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前三季经常项目顺差占GDP3% 外储增3731亿美元

2011年11月18日07:35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欧阳晓红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管局”)公布的2011年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依然呈现“双顺差”。

  数据显示,三季度,经常项目顺差578亿美元,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贸易顺差853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202亿美元,收益逆差141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6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含净误差与遗漏)339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359亿美元。

  2011年前三季度,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456亿美元,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3%,较上半年的2.8%微增0.2个百分点。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98亿美元(含净误差与遗漏);国际储备资产增加3754亿美元;其中,外汇增3731亿美元。

  事实上,按照国际惯例,4%是一个国家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的指标,如果一国的经常项目顺差保持在4%以内,则可视为该国的国际收支趋于平衡,无太大的升值压力;或内在升值动力较小。

  国际金融专家赵庆明预测,年内保持4%(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的占比已无悬念。他认为,明年海关统计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还将减少。

  另外,赵庆明说,从数据上看,三季度资本项目顺差在减少,但经常项目顺差增加,显示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向好。而此前的数据表明,大量顺差都来自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资本流入压力较大。

  此外,三季度,国际储备资产增加917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增加921亿美元(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3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减少1亿美元。

  而央行统计口径的9月外汇储备资产减少了608亿美元,就此,有人解读中国出现资本外逃迹象;赵庆明说,这是误读,中国还是资本净流入国;而三季度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也表明,三季度外储新增921亿美元,这意味着受汇率估值损益的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9月份,央行全口径统计下的外储出负增长。

  包括三季度“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3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减少1亿美元”方面,可能也是受到汇率估值损失的影响,出现减值。(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

(责任编辑:王健)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