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外交部:中欧伙伴关系迎难而上

2011年12月02日22:37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2月2日电(记者李志伟)今天北京迎来入冬后的第一场雪,“这场雪对气候来说是件好事。”下午在外交部蓝厅举办的“蓝厅论坛”上,外交部副部长傅莹用天气开头问候在场的嘉宾,“面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欧关系不仅没有倒退,反而迎难而上,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了新的水平。”第五届“兰亭论坛”以“新形势下的中欧关系”为主题,外交部副部长傅莹、驻华外交使节、工商界人士、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代表等约240人出席。傅莹发表题为《中欧伙伴关系迎难而进》的主旨演讲。

  经济合作要“去政治化”

  傅莹介绍,“中国同欧洲共同体建交时的贸易额仅有25亿美元,现在由27个国家组成的欧盟同中国贸易额达到4800亿美元,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最重要的技术来源地和主要的投资方之一。”“而欧洲国家也从中国的快速发展中获得丰厚的回报,尤其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平均每年从欧洲进口1000多亿美元,为欧洲创造100多万就业岗位。”

  据介绍,在欧洲对外贸易增速放缓之际,中欧贸易合作逆势增长,今年1-10月达到4670亿美元,同比增长20%。“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的商品,每年对外投资规模有望超过1000亿美元,富有远见的欧洲企业家不应该错过这样难得的机遇。”傅莹说。

  论坛上,有记者对中坤集团在冰岛买地投资被拒一事提出疑问,她解释道,冰岛内政部在否决这一申请时提出了法律法规方面的原因,冰岛领导人也表示遗憾。

  傅莹指出,金融危机以来,在涉及中国的问题上,西方社会政治化倾向严重。“我们始终主张经济合作要去"政治化"”。

  “我们有一些跨国企业在欧洲许多国家做得挺好,对中国来说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利用中德法治国家对话的成果,完善了自己的一些法律法规,中国汽车的尾气排放采用的是欧洲的标准。”傅莹说。

  中欧合作关系互利互惠

  欧洲一些国家发生主权债务危机以来,尤其是今年G20峰会临近时,中国人听到来自欧洲充满矛盾的声音,“中国应该救欧洲”、“中国向欧洲提出"恐怖要价"”……

  “中国救欧洲的提法不成立。”傅莹回应,“外界对中国外汇储备有误解,中国虽然有大量外汇储备,但它不是财政收入,不能另作他用。”

  “事实上,中国不是旧时强权国家,毫无利用金融工具谋取权利的打算。中欧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互利互惠的。”傅莹强调,“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上,中国通过向IMF注资、购买欧洲债券和增加进口、扩大企业投资等方式,支持欧洲国家克服危机、增加就业和恢复经济增长,这同时也有利于中国的发展。”

  “历史上欧洲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危机,但每次都推动了欧洲向前进。相信危机之后欧洲一体化建设会取得新的进展。欧洲的未来掌握在欧洲人民手中。”

  原计划10月份举办的第14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因欧债问题召开欧盟国家领导人会议而延迟。傅莹在会上透露,“相信明年找到适当的时机召开,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会议内容会更丰富。”

  增进中欧公众间了解

  今年,中国与欧洲国家互访的级别和频度都超过往年,应对危机成为加强中欧领导人联系的纽带,而中欧的民间交流也日益频繁。

  据介绍,目前中国在欧盟国家留学人员总数接近24万,去年,有近3万名欧盟国家的留学生来华学习,欧盟国家来华旅游人数达300多万,而中国公民首站赴欧盟国家旅游的人数有150多万。

  今年举办了“中欧青年交流年”,各国青年通过参访、座谈、联谊等活动加深彼此了解。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何茂春说:“中欧之间的合作是主流的,同时也要落实到制度。”据傅莹透露,明年,中国与欧盟将启动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从更广泛的角度规划和促进中欧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

  “我们和欧洲分处欧亚大陆两端,我们的命运和未来就像我们之间的陆地一样是坚实地连在一起的。”傅莹以这样的比喻结束自己的演讲。

  作者:李志伟
(责任编辑:UN607)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