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怪人医生看病不收钱还倒贴 不让报道怕忙不过来

2011年11月14日08:40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蒋钦挥
在胡医生的诊所里,一名在深圳打工时出车祸的全州李姓男子,头盖骨部分被削,腿也受伤,大医院不敢轻易接,患者也无力负担费用,自从在这治疗后,情况已有好转。记者 郭奇芳摄
  在胡医生的诊所里,一名在深圳打工时出车祸的全州李姓男子,头盖骨部分被削,腿也受伤,大医院不敢轻易接,患者也无力负担费用,自从在这治疗后,情况已有好转。记者 郭奇芳摄

  这个医生有点怪:看病不要钱,有时还给贫困者补贴;这篇文章有点怪:有姓没名,具体地址不详。当记者30年,这是我第一次遇到。

  2010年新生开学,久久不见一亲戚送儿子来邕。我打电话去问,她说正在山里看病,医生不要钱,看病的排长队。我心里想:“上当!看病不要钱,捡药挨一刀。”但她第二句话让我一惊:他不卖药,姓胡,还说认识我。

  不久,我接到表弟一个电话,说带姨妈去看病,正与胡医生吃饭。电话一接,此人还真是我高小与初中的同学。不过,我只知道他曾当过村支书,当过兵,会武功,学过医,后来在广西一特大型企业工作,做到中层干部,再后来提前退休开了个门诊,但多年没有联系。

  我最困惑的是他看病不要钱,开了药方不卖药,分文不取,这到底是为什么?2010年10月我回老家,猜想他那里一定青山绿水,便在电话中说想去住两天。他说:来吧,就是蚊子多,怕城里人不习惯,两人睡一张床吧。

  我心想:条件那么差,看病又不要钱,能坚持多久?

  我终于在全州县才湾镇境内的越城岭下找到了他义诊点原是大队知青点,知青回城后改成小学教室,以后便空了下来。四周是青山,用水要到半公里外去挑;后面种了几十亩桂花树,归他儿子与另两人承包,方圆一里没有人家。一排十二间小房,除了他卧室两间,其余供患者临时住宿。他妻子儿女不常来,他年过花甲、孤独一人,守住青山。

  一见面,他指着小黑板说:“讲好与你聊半天的,看来又不行了。”黑板上写着:“星期天上午有接待,暂停义诊半天。”但效果却“不佳”,还有20多人在候诊,有的竟与我相识。

  患者知我是记者,都来说胡医生:他看病不要钱,人好,医术好,见人总是笑呵呵的,真是个菩萨心肠其实他长得倒是一个弥勒佛像。

  他看病主要是按摩、推拿、针灸,也见他反背着腰骨类患者往下墩。有时一天要背墩3000多次,他当初100多公斤的体重,现在只有80多公斤。最多的一天,他看了120多名病人,从早上一直忙到晚上12时。冬天水冷,给病人扎针、起针要冼手,10个手指,节节开裂;热天则多蚊子,他给病人推拿按摩,蚊子就在他脚上吸血,最多时一巴掌打死了13只蚊子,手掌上斑斑点点都是血。

  来的多是农村患者,有的就在那里煮吃,自带柴米。有个邓医生原在乡医院,跟记者相识,老两口就在这里住。他说,你这个同学有些怪,有时忙得来不及煮早餐,叫他与我一起吃,他不干;叫他拿我一盒方便面去,他不拿;我就叫他付给我钱,他也不干,说是不麻烦了。看到有的病人没有菜,他就叫到他冰箱里去拿。

  胡医生插嘴说:“这里的老百姓好,经常给我送点来,有鸡、有鸭、有青菜、有鸡蛋。我不要他们还生气,说你给我看病不要钱,这是我们自己的,送你难道不行?”

  问他为何看病不要钱,他说是“做好事,现在不是提倡和谐社会吗”!说罢哈哈一笑。而我却心存怀疑:不要钱的事,“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今年清明节,我又去看他,竟意外地碰上同村的一个学生,带着女儿在看病。学生已做了外婆,女儿却得了脑出血,走路拖着一只脚,一只手张不开,说是到过南宁和北京求医,现在在这里治,好多了。

  她女儿告诉我,胡医生好,某某村的病人看病天黑了,他开车送他们回去;有时看见个别病人穷,还悄悄塞点钱叫人去捡药。这是她亲眼看到的。她讲得有名有姓,但我不能写因为她不让我写,胡医生也不让我写。

  问她为何不让我写,她说她有“私心”:“如果一写,来看病的多了,他照顾我们这些人就少了。”胡医生不让写,说做了那么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不值得写。当然,他行医的证照齐全,也不怕有关部门来“关注”,只是怕患者来多了,他一个人忙不过来。

  我总想解开心中的困惑。傍晚时,他夫人带着媳妇与孙子来看他。谈到胡的义诊,她说胡在单位“死”了3次:其中一次是他顶替一位工友开车,翻下几十米的山沟,是一个不知名的老人拦车救了他。他总觉得自己这条命是“捡”来的,因此,要回报社会。

  今年11月9日,我再去看他,他义诊已近两年。义诊点搞了两间蒸汽房,他教患者家属采来草药,自己蒸。问到当前医疗界还缺什么?患者们说,看病是比过去便宜了,新农合是解决了一些问题。问胡医生对医疗界有什么建议,他说:乡下医务人员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比如,有的病本是血管问题,但医生却说是肩周炎;有的是小病,由于诊断不准确,拖成大病。问及他个人有什么要求,他想了想说:“能够有些从事临床医疗的义工,周末到我这里帮帮忙,就好了。”

  问及他义诊能做多久?他想想,说:“做到我动不得时为止!”
(责任编辑:UN606)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