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社科院:三峡工程影响气候不超20公里 无关灾害

2011年11月12日04:30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中国气象局与中国社科院发布2011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回应三峡影响气候传闻

  今年入夏以来长江中下游遭遇50年来最严重干旱,一时间,三峡大坝工程被认为是大旱的“罪魁祸首”,是三峡工程导致的大旱。

  11日,发布的2011年《气候变化绿皮书》(以下简称绿皮书)对三峡工程影响气候变化这一问题做了明确回应。

  这本绿皮书由中国气象局、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书中指出,三峡工程并未导致气候变化,对气候影响范围不超过20公里,旱灾的发生与我国大尺度的旱涝转换规律和降水演变特征有关。

  【问题】长江中下游大旱三峡被指“惹祸”

  今年入夏以来,长江中下游遭遇50年来最严重干旱,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纷纷因缺水告急。这场大旱给当地带来严重的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亿元。

  一时间,舆论聚焦到了长江上游的“解渴之水”三峡水库。有人提出“三峡诱发干旱论”,称三峡工程是造成今年长江中下游罕见大旱的原因。

  在近几年,长江流域发生的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关于三峡大坝诱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说法争论不止。

  【释疑】干旱是在少雨气候背景下发生的

  记者:三峡大坝为何不会影响干旱?

  绿皮书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三峡库区的水汽主要来自孟加拉湾、索马里和中国南海及青藏高原的输送,库区水汽内循环不足5%。水库蓄水虽使附近水汽的内循环有一定变化,但这种水汽内循环相对于外循环是微不足道的,不能导致比它面积大很多倍的区域性旱涝灾害的发生。

  记者:干旱是哪些因素所导致?

  课题组:长江流域近几年发生的干旱和洪涝等气象灾害,主要是由海洋温度和青藏高原积雪的变化,造成大范围大气环流和大气下垫面(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热力异常所引发的,与我国大尺度的旱涝转换规律和降水演变特征有关。

  记者:何为大尺度旱涝转换规律?

  课题组:20世纪80年代前后,长江流域经历了一个多雨的时期,从1999年开始转为少雨期,此后十几年,长江流域年降水量减少了10%—12%,长江流域的干旱正是在这种大的少雨气候背景下发生的。

  据《法制晚报》

(责任编辑:UN602)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