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坚守底线-平凡的良心 > 11寻找良心消息

西藏普通商户知恩图报 十余年默默捐助贫困户

2011年11月21日12:1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商报 作者:李孝华

  

郑仙官(右一)热情为顾客服务
郑仙官(右一)热情为顾客服务

       人物档案

  姓名:郑仙官

  性别:男

  年龄:34岁

  职业:八廓街商户

  ■文/图 记者 李孝华

  郑仙官是八廓街一位普通的商户,他并不是有钱人,十几年来默默地为鲁固社区的贫困户献爱心。这一切,只因为当初鲁固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对他伸出了一次援手。现在,他想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并将一直持续下去。

  十几年默默为社区贫困户献爱心,感动身边人

  生活好了

  不忘当年滴水之恩

  1994年,年仅16岁的郑仙官孤身一人来到拉萨,在鲁固社区租了一间房子,身上的几百元钱已经所剩无几。没有文化、门路,没有钱,郑仙官的日子过的很艰辛。

  “在我最艰难的时候,鲁固社区居委会的扎巴书记给我在八廓街安排了一个摊位。”郑仙官说起当年的事儿,满怀着对扎巴书记的感谢。

  当时鲁固社区居委会为贫困户们安排摊位,帮助他们走出贫困,郑仙官是外来流动人口,本来是不抱任何希望的。但是,鲁固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扎巴云丹一视同仁,给他在八廓街安排了一个摊位。“扎巴书记帮助过我,我一直铭记在心。现在,我的生活变好了,我想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郑仙官说,2000年开始,他每年都会为社区的贫困户捐一点钱,钱虽然不多,但这是他的一点心意。

  每年为贫困户捐款

  今后也将持续下去

  刚到拉萨的时候,郑仙官在八廓街摆摊卖墨镜,一个月能挣1000多元钱,除去房租和生活费,没有多余的钱。那时候2000多块钱,是他好几个月省吃俭用积蓄下来的,后来,郑仙官改卖披肩,一个月能挣4000元钱。“我曾经也得到过别人的帮助,虽然在他们看来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却改变了我的一生。如今我有了能力,我也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郑仙官说,也许自己的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渡过难关,为什么不做呢。

  2000年,郑仙官每年都会给鲁固社区贫困户捐款,十几年来从未间断。他默默的帮助着社区的贫困户,也许他们之中已经有人不再贫困了,也许有人的生活还是很困难。他们不知道有个人十几年来一直都默默地关心着他们。

  “这本来就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儿,我并不是想得到什么回报,我只是想多帮助一些家里有困难的的人。”郑仙官说,不止是这十几年,以后他也会一直坚持下去。

  陌生人求助

  隔出摊位让他做生意

  郑仙官不仅每年为贫困户捐款,还经常帮助附近的商户。在他隔壁摊位卖哈达的商户宋先生就是其中一个。

  两年前,宋先生听说在拉萨卖哈达能赚钱,他兴致勃勃的来到拉萨,可是,现实却让他很失望,没有店面、没有摊位,要怎么卖哈达?失望的他来到八廓街,心想也许能找到一点希望。宋先生找到了郑仙官,知道他的情况后,郑仙官当即决定从自己的摊位里隔一部分地方出来,给宋先生摆摊卖哈达。

  “那时刚到拉萨,人生地不熟的,也找不到人帮忙,没想到一个陌生人会这么慷慨的帮助我。”宋先生说,郑仙官还教他一些做生意的经验。

  “这些都是举手之劳,隔出一部分地方出来,不会影响到我摊位的生意。”郑仙官说,现在,两人已经成了好朋友,摊位不仅摆在一起,居住的地方也是一样。平时,两人还相约喝酒、吃饭。

  身边人被感动

  想跟着他的脚步走

  郑仙官默默为社区贫困户捐款的事在八廓街商户都传遍了,他的事迹感染了身边的人,很多人都在追随着他的脚步,为贫困户献上爱心。“我在郑仙官摊位旁边摆摊很多年了,从来没有听他说过为贫困户捐款的事,我也是无意中听社区的居民说起,才知道这事儿的。”在郑仙官隔壁摆摊卖帽子的李先生说,他很佩服郑仙官,一个人能够不求回报地帮助别人,更加难得的是他坚持了这么多年。

  “知道他捐款的事后,郑仙官仍旧没有向我提起过,我也没有问过他。”李先生说,他心里有了一些感触,也想要跟着郑仙官的脚步走,伸出援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