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以色列零容忍周边发展核能力 或袭击伊朗核设施

2011年11月13日15:43
来源:北京晚报
以色列士兵和武器装备。
以色列士兵和武器装备。
多国记者在伊朗布什尔核电站反应堆外拍照。
多国记者在伊朗布什尔核电站反应堆外拍照。

  以色列磨刀霍霍

  伊朗究竟有无核武

  北约刚刚结束在利比亚长达7个月的军事行动,以色列或将袭击伊朗核设施的传言就开始沸沸扬扬,美国照例表示不排除军事打击的可能,英国据称已开始策划如何“打下手”配合可能发生的战事。

  这次伊朗核问题再度升温,很大程度上源于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了最新伊核问题报告。国际原子能机构11日还展示一些文件和卫星图片,以证明伊朗可能继续核武器研发。伊朗则认定报告来源于“糟糕的”情报,“毒化了”谈判化解争执的氛围。 从大的阵营来看,西方国家普遍不愿意看到伊朗拥有核武器以及核能源技术。如果我们细分一下,美欧国家的反对,是出于不希望看到一个新的地区大国在中东崛起;而在以色列看来,伊朗开发核技术则是对其的生死威胁。

  耐人寻味的是,以色列官员很少对伊朗的核项目进行类似于美国、德国的大规模公开谴责。也许在以色列看来,对于两个生死之敌看来,有动嘴的工夫还不如把刀磨得更快一些。

  以色列

  巴比伦行动

  看看以色列

  30年前是怎么干的

  30年前,以色列就曾派军机炸毁过伊拉克的核反应堆。1981年6月7日16时,以色列飞行员驾驶14架战斗机从西奈半岛的空军基地出发,其中8架F-16执行轰炸任务,6架F-15A护航。此外还有两架双座F-15担任通讯中继站的工作。

  这批飞机分成前后3批,以离地只有数十米高的低空飞行,沿着约旦和沙特阿拉伯的边界向巴格达进发。

  18时10分,机群进入了伊拉克领空。18时30分,机群开始轰炸核反应堆,先后以两拨、每拨4架的方式进行轰炸,共投下了16枚炸弹,成功摧毁目标。18时45分,以色列的机群开始回航。这次行动中,伊拉克核反应堆被炸至严重损毁,不能使用。

  中东唯一核大国

  对周边国家“零容忍”

  一方面,以色列对周边国家发展核能力“零容忍”,但同时自己又是中东地区唯一拥有三位一体完备核武器的国家,只不过这个事实被西方国家有意忽略掉了。

  美国科学家协会曾估计,以色列可能至少有75枚核弹头,而上限则可能达到400枚核弹头。以色列核武库的强大还在于其拥有了在中东地区首屈一指的“三位一体”核武器发射平台。在地地弹道导弹方面,以色列在上世纪70年代就拥有了可以携带核弹头、射程达500公里的“杰里科-I”型导弹。现在,以色列已经发展到了“杰里科-III”型导弹。据以色列著名的《国土报》报道,“杰里科-III”型导弹射程有4800公里,最远射程据推测可能达到了11500公里,甚至可以携带3至6枚分导弹头。

  以色列尽管没有战略轰炸机,但以军使用的F-16I战斗机普遍被认为具有发射核导弹的能力。而在海基核武器平台上,以色列海军装备的“海豚”级常规潜艇,装备有射程达2400公里、可携带核弹头的潜射巡航导弹。以色列的“核模糊”政策,既有利于掩盖自身的核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其对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巨大冲击。

  伊朗

  核报告对照实力

  初步具有运载力

  关键是能否做出核弹头

  国际原子能机构在这份最新伊朗核问题报告中,是怎样描述伊朗核项目的发展水平呢?报告评估的焦点较先前不同。先前主要关注于伊朗寻求核裂变的物质铀和钚;而新报告的内容包括,伊朗寻求生产核弹头的技术以及寻求开发可携带这种弹头的导弹。

  单纯从描述看,如果一个国家的核技术发展到了上述水平,那么确实可以说该国是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而且具备将核武迅速投入实战的能力。

  目前,伊朗的导弹主力是射程达2000公里的“流星-3”导弹。“流星-3”具备携带990公斤弹头的能力。此外伊朗已经生产出了少量射程在2500公里的“黎明-3”导弹。从运载工具上,伊朗已经初步满足了要求。但问题关键是,伊朗能做出1吨左右的核弹头吗?

  核武器原理尽管公开,但反应过程异常复杂,对工艺材料的要求极高,研制核弹头要进行原子核物理、高温高压凝聚态物理、超音速流体力学等多学科的一系列科技研究。为此,几个核大国在初期都只有借助一定数量的核试验,才能弄清各种物理参数,进而进行核弹头的设计和制造。核试验动静那么大,是瞒不了世人的。但是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伊朗进行过核试验,以此推测该国应该还不具备生产核弹头的技术。但是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最新报告,很可能在暗示伊朗的核武器技术发展已经处于关键阶段。

  伊朗一军事基地爆炸

  军方称与核试验无关

  伊朗革命卫队一军事基地的军火库12日中午发生爆炸,目前已经造成17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此次爆炸发生在伊朗敏感的军事基地,引起了外界种种猜测,有传言说爆炸可能与伊朗正在秘密进行的导弹试验甚至核试验有关,伊朗军方对此予以否认。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发言人当天说,发生爆炸的军事基地位于德黑兰西南40公里处。遇难者全部是革命卫队成员,部分伤者伤势严重,遇难人数可能进一步上升。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军火库里存有防空导弹,爆炸很可能是军方试验不慎造成的。但伊朗革命卫队发言人说,爆炸是在搬运军火时发生的,与任何导弹试验或核试验无关。目前专家组正在调查具体原因,不久将向公众公布。 J172

  伊核问题大事记

  ■1980年,美伊断交,美国多次指责伊朗秘密发展核武器

  ■2003年,伊朗宣布提炼出核电站燃料铀

  ■2003年,伊朗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2004年,伊朗宣布恢复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

  ■2006年,伊朗宣布已成功生产出纯度3.5%的低纯度浓缩铀,成为国际“核八强”之一

  ■2006年,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对伊朗实行制裁

  ■2007年,伊朗总统内贾德宣布,伊朗已有能力进行工业规模核燃料生产 郑文浩

  讽刺

  西方国家的

  “零容忍”与“可容忍”

  从伊拉克的例子不难看出,欧美西方国家决不允许中东出现不符合自身利益的核国家,而以色列又往往充当着扼杀对手核发展的马前卒角色。他们对中东伊斯兰国家核发展的“零容忍”,恰恰是因为对方还没有拥有核武器。把对手扼杀在摇篮里,形成不对称的垄断优势,是“零容忍”背后的潜台词。

  其实如果真正有了核武器,“零容忍”也就变成了“可容忍”。在冷战高峰时期,美国和前苏联各拥有上万枚核弹头,不还是大眼瞪小眼对峙了几十年。有了核武器,就有了真正和西方强国平等对话的资本,也成为了一些新兴国家开发核武的原动力。这可以说是对西方动辄武力干预的绝佳讽刺。

  仅凭猜疑动武

  不如对话解决

  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表的伊核问题最新报告,一方面暗示直到去年,伊朗可能仍在从事涉及核武器研发的活动;另一方面又如外界所预期,缺少“冒烟的枪”——没有人证物证确认伊朗在制造核武器。落在纸面上的,除了可能,还是可能。

  伊核问题攸关地区力量平衡乃至大国战略博弈。处理不好,是战争的引信;处理得当,则是和平的契机。在伊核问题上,仅凭猜疑行事是十分危险的,动武的破坏性后果更将深远而持久。

  历史教训历历在目,武力从来只会制造更多的问题。有关各方应展示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多的诚意,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伊核问题,避免因猜疑而导致中东更加动荡,再燃战火。

  观察

  《核不扩散条约》

  已受到强烈冲击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简称《核不扩散条约》,是上世纪60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担心会有更多国家拥有核武器,先后于1965年8月和9月向日内瓦18国裁军委员会提出的一项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草案,1968年3月美苏又提出联合修正案。

  1968年6月12日,联合国大会核准了该条约草案。美俄英法中五国被条约视为“核国家”,其余均为非核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鲜没有签约,都曾经公开进行过核试验。以色列也没有签约,但没有公开宣布过拥有核武。

  伊朗则是《核不扩散条约》的签约国。一般认为,由于美国军事霸权和双重标准,《核不扩散条约》已经受到强烈的冲击,甚至有专家认为该条约已经名存实亡。

(责任编辑:UN603)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