不过,他没有公开9个安理会理事国的国名。
而截止今年8月31日的统计,目前全球有126个国家公开承认巴勒斯坦国,其中中国是最早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之一。
六十余载家国梦 “我们这一代人的信念是,虽然看不到希望,仍然要坚持。巴勒斯坦建国梦遥不可及,但不能放弃任何可能。”支持入联的巴民众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吕迎旭发自加沙 “站在这里,留在这里,永恒在这里,不朽在这里,我们有一个目标,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存在……”9月23日,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中,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引用巴勒斯坦著名诗句如此动情地发言。
他呼吁联合国不要让“巴勒斯坦人民获得自由和独立的”时机等太久,因为巴勒斯坦人已经“受够了”持续60多年的苦难。
虽然巴勒斯坦寻求入联只是建国之路的一小步,不论11日投票结果如何,“巴勒斯坦国”的未来在以色列的对抗下仍将是一个未知数,但巴人希望,他们的命运能从风雨飘摇的不安中寻找到关于家园的承诺和希冀。
最具曙光的一段时间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定成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有130多万,占总人口的2/3,而分到的土地只占总面积的43%。
1959年,部分巴勒斯坦人秘密组织了“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简称“法塔赫”:主张通过武装斗争解放全部巴勒斯坦的领土,建立一个“进步的、民主的、不分宗教信仰的和没有种族主义的”巴勒斯坦国。但是,截止1967年的三次中东战争结束后,既定目标没有实现,反而造成大片的巴勒斯坦、埃及以及叙利亚的领土被以色列占领。
上世纪70年代末,埃及、约旦同以色列签订和平协议,巴勒斯坦人试图通过全民暴动的方式反抗以色列的占领、达到收复土地的愿望。从1988年到2006年间,巴勒斯坦爆发了两次民众暴动,但这导致以色列对巴领土的封锁进一步加剧。
1992年,以色列工党的拉宾上台执政,新政府表示接受“以土地换和平”原则。第二年9月,巴以秘密谈判取得重大突破,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巴勒斯坦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自治的原则宣言,确定了分三阶段实现巴以和平的设想。1995年11月,以军撤出了约旦河西岸6座阿拉伯城镇。但就在这时,以总理拉宾在特拉维夫一次群众集会上被犹太极端分子刺杀,中东和平进程严重受挫。
随后,新上任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放弃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提出“以安全换和平”。以色列重新开始在约旦河西岸建立犹太人定居点,并强调耶路撒冷作为以色列的永久首都不容谈判。2000年9月,当时在野的以色列右翼强硬派代表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巴以之间自1993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血冲突。不久后,巴勒斯坦的激进分子在耶路撒冷针对犹太人制造了四起爆炸事件,以军立即对阿拉法特官邸进行空袭。
可以说,拉宾和阿拉法特时期是中东和平进程最具曙光的一段时间,此后,中东和平进程受到巴以之间冲突升级和阿拉法特2004年去世的影响,直到现在仍然毫无进展。
重启入联征程 在常年的对抗和争斗中,巴人的苦难令国际社会关注和同情。1974年,代表世界所有巴勒斯坦人的“巴解组织”获得联合国观察员身份。两年后,联合国通过了关于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的计划,为巴勒斯坦建国提供了最后的法律依据。
1988年,巴勒斯坦宣布建国,并获得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承认。随后,虽然阿拉伯国家多次要求将“巴解组织”在联合国的身份提升为有投票权的观察员身份,但均遭到美国和以色列的阻挠。直到1998年,联合国才同意“巴解组织”有权参与巴勒斯坦问题相关议题的讨论。
2010年9月初,巴以和谈重启不久后再次中断,巴勒斯坦随即决定采取以寻求加入联合国这一外交策略推动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今年9月,阿巴斯正式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递交了巴勒斯坦寻求成为联合国第194个会员国的申请,至此,巴方重新“入联”的征程拉开序幕。
退伍军人遥望耶路撒冷 巴方寻求入联的最高目标包括:寻求联合国承认巴勒斯坦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包括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地区、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国家地位,同时由观察员升格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
虽然在美以的阻挠下,这一目标的实现几近渺茫,但更多巴勒斯坦人显然仍心怀梦想,其中就包括家住约旦河西岸的60多岁退伍军人盖茨。
盖茨退伍前是阿拉法特的一名贴身侍卫,他曾经戎马偬倥跟随阿拉法特多年,在这位领导人生命最后的日子,也陪伴在他身边。如今,他住在拉姆安拉附近被以色列控制的一个村子里。他的儿子来看他,需要经过以色列的检查站。村里很多人因此不堪忍受生活的不便而搬离。
盖茨老人经常站在房顶遥望不远处的耶路撒冷城,虽然十几年没有去过,他仍然记得哪里是橄榄山,哪里是哈达萨医院……谈及入联的希望,他说:“我们这一代人的信念是,虽然看不到希望,仍然要坚持。巴勒斯坦建国梦遥不可及,但不能放弃任何可能。”
民间的“签证章” 和盖茨老人有同感的,还有青年艺术家哈立德·贾拉尔。这位行为艺术家为巴勒斯坦国最新制定了一枚“签证章”,以此表达对于拥有一个完整国家的渴望。在他的印章上,刻有浅蓝色的太阳鸟和一株粉色的茉莉花图案,同时四周环绕着阿拉伯语和英语的“巴勒斯坦国”字样。
哈立德每周都要挤出一两天时间,前往拉姆安拉市中心的汽车站附近寻找来往的外国游客,给愿意拥有这个“签证”的人们加盖“签证章”。迄今,加盖过这个章的外国人已经有150位。
在巴方递交“入联”申请前,巴民间组织还打造了一把与联合国大会开会用椅相同的天蓝色座椅,命名为“飞椅”,象征巴人民对获得联合国正式会员国身份的愿望。这把用橄榄树制作的椅子在黎巴嫩、英国等多个国家巡回展示之后,已被带往联合国。巴勒斯坦邮政局为阿巴斯推动入联特地发行了一枚明信片:画面上,阿巴斯站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前挥手致意,而在他身后,巴勒斯坦的国旗正在各成员国的国旗中随风招展……
有人怀揣着美好的愿望,但也有民众对入联结果仍然悲观和漠然。他们最大的担忧是,这次的入联是否仅是一张“空头支票”。
拉姆安拉的小巴司机巴斯尔说,他很赞赏入联做法,但美国肯定投反对票,这一计划注定失败。他同时质疑“入联”成功会对他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这样以军再闯入我们的城市就是侵略一个国家了?”
阿拉法特:第一个站上联合国讲台的巴勒斯坦人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11月11日,联合国表决巴勒斯坦入联的“投票日”,恰是巴解前领导人阿拉法特逝世7周年的纪念日。
有人说,阿拉法特的英雄史就是巴勒斯坦的悲壮史:他少年时便投身反对英国当局统治和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斗争;20岁出头便开始利用各种条件为巴独立和解放事业而奔忙;他亲历了四次中东战争的洗礼,一手创建了“法塔赫”;在半生戎马之后,他为巴人开辟了一条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平建国的新路。
1974年11月,阿拉法特应邀参加第29届联大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听证会,他受到了国家元首般的热烈接待,也成为第一个站上联合国讲台的巴勒斯坦人。阿拉法特的演讲后来成为被世人广为传诵的杰作之一,他当时热情而又诚恳地说道,“我是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掉下。”
虽然由于时机不成熟,“橄榄枝”未被接住,但阿拉法特的精彩演说还是令人们动容。就在他演讲10天后,除美国以外的所有联合国成员国一致通过了承认巴勒斯坦人的“自决、民族独立和生存”权利的3236号决议。
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国宣告成立。1994年,阿拉法特与以色列总理拉宾、外长佩雷斯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但是,真正的中东和平在阿拉法特的有生之年仍与他失之交臂。2004年11月11日,这位巴解领导人溘然长逝,失去了舵手的“巴解”被认为结束了一个伟人的时代。
2011年9月23日,阿巴斯代表巴勒斯坦申请入联时,再次引用了阿拉法特的名言“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落下”。
但这一次的“橄榄枝”,谁能接的住?(邓亚君)
1947年,以色列建国元年,却是巴勒斯坦人又一次颠沛与流离的节点。出于对分治决议不公的不满,巴勒斯坦彼时放弃了建国的梦想,而今巴民族权力机构可以全权管辖的地区,还不到64年前那片蓝图的五分之一。
即便如此,巴人仍然在家国梦的道路上披荆斩棘。2011年10月31日,他们终于叩开了联合国的“一扇窗”: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而一个月前,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则正式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递交了入联申请。
事实上,入联只是巴勒斯坦实现建国梦的一小步,但跨出这一小步历经数十年之久,阿巴斯继阿拉法特之后重新递出的“橄榄枝”,谁能接的住?
巴勒斯坦打开入联“突破口” 教科文组织之后,巴勒斯坦最有希望加入的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不过,鉴于美国在入联问题上的“一票否决权”,巴勒斯坦今年入联的希望仍然渺茫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舒适发自巴黎 这是一场期盼了多年的胜利。
10月31日下午,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会议厅内,多数代表正在为刚刚公布的一项投票结果起立鼓掌107票赞成,14票反对,52票弃权,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请以高票获得通过,从此正式成为该组织第195个成员国。
在经过22年的努力之后,巴勒斯坦终于以“国家”身份叩开了第一个国际组织的大门。而成功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势必为巴勒斯坦提供更广阔的国际活动空间,也意味着其在“入联”、独立建国这条艰难的道路上迈出了极具象征意义的第一步。
法国等欧洲国家意外投下赞成票 从1989年起,巴勒斯坦就申请成为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多年来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同情和支持,以10月31日当天投票为例,每当一个成员国对巴勒斯坦的加入表示赞同时,会场内就会响起热烈的掌声,足见大多数国家对巴勒斯坦的认可和支持。
但投票过程本身却是一波三折。
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当这些投票前业已明确表示支持巴勒斯坦的几个大国和阿拉伯地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投下赞成票后,一些西方主要国家的表态成为众目焦点。美国、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代表毫无悬念地投下了反对票,之后,英国、日本、韩国、墨西哥等国选择了弃权。最后,法国、西班牙、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却出人意料地向巴勒斯坦表示了支持。
法国代表在发言中表示,法国政府和人民支持巴勒斯坦以和平的方式独立建国,只是此前一直觉得时机不太合适。“今天的投票我们决定投赞成票,因为从内心深处来讲,法国认为巴勒斯坦具备了成为独立国家和教科文组织会员国的条件。”
来自非洲加蓬的代表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巴勒斯坦成为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和巴以和平并不矛盾,而且有利于双方在一个更为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和平谈判,她认为这也是大多数国家对提案表示认可的主要原因。
投票结束后,美国和以色列的代表直接表达了对结果的强烈不满,美国代表说,提案的通过只会起到反作用,不利于解决巴以之间的和平问题。他同时表示,美国只支持促使巴以两国举行直接谈判的努力,因为这是解决巴以分歧的唯一途径。以色列代表则认为,教科文组织将一个“并不存在”的国家列为成员国,这是一场悲剧,将会对该组织的形象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作者:邓亚君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