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水饺新国标被指“开倒车”
近来,速冻水饺行业几大巨头先后被卷入食品安全事件。现行国标中要求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而卫生部正在征求意见的新国标却给出了限量值。当多个速冻水饺企业以新标准为自己辩解时,社会公众的质疑声却一浪高过一浪。
消费者:速冻水饺新国标“开倒车”
有消费者认为,“食品安全新国标是行业大企业说了算,为了企业利益而让食品安全标准开倒车”,也有人议论,“食品的标准怎可就低不就高?”同时,身陷“细菌门”的三全食品近日在深交所停牌,包括三全、思念等品牌速冻食品在超市被下架或遭遇消费者冷遇,并被要求重新提交最新检测结果。在赞同执法人员对各种致病菌“零容忍度”的同时,也有消费者质疑,新国标是否过于宽松?
金黄色葡萄球菌本身不致病
2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首席专家,也是《速冻面米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起草人之一的刘秀梅女士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对备受关注和争议的新国标进行了全面解读。
记者:新旧标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指标的调整,你是否赞同,理由是什么?
刘秀梅: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不是细菌本身,而是细菌大量繁殖后所产生的葡萄球菌肠毒素所致。就速冻面米制品而言,标准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作为一个指示性的指标,菌量的浓度已经控制在不足以产生毒素、致病风险较低的“条件允许下的限量范围”。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在大气、土壤中,对热敏感,加热80℃,30分钟可被杀灭。速冻面米食品在规定的保存温度下,不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和产生肠毒素。但如果保存不当,也可能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和繁殖。
我国《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GB19295-2003)规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是微生物定性检测方法,采用一个样品检测来判定产品微生物污染情况,这种采样方案和限量规定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产品微生物污染状况和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与国际上食品中微生物控制和管理方式有明显差距。因此,新的安全标准按照国际通用的采样方案,就是必须采集同批产品5件进行检验,而不能只抽检1件。新的安全标准中的规定比原标准更科学、更公正。
新国标没有被大企业“绑架”
记者:有消费者质疑,食品安全标准更多体现了行业龙头企业的意愿,《速冻面米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情况怎样?
刘秀梅:新标准的修订历时四五年时间,参与意见的至少有上百人,充分征集了包括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在内的业内专家意见,也包括大中小型企业的意见。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理解,参与标准工作的人仍然只是极少数人,而标准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各方利益相关者却是包括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在内的全社会。如何更好地理解安全标准的意义、目标、技术内涵,从而更加正确、有效地推动标准的实施,是一个较为艰难和长期的过程。应该说,新的安全标准既要保护消费者安全,也要科学评价产品质量,才能有益于我国传统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据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