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百事员工对保障方案存疑 专家称补偿是国际惯例

2011年12月02日03:5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吴丰恒 发自北京

  11月30日,康百联盟“关于正式员工保障方案”(以下简称保障方案)终于传达到了百事灌装厂的工会。方案显示,百事提出三种解决方案让员工自主选择,其中两种涉及补偿问题。

  昨日 (12月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多名百事灌装厂工会人士、员工和基层管理者后获悉,员工将进一步提出自己的意见并由工会向上反映。据记者了解,持不满意、无所谓等态度的员工、管理者均存在。

  康百联盟能否获得批准尚存变数,百事内部通报的补偿标准在员工中也存争议。劳资问题专家、广东劳维律师事务所主任段毅律师认为,康百联盟计划中百事愿意对员工进行补偿,在国内同类并购事件中具有榜样效应。

  维权各方论保障方案

  “我们早上开了工会委员会会议,分部门向员工传达了方案内容,对员工作解释。”昨日,重庆百事一名工会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该负责人称,“如果大家有疑问或建议,我们会在周一之前搜集上来,向上级单位提交……我们会去理解它,不能理解的,我们会提出疑问,要他们(百事)答复。”

  兰州百事一名工会人士告诉记者,兰百工会昨日上午也开会“学习总部发的方案”,参与会议的人对待方案存在不同意见,“整体来说,对方案不满意的可能居多。”

  他还透露,为进一步收集员工意见,兰百工会已委派工会成员与员工沟通,“(了解一下)到底有什么样的不满意,不满意的程度怎样。”

  “给(补偿)就拿着呗,有机会就自找出路。”一名员工说。

  一名基层管理者告诉记者,他现在依然对员工保障方案中的 “两年不变”条款存有疑问,担心其没有康师傅方面的“法律承诺”。

  某百事灌装厂人力资源负责人告诉记者,他将尽自己的努力去减少手下员工的损失,“这件事情发生后,员工的职业生涯都会发生本质的变化,或多或少都会有损失。我们现在只能让员工权益受损最小化,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墙外开花墙内何时香?

  百事指出,康百联盟计划所涉交易为境外交易、不涉及灌装厂法人地位及股东变化,公司本没有法律义务和责任支付员工补偿金。基于“致力于保护员工权益”、“具有高度责任感”,并考虑到部分员工的疑虑和担忧,听取了工会和员工意见,百事制定了“员工保障方案”。

  段毅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企业并购活动中向员工支付补偿是一项国际惯例,“国外并购活动中,不达成工会的基本意见,也就是如果达不成劳资协议,并购不能完成。”

  “跨国企业一进入中国,就将它们在国外通行的做法抛到一边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卢晖临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当年TCL收购法国公司的时候,就给员工提了一级。在国内,这样的案例起码现在我回忆不到。”段毅说。

  难以通过法律途径达成员工的补偿诉求,“在世界上,这个问题(企业并购行为中的员工问题)并不是靠法律完成的。国家也并没有相关法律规定,在并购的时期要给并购的人员多少钱,没有这个规定。”段毅指出。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系主任姜颖指出,“涉及到公司经营层面,尤其是外资企业的合并、分立问题,劳动者这边话语权不是很大,从法律上来讲找不到话语权根据。”

  但是,“恰恰是因为没有法律规定,工人是通过自己的行动表现,在国外是通过谈判来实现员工利益。”段毅表示,“这种做法可能会被效仿:在并购过程中,无论是哪方面的老板,都必须就并购本身的员工问题作为一个重要条款来考虑;(给员工补偿)在连锁企业、知名品牌中将会形成榜样效应。”

(责任编辑:UN60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