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中国新闻周刊》 > 《中国新闻周刊》精彩报道

风华断续正乙祠

2011年11月24日16:39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丁尘馨

  风华断续正乙祠——北京最老戏楼重生之路

  在北京,正式营业的大小剧场超过25个。如果说在长安戏院、湖广会馆,你可以看到老北京的过去;人艺则与1949年后的新中国相伴,记录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新北京的成长;国家大剧院,它是中外艺术的汇集之地;有没有一个地方,将北京的过去与现在串联,以剧目来展示这个古老城市数百年来变化的样子。

  本刊记者/丁尘馨

 

正乙祠坐落在和平门附近这条并不起眼的胡同里,戏楼门口挂着《梅兰芳华》的演出牌。摄影/ 孙晓曦

  身在陋巷的古戏楼正乙祠打算认真做场庆生,毕竟已到了300年。只是无关排场,却要实在演几场戏。最近一次修缮不过一年半,广亮式大门朱漆还很亮,只要把座椅改回旧式样的八仙桌。

  因为胡同狭窄难找,正乙祠的管理者不得不在离戏楼20米远的电线杆绑上“正乙祠戏楼”的牌子作为路标。

  在北京,共有三个200年以上民间老戏楼在对外营业。当年按不得影响皇宫王府安静生活的旧例,戏楼一律设在外城,所以戏园大都集中开设在前门外繁华的闹市里。东侧阳平会馆、西侧正乙祠以及西南方的湖广会馆,相互遥望,气质境遇却各不相同。

  曾是张居正相府的湖广会馆重新开业15年,经历过萧条冷清,如今每天演出京剧著名段子,大都是早年高台上演的热闹戏,锣鼓铿锵,同时还经营私家菜,已有了盈利。

  2009年5月,阳平会馆的重新开张吸引来众多目光,然而大家的焦点不在戏楼而是它的新主人——赵本山。“阳平会馆”换成了“刘老根会馆”,每天门口的彩灯眩目。外界诸多的不满更在戏楼演的既不是京剧也不是京味话剧而是东北二人转,可价高客不缺,明星云集的开业盛况及昂贵的票价也都成为了报道热点。

  时隔17个月,比阳平会馆还老的正乙祠也开门迎客,这个只唱京剧《梅兰芳华》的老戏楼没有了争议却也清淡了许多。

  今年11月下旬起,一系列新剧目将在正乙祠“实验性”上演,两部话剧一部京剧题材风格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它们讲述的都是“京味的故事”。他们试图在这座300年的老戏楼里,将北京的过去与现在串联,以剧目联结起这个古老城市数百年来的变迁。

  《梅兰芳华》的企图与现实

  一段梅兰芳的黑白影像过后,酷肖梅氏的男子在二楼倚栏吟唱,民国白衣,妆已经上了脸。袅娜下楼来,沿着花道上了戏台。台上立着一个现代妆扮的孩子,男子与学童灵犀相通,传授技艺,仿佛跨越了时空。从这里,徐缓打开了梅兰芳绝代芳华的数个经典瞬间。每个段落,白衣男子都穿插其间,宛如梅兰芳亲身再现正乙祠。

  11月11日晚,已演出百余场的京剧《梅兰芳华》照常上演。北京大多数地方都来了暖气,这里还没有,只能放下厚厚的门帘,抵挡些寒意。虽然天冷,客人来的倒也不算少,差不多百十人。

  当天管理者请来摄制组,为其拍摄作为资料留存,接下来《梅兰芳华》将加入昆曲唱段,昆曲、京剧交互在同一部剧中表演。引入“花雅之争”,这是编创人员为该剧做的创新尝试。

  梅兰芳确是爱昆曲的。他10岁第一次登台演唱即是昆曲《鹊桥密誓》。成名后始终不忘学习昆曲,尽管当时北京的昆曲己如阳春白雪,和者盖寡,日渐衰落。

  《梅兰芳华》想法的产生多少受到了陈凯歌电影《梅兰芳》的影响。发起人王翔2007年巧妙地借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的东风,应时推出同样青春风格的“厅堂版”《牡丹亭》,“600年粮仓与600年昆曲结合”的卖点以及对应现代人观看习惯的缩减版(120分钟),让皇家粮仓的《牡丹亭》很快成为北京高档文化演出的一个亮点,也为王翔打开了在传统文化中“掘金”的思路。

  粮仓《牡丹亭》反响不俗,很快,50多个座位的局促空间有点不能满足经营者的更高期待,王翔开始为《牡丹亭》寻找更大的驻演场地。直到2009年,赵本山的“刘老根大舞台”将搬进文物级老戏楼阳平会馆的消息刺激也启发了王翔,很快,同样身份甚至更老的正乙祠进入他的筛选目标。

  位于北京前门外正乙祠又名银号会馆或浙江银业会馆,建于清康熙年间,内设戏楼、大堂、后室、廊庑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整体木结构的室内剧场,也是迄今唯一保存完好的,因此还被称为“中国戏楼活化石”。

  最初它是浙江银号商人的集会之所、饮食宴乐之地。随着京剧的诞生和发展,京剧创始人程长庚、卢胜奎,京剧大师谭鑫培、王瑶卿、梅兰芳等人都相继在此登台演出,正乙祠也就跟着红起来。

  正乙祠最后的辉煌止于1936年。当年,富豪林子安请来梅兰芳、王瑶卿、李多奎、萧长华等名角,天津唱大鼓的“小彩舞”骆玉笙、鼓界大王刘宝全、戏法大师“快手刘”、相声演员侯宝林等名家在正乙祠唱堂会,轰动京城。之后相继成为日军仓库、国民党伤兵营和煤铺。1954年后,它又作为教育局招待所达40余年。

  王翔与接管正乙祠的北京市传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的商谈很顺利,条件是王翔承担期间所有修缮、维护及管理费用,期限为10年。

  修复后的正乙祠戏楼仍遵循老式戏园子旧有格局,戏台为三面开放式。戏台在正前方和两侧开辟为上下两层的高级敞开式包厢,一层面对戏台约有百余平方米的看池,共有座位200余个。

  在重新装修正乙祠的同时,王翔多方权衡决定将“600年昆曲”保留在“600年皇家粮仓”,正乙祠另作新用途。此时电影《梅兰芳》余波尚存,借势是自然的首选。

  王翔找到梅葆玖和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和粮仓《牡丹亭》请来林兆华导演的思路一样,王翔还找到戏剧导演李六乙。不同于普通戏曲联唱,李六乙用话剧的手法使其完整成剧。大家商量最终按唱念做舞(武)分类,并关照到梅兰芳舞台生涯不同时期的代表作,选取了六出经典剧目《抗金兵》《贵妃醉酒》《洛神》《穆桂英挂帅》《霸王别姬》《天女散花》中的著名折子。剧名几经商议定下“梅兰芳华”。

  2010年10月12日,梅兰芳京剧团与正乙祠合作出品的《梅兰芳华》正式登场驻演,票价为280元~680元,略高于湖广会馆、长安戏院及梅兰芳大剧院的票价。与粮仓的《牡丹亭》思路类似,出品方希望借“梅兰芳”+“最古老戏楼”两大招牌的叠加效应吸引高端消费人群前来观看。

  或许是因为京剧于北京而言过于普遍,电影《梅兰芳》的社会反响也不如青春版《牡丹亭》,抑或再鼓衰,倾心打造的《梅兰芳华》没有如粮仓《牡丹亭》般迅速获得热烈的反响。

  慢慢地,梅兰芳剧团开始难以保证包括一级演员在内共40多名演职员每周五、六的演出全数到场,平均每场2~3成的上座率,也难以支撑如此的开支,不得已,正乙祠与梅兰芳京剧团中止了合作。

  但正乙祠不愿意放弃《梅兰芳华》,也不愿像同样在老戏楼唱京剧的湖广会馆那样,与某个京剧团合作,每天几个经典热闹的折子,若干演员,天天换着戏演,他们还是想“做点自己的特色”。

  艺术总监亲自到北京各京剧院团借演员,找来戏曲学院有潜质学生自己培养。之后修改剧目,突出“文人戏曲”,唱词婉约、表演细腻,并缩减上场演员数量,以降低开支。同时,他们与一家团购网站合作,局部开放了团购票。

  如今,已演出一年多的《梅兰芳华》上座略见起色,另一出全新的主打男旦的京剧正在筹划中。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