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北京31个部门公开预算审计 曝部分单位虚列支出

2011年11月12日02:21
来源:京华时报
  本报讯(记者赵鹏)昨天,市审计局向社会公告了31家市级部门和单位2010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单项审计结果,以及市审计局2010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报告。这是本市首次公开部分政府部门预算执行的审计结果,实际被审计的部门、单位数量比去年的11个大幅增加。

  审计发现有部门虚列支出

  审计结果显示,31个部门、单位大致涉及五类问题。

  一是非税收入未能应收尽收,应缴尽缴,如有些部门执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取得的国有资产处置收益和有偿使用收入,未能及时上缴,其中有些未经财政部门批准就自行安排了支出。

  二是预算管理不够严格,预算执行不够规范,有的部门预算编制不细化、不合理;有的部门预算支出不够真实,通过虚列支出的方式,把资金划拨到所属单位,形成了结存;有的部门专项资金未按指定用途使用,其中部分专项资金被用于补充人员、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也有的部门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制度执行不到位。

  三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不到位,一些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有的单位部门未经批准出租、出借固定资产。

  四是往来账款清理不及时,影响了决算的真实性。

  五是部分单位的预算资金使用绩效不高,如因为项目前期论证不充分、项目进展缓慢,致使部分资金形成闲置。

  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一并公布

  本次审计结果公告主要有四大特点。首先,这是北京市首次公开部分政府部门预算执行的审计结果;第二,公告的范围广、涉及的部门也比较多;第三,内容比较全面,审计结果公告不仅列出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还将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也一并进行了公布;另外,本次公开的结果中还包含了审计机关自身的检查报告,即“审计局同样要接受审计”。

  一部分单位今年接受“轮审”

  对于本次31家部门、单位“入围”的原因,有关负责人解释,去年全市有45个部门公开了预算安排,其中有29个部门出现在本次审计结果公告的名单内。

  根据审计工作规划安排,年度预算执行审计有“必审”和“轮审”之分。那些支配资金较多的部门自然要被纳入每年“必审”范围,从这次所审计单位涉及的资金量上看,大约要占到年初45家已公开部门预算总规模的80%以上;另外,一些近三年尚未进行过审计的单位在今年也接受了“轮审”。

  更为重要的是,今后审计局还将在稳步扩大一级预算单位审计覆盖面的基础上,加强对大额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监督,并将审计结果纳入公告范围。

  详细审计结果可查阅首都之窗及北京市审计局网站。
(责任编辑:UN10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