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专家称低收入人群不要买股票 信用风险无法监管

2011年12月05日18:44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资料图片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资料图片

  导读:证监会新任主席郭树清建议,低收入人群不要买股票,应该更多考虑风险较低的投资和储蓄工具。低收入者在投资股票的时候应该考虑哪些因素?股票市场的风险都来自哪些方面?股票投资能不能仅靠机构来进行?

  中广网北京12月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经济评论》报道,在最近举行的第九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刚担任的证监会主席的郭树清在发表讲话时表明了对内幕交易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打击一起的态度。同时,在这次讲话中郭树清也建议低收入人群不要买股票,应该更多考虑风险较低的投资和储蓄工具。

  郭树清说,尽管国内外许多权威研究机构一致认为,中国的股票市场蕴藏着罕见的增长潜力,但是低收入人群和以退休金为主的人群不太适宜参与其中,应当建议他们更多考虑风险较低的投资和储蓄工具。在强化对广大中小投资者服务的同时,要鼓励和引导证券投资基金、养老基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协调发展,积极引导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阳光化、规范化运作,共同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郭树清关于低收入者不太适宜购买股票的建议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甚至有股民质疑“如果证监会真能做到对内幕交易零容忍,那穷人为什么不能炒股?难道低收入人群就不能投资?难道只有赔得起的才能入市?”

  实际上,炒股作为一种投资方式,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同时,中国股市在运行中也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郭树清对内幕交易“零容忍”的表态,表明了证监会规范股票市场规范运行的决心。但股市的规范运行并不能彻底排除风险的存在。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股市会因为经济走势的变化存在正常的涨跌,同时,企业经营的状况也会左右个股的走势。关于低收入者不宜购买股票的建议,实际上是考虑到低收入者对于股市正常风险的抵御能力有限之后,所提出的建议。低收入者在投资股票的时候应该考虑哪些因素?股票市场的风险都来自哪些方面?股票投资能不能仅靠机构来进行?对此,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证券市场周刊》主编助理李德林来作评论。

  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的表态说低收入者建议不要买股票,引起很多人的评论,甚至有人评论说股市其实是不应该歧视低收入者的,应该纳入投资者的方方面面。但是,对于郭主席这番话,应该更加冷静和更清醒的判断他所说的建议低收入者更多的考虑风险比较低的投资和储蓄工具,要怎么理解这番话和这个建议呢?

  李德林:纵观全球的股市跟投资者的这个构成结构看,中国的这个股市的投资者结构是最为丰富的,尤其是在所谓的股民这个层面上的数量,可以说是全球第一远远超过上百年的华尔街,那么这种构成就导致很多中低等收入的这些散户们,他们对这个风险的抵抗能力识辨能力就很低。现在,郭主席只是说了一句实话而已,因为当然并不是说就不要去炒股,你说人家在美国就会有股票经纪的方式,就是说只要我把钱委托给你股票经纪有股票经纪来进行操作,在中国的话,随便的老头老太太一边摘着菜一边炒股,这个形象在国外都是非常罕见的。这种情况之下,让他们识别风险就要判断这个公司的价格,我觉得是不可能的。

  但是尽管提到了这样的建议,包括郭树清也提到这样的建议,可能还是很难阻挡散户投资者,包括很多低收入者打算投资于股票市场的这种热情。那么,低收入者在准备投资股票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什么样的因素?

  李德林:我觉得低收入者在进入股市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你自己承受风险的能力,你对风险识别的能力,再加上我们现在的这个股市不仅仅是内幕交易或者是业绩造假那么简单。实际上最主要的风险来自于系统性风险,比如说他对这个股票的审核,即使我们老百姓尤其是低收入者认为既然监管者都难以审查,认为这个股票没有问题,事实上我们反过头来看很多都是出现这种问题。

  还有一个,明明是几年前的内幕交易甚至业绩欺诈,但是总要几年后,我亏了钱之后兼管者才能够事后监管,不能进行一个动态监管。这也是我们的股民不能够看管于识别甚至不能够克服的,所以说这种情况之下我觉得对于低收入者来说可以去投机一些更稳健的,而对于像中国这种单边式的风险相对比较大的市场的话,我觉得郭树清的建议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对于很多股票来说没有问题,并不一定意味着这支股票就能够在今后的投资之路上一路上涨,能够让所有投资者都赚钱。可是现在摆在更多人面前是这样的一个问题。还是拿郭主席的建议,考虑风险比较低的投资和储蓄工具,很多的人其实选择储蓄是因为觉得风险比较的低,甚至说几乎可以约等于零风险,但是他也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它的负收益问题。纵观下来,是不是整个目前的老百姓可以选择的投资品种少有关系?

  李德林:实际上跟中国大的经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的改革开放30年,而中国的股市也才20年,中国现在老百姓能够投资的要么就是股票要么是基金,对于低收入者来说信托根本就没有机会去投还有更多衍生品没有开发出来。这个时候我们的投资者尤其是低收入者是选无可选,你只能够被动的要么接受高风险的股票,要么接受CPI的储蓄。在这种情况之下,你的投资的选择非常少,那么我觉得这个跟我们的金融产品的开放、包括监管的开放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我们的市场更多的是要把这个金融产品的这种开放的工作再加大,而对于那些一些不必要的所谓行政上面的一些审批等等来进行备案制的话,我相信有更多的选择,我们的风险也会相应的降下来。

  另外,从目前整个世界股市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散户是最多的。按照分析,国外散户们是把钱交给股票经纪来进行操作,是不是意味着接下来我国散户也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让机构进行股票的投资把钱交给他就行了?

  李德林:实际上从中国有股市开始,也在尝试着这种理财的模式,但是中国有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券商自己都搞不好,经常会搞一些内幕交易甚至盗用客户的资金。在这种情况之下,它的诚信是受到很大的问题,所以,我相信人们肯定不愿意把一百万交给一个股票经济,万一他做亏了怎么办。这种实际上是一个系统性的风险,系统性的风险里面不仅仅是包括行政监管,还有一个就是信用的风险的问题,这个没办法去监管。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的建议是指出了问题的实质,但是,怎么样来规避风险,怎么样让人们的钱来跑赢CPI,这还是接下去更需要研究的问题。
(责任编辑:UN602)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