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35岁女子扬言杀七旬生母 童年创伤成一生偏激

2011年11月15日07:22
来源:新商报

  “我就要杀了你,是你毁了我的幸福。”充满杀气的言语出自一名中年女子之口,而她发泄的对象居然是自己的生身母亲!昨日,在大连徐医生心理诊所,一边是余恨难平的女儿,一边是独自垂泪的母亲。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导火索,却是童年一段被迫疏离的亲情。

  该心理诊所医生徐湘君介绍,这名中年女子虽然口口声声扬言杀母,实际上是付诸不了行动的,更多的是在发泄。“因为童年那段亲情疏离,让她把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都归罪于母亲,当面什么话伤人说什么,到了已经无法自控的程度。”徐湘君说,这名女子思维很正常,还是大学毕业,探询她如此不可理喻,对家长解决青春期问题孩子有许多借鉴意义。

  今年已经35岁的女子,每次只要看见68岁的母亲,总少不了一番言语挑衅和刺激。“真想不明白究竟是为了什么,对她好不让靠前,离她远点又说这说那。”坐在诊所里,女子的母亲无奈地和医生说着。医生在心理疏导时,搞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在女子4岁时,由于身下有个残疾的弟弟,父母把关爱更多地给了他。实在忙不过来,就把女子送到了河北农村的奶奶家,直到她上初中才从封闭的环境中回到大连。“那时我就认为是他们不要我了,奶奶和爷爷都不识字,更别提对我的教育了。我承认记恨的种子从那时就播下了,一直到今天。”

  女子后来考上了大连的大学,刚一毕业就与一个大她14岁的男人结婚,“没想太多,只想得到父爱。”由于心灵的创伤,女子结婚后一直没要孩子,这点她的丈夫非常不理解,两人矛盾越来越深。再后来工作也不顺利,思想已经进入窄胡同中的她,开始把这一切的不如意,通通归罪于母亲,并变本加厉地发泄。

  徐湘君表示,来心理诊所的青春期孩子,约60%有过和父母异地生活的经历。“幼儿在1岁到3岁间,正是与父母建立感情的关键时期。3岁到7岁,是形成人生观的时段,他们最好的老师和依赖就是父母,而出于无奈被迫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家,等于一下把孩子推向了全然陌生的世界,由此出现各种心理障碍不难理解。”

  徐湘君提醒,当下很多家长习惯高价雇保姆,一对一专职负责自己的孩子。衣食住行花钱都可以买到享受,可是孩子渴望的亲情,却是无处消费的。“这一点上,无论父母再怎么忙、怎么难,都要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保证孩子人格的完整,许多青春期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责任编辑:陈科)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