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在高压电弧的作用下转变为燃料“派石气” 现场图片 |
地沟油变身新能源可驱动汽车
廉价环保的“派石气”已为大范围推广作最后准备 巨大利益链使多数餐厅拒绝提供餐厨垃圾
晨报特派记者 郭翔鹤 北京摄影报道
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工业园18号,在成片草坪绿树环绕的围墙内,一个汇聚了诸多顶尖能源、环保专家的科研生产基地低调运行。在这个围墙内,使用高新电弧流技术的设备正将一桶桶地沟油、工业废油快速转化为新能源——“派石气”,并陆续送往各地工厂供工业切割及动力设备使用。而正在进行的实验表明,地沟油等废油产生的燃气,完全可以替代汽车使用的天然气,并且产生了二氧化碳等废气大幅减排,氧气排放大幅增加的效果。
在环保部及各地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未来能源“派石气”正为大范围推广进行最后准备,在秦皇岛、长沙等地的环保项目中,这种廉价、优质的下一代能源已经成功加盟。在不久的将来,市民的汽车燃气罐内,也将添加这种更安全、更环保的能源。
从地沟油到新能源
“PSI”是英制燃气压力单位,“派石”之名由此而来,而这种新型燃气的学名是“磁氢新能源气体”。
从地沟油及各种工业废油,到受到试用单位一致称赞的新能源气体,这样的转化被专家称为“21世纪新技术革命”。项目牵头人冯晓辉介绍,这种技术的最初发明人,是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及化学奖提名,被美国能源部五次授予特殊贡献奖的哈佛大学教授R.M.桑迪里。而在一年多前,这种技术被低调引进中国,随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评审专家库专家、国家环保部环评技术评审专家库专家钱鸣,财政部政府采购招标专家库专家、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罗臻等十几名国内顶尖专家参与到这项技术的本土化工作中。他们努力的目标,是将带来巨大社会问题的地沟油、工业废油,直接转化为可供汽车、工业焊接等领域使用的新能源气体。在这个强大团队的合作下,仅用了一年多时间,这种新型能源已被各地多家单位采用,而与各部委的大范围商用规划正在逐步落实之中。
“派石气”生产基地负责人李平生介绍:“地沟油等废油被输入设备管道后,随即进入两个电弧反应罐内,罐内两道由计算机严密控制的高压电弧模拟雷电的效应,将废油分解为等离子状态的碳、氢、氧,而地沟油中的细胞也在6000℃的高温下被破壁。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力下和流动速度控制下,设备将碳、氢、氧以其强子状态提取为气态,所收集的气体经实际使用为含有高能量密度的干净的燃料,同时剩余物成为稳定的可以回收利用的物质。”
“派石气”燃烧能产生氧气
“派石气”在进入中国后,经历了机械工业火焰切割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上海化工研究院、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严格检测,在一张使用“派石气”的汽车尾气成分分析报告单上,晨报记者看到了巨大的差异: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的汽车排放的尾气中,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含量最高值分别为60%、0.07%及11.68%,而使用“派石气”的汽车尾气中,这三种污染物的含量最高值分别为0%、0.04%及5.69%。让所有在场专家感到吃惊的是,使用“派石气”的汽车,在尾气中排出了含量最高值11.94%的氧气!
根据环保部提供的数据,2010年中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到10000万吨/日,相应的污泥的产生量达3000多万吨/年,相当于80000吨/天。目前处理污水和污泥使用的主要方法是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及厌氧消化。这些方法带来了一系列的后续问题,如地下水污染、碱金属污染、二噁英和硫排放、投资高、不安全等。国家环保部环评技术评审专家库专家钱鸣参与的“派石气”研发团队认为,使用“派石气”电弧设备的污泥处理设备投产后,可以处理污水厂湿污泥800吨/天,生产新能源“派石气”30000立方米/天,这些气体可以可以替代天然气766万立方米/年,可以节约汽油5000吨/年,可以取代乙炔或丙烷约20万瓶/年,可以替代天然气766万立方米/年。此外,使用新型气体不仅减排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有毒气体,每年还可排放160万立方米新鲜氧气。
使用电弧流“派石气”发生系统的工厂,在处理工业废油、餐厨垃圾等方面,还可以发挥类似或更大的环保效应。
“派石气”切钢板如切豆腐
冯晓辉说,我国金属气割加工普遍使用的是具有百年历史的氧—乙炔切割传统方法。传统的乙炔切割气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成本高、耗能大、污染重、切割质量差、易爆炸等弊端,严重污染水和空气。替代乙炔早已成为业界共识。
目前,更环保的“派石气”已经在工业切割、焊接领域投入试商用。研发基地负责人李平生指着墙脚堆放的一些白色钢瓶说:“里面装的不是传统的丙烷、乙炔,而是我们自产的‘派石气’。传统焊接、切割气体钢瓶压力较高,易燃易爆,而‘派石气’钢瓶压力仅为50PSI,焊枪要用打火机才能点着。”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晨报记者在切割台上摆放了一块约10厘米厚的钢板,点燃“派石气”后,一股纯蓝色的火焰从枪口喷出,火花四溅之下,钢板片刻便被切开,速度之快如同切豆腐。李平生指着钢板断口告诉记者:“其他焊接气体内外焰温度有差异,而‘派石气’火焰温度均匀,因此无论是切割还是焊接,都不会产生‘起渣’或‘鼓包’现象,因此后续不用手工清理,提高了成品质量。现在在秦皇岛、哈尔滨的一些单位,‘派石气’钢瓶受到试用单位的一致好评,现在一直都在找我们订购。”
冯晓辉认为,许多环保产品之所以无法推广,主要问题还是在商业层面无法赢利,生存需靠政府补贴。但由废物利用产生的“派石气”生产、使用成本低廉,且使用氧气较少,经实际测算,使用“派石气”钢瓶,每瓶成本仅146元人民币,而乙炔、丙烷、添加增效剂的天然气分别为244元、243元和192元。预计量产后,“派石气”将给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
切断地沟油利益链是关键
在“派石气”研发中心现场,负责人李平生坦言,由于地沟油在餐饮行业被大量使用,餐厨垃圾现在很难获得。“派石气”研发团队设计的电弧流法厌氧消化餐厨垃圾处理系统,早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但在实际应用中却遇到了困难:买不到原料。
“我们尝试与一些餐馆、酒店联系购买餐厨垃圾,但是大部分时候都被拒绝了。我们调查后发现,这后面是一个巨大的利益链条,这些地方都与餐厨垃圾采购商签订了长年订货合同,外人很难介入。直接购买地沟油的成本是很高的,我们希望能够直接拿到餐厨垃圾,这样我们可以获得‘派石气’和沼气,并将剩下的干化残渣送到农场当肥料。但是目前这个餐厨垃圾回收系统还不完善,我们只能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从政府建立的餐厨垃圾回收系统中获得廉价的原料,这其中切断地沟油利益链是关键。”
据悉,北京市《餐厨垃圾收集运输服务合同》、《餐厨废弃油脂收集运输服务合同》范本已经于近日公布,政府正尝试从运输环节堵截地沟油原料。
在“派石气”研发现场,晨报记者试乘了使用“派石气”罐的汽车。李平生介绍,他们使用的就是天然气罐汽车燃气系统,“并未做任何改动就使用了‘派石气’,这种改造的气罐安装成本仅几千元,使用‘派石气’的汽车,动力性能和使用天然气差不多。”
晨报记者了解到,在汽车用燃气领域,国家的审批程序较为复杂,如果要让“派石气”合法地进入汽车燃气市场,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有关部门的朋友建议,可以将‘派石气’作为一种燃气添加气使用,如在天然气中添加20%的‘派石气’,这样可以降低天然气的排放,同时使用效能也没有太多变化。如此,可以让车主们尽快用上更便宜、环保的新车用燃气。”李平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