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海南黎苗寨公路被淹 13个村庄4000人坐竹筏出行

2011年12月01日13:50
来源:南海网 作者:符泽亢 李庆芳
村民们自制竹筏出行
村民们自制竹筏出行

  【提要】今年10月份的强台风“纳沙”之后,海南省儋州市最偏的黎村苗寨的“村村通”公路被淹,两个月来,13个黎苗村庄共4000多人,只能依靠竹筏出行。目前,到了收获季节的农产品无法收成,让村民发愁。路何时通,农产品何时能运出去?又成为留给儋州最偏远黎苗寨村民的疑问。

  4000多人坐竹筏出行已两个月

  11月30日,南海网记者探访儋州最为偏僻的黎苗寨。在通往番雅村委会的路上,由于积水太深,汽车没法开过去,南海网记者只好搭上村民们自制的竹筏前行。

  记者看到,村民们用竹子做成的竹筏连人带摩托车运送着过往的村民,一般每次摆渡只能过两三辆摩托车和四五个人,每个人的收费不超过8元。

  村民介绍,积水的下面实际上是“村村通”公路,这也是番雅、番打、三雅三个村委会13个村庄和番加农场通往外界的主要交通道路,连接人口有4000多人。

  目前,整个黎苗寨出行最不便的是番打村委会,进入番打村委会的公路被水浸得更长,还得坐小船才能过去,也就是说,番打村委会5个村庄的村民要出行得两次涉水。

  “积水已经有两个月了,我们每天都只能从竹筏上过去,太不方便了。”村民向记者抱怨,由于水比较深,有的时候一不小心失去平衡,摩托车会从竹筏上滑下去,十分危险。

  收成季节农产品却无法运出去

  邓洁玲是番雅村委会南吉村的农民,也是海南省人大代表,看到积水断了苗寨的路,她心中很是焦急。

  “村里面有木薯、甘蔗,这些都可以卖了,但是现在运不出去,没有这些收入,今年村民的年关不好过了。”邓洁玲说,这里是儋州最偏远的黎村苗寨,村民的收入主要依靠橡胶、木薯、甘蔗。现在每天收胶后,村民们只好连摩托车和胶水都用竹筏运出去,但是这样十分不方便,也很危险。

  据介绍,这里三个村委会种植的木薯有4000多亩,甘蔗也有1000多亩,村民还等着卖掉木薯、甘蔗过年,但是眼看着收获季节到了,路不通,怎么把农产品运出去,村民都发愁了。

  番雅村委会书记王明刚说:“现在村民心里都没底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运出去卖,大家都不怎么管理木薯和甘蔗了。”

  “村村通”公路被淹 村民盼尽快架设桥梁

  据了解,被水淹的“村村通”道路地处松涛水库库区,水库水位上涨后,道路就会被水淹没,要等水退下去,估计要到明年的五六月份。但是村民们很不解,为什么这里的村村通公路三年前才铺设,每年都被水淹,今年更严重?

  “这个公路建的时候,没有根据这里的水位架桥梁,只是把路建了,但是每年这个时候都被淹了。”有村民告诉记者,所谓的桥实际上只是在道路下方筑了石墩,道路仍然比较低洼。幽默的当地村民戏称这里的村村通公路是“船从桥上走”。

  11月30日,正好到番打村委会检查工作的兰洋镇镇长赖小灵给记者讲述了村村通公路积水的原因。“当时设计的时候就有缺陷,没有达到水位之上,很容易就被水浸了。”赖小灵说。

  记者查阅,早在一个月前,有消息传出兰洋镇政府初步决定在被淹公路旁地势较高的地方,修建一条水泥路,工程预计耗资三百万,由镇政府预先出资。但是今天南海网记者并没有看到动工修建水泥路。

  对此,赖小灵表示,他并没有听说要另外修建水泥路,他希望尽快在原位置架设桥梁,但是兰洋镇政府资金有限。

  赖小灵说,目前镇政府正和儋州市交通局协调此事,争取省市的资金来支持解决好这件事,具体方案还待交通部门勘查、设计和申请资金才能确定。

  路何时通,农产品何时能运出去,又成为留给儋州最偏远黎村苗寨村民的疑问,现在,村民们担心,如果路仍然不通,还会影响来年的种植。

  (南海网儋州12月1日消息 南海网记者符泽亢)

(责任编辑:王健)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