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沙11月23日电(记者 谢樱)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何地?这一直是考古学的重要难题,国际学术界也存有争议。22日下午,在常德临澧杉龙岗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多粒距今约8000-9000年的碳化稻谷被发现,或将为解开世界难题提供重要依据。
杉龙岗遗址位于湖南常德临澧县新安镇杉龙村,地处澧阳平原澧水与澹水之间,距临澧县城约37公里。遗址发现于2005年,是一处面积较大的新石器前期遗址。今年11月1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哈佛大学、北京大学和波士顿大学联合对杉龙岗遗址开始进行考古发掘。
尽管发掘工作才刚刚开始,但目前已经成果颇丰。记者在现场看到,杉龙岗遗址现场出土了大量陶器和支座,还发现了多粒碳化稻谷。“探方里的发掘器物堆积非常丰富,包括陶器、石器和柱洞,还发现了很多动物骨骼和稻谷种子。我们可以推断,这在8000年前是一个生活场所,那时人们已经开始利用水稻。但这些水稻到底是野生还是人工栽培的,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李意愿说。
在此之前,距杉龙岗遗址仅38公里外的八十垱遗址也出现过稻谷,有约40%具备人工栽培痕迹。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顾海滨说,他们将对杉龙岗遗址出土的稻谷进行微观分析,“如果它具备更多的人工栽培痕迹,就能够成为"澧阳平原"是稻作起源的重要证据。”
据了解,此项中美合作稻作农业起源研究项目将分三年完成,涉及中国、美国、以色列等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众多研究人员,在田野考古作业中将采用世界先进的理论与方法以及最先进的科研设备,全面获取考古遗址中的研究信息,这种多学科的研究将为重建澧阳平原距今万年前后的文化与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谢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