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欧洲银行业消极应对政府债 面对政府压力不妥协

2011年11月30日08:39
作者:付碧莲
银行目前明显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要确保银行安全,另一方面又要承受来自政府的融资压力
银行目前明显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要确保银行安全,另一方面又要承受来自政府的融资压力

    来源:国际金融报

  欧元区债务危机所引发的恶性循环正在逐步发酵,欧元区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已越发微妙,而双方之间的博弈也日渐明朗。昨日,有消息指出,意大利和葡萄牙等欧洲国家正在向本国银行施压,要求其购买国债,或者至少停止抛售本国国债。不过,显然银行不肯无条件地乖乖听话。

  发债成本上升逼政府施压

  本周,欧元区共有5个国家将发售约190亿欧元的政府债券,发债规模为上周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发行债券总额的两倍,可以想象这些欧元区国家政府所承受的压力。当地时间11月28日,意大利将发行7.5亿欧元2023年到期的浮动利率国债;比利时发行合计10亿至20亿欧元的国债。当地时间11月29日,意大利将发行80亿欧元的国债。当地时间12月1日,西班牙将出售35亿欧元旧国债;法国将发行30亿至45亿欧元国债。另外,本周斯洛伐克将发行约1.5亿欧元的3年期国债。

  “虽然发债规模比较庞大,但估计最终各国债券发售成功不成问题。”不过,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国国债发行成本的上升是意料中的事情,而且成本的上升幅度会比较大。”

  “近期,欧元区债务危机呈现朝更多国家蔓延的态势。包括法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和银行信用评级,频频遭遇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下调的威胁。这些都不利于欧元区各国国债的发行。”奚君羊指出。上周,标准普尔下调比利时评级后,比利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5.86%,创下2000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另外,穆迪将匈牙利主权评级由“Baa3”下调一档至“Ba1”,评级前景“负面”。

  当地时间11月28日,意大利虽然成功出售了5.67亿欧元的国债,不过融资成本高达7.3%,创下14年来新高。显然,不断高企的融资成本正煎熬着各国政府。

  欧元区银行业进退两难

  深受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困扰,银行似乎已经越来越没有余力来承受来自政府压力,而且也越来越不愿意妥协。

  一直以来,欧元区的各家银行都是欧元区各国国债的最大持有者,目前欧元区银行业持有意大利16%左右的政府债券以及葡萄牙23%的政府债券。在经济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政府与银行之间的这种合作关系可以说是一种双赢。然而,债务危机的爆发,使得这些曾经安全且优质的政府债券成了烫手山芋。当前,银行所持有的希腊、葡萄牙、意大利等国的债券普遍被视为风险敞口。

  “随着欧元区多国主权评级不断遭到下调,银行的信用评级也因此不断遭遇下调。从确保银行业安全的角度来说,银行有必要剥离高风险资产、进行资本结构调整,从而改善风险敞口。”奚君羊指出。其实,从监管层的角度来看,欧元区银行业的监管机构同样希望银行能够减少高风险资产,从而确保银行更加安全。

  由于受到不断高企的融资压力,欧元区各国政府便希望银行业来承担部分压力。不少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国债拍卖需求疲软可能导致这些国家的借贷成本升至不可持续的水平,而为了确保这一情况不会发生,银行可能会面临被迫参与国债拍卖交易的巨大压力。

  银行目前明显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要确保银行安全,另一方面又要承受来自政府的融资压力。此前,德国各大银行就公开警告称,随着欧债危机蔓延以及收紧银行监管举措的推出,他们可能停止为政府赤字提供资助,或提高向公共部门贷款的价格。“未来,国家可在资本市场为其预算融资将不再是理所当然的了,银行在账簿中持有政府公债也不再是一定的事情了。”德国银行业协会BDB总裁Andreas Schmitz明确表示,“各州需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来吸引贷方购买其债券,未来各州市进行再融资将比现在昂贵得多,而这将加重政府的赤字问题。”

(责任编辑:车洁芳)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