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法制晚报》报道,四级审核、14部门联查、强制腾退、造假终身禁入……随着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任务即将收官,北京、上海、河南、河北等地近期密集出台保障房管理新政,瞄准保障房资格造假、骗购骗租分配乱象重拳出击。
今年以来,北京、上海、洛阳等城市共清理出9800多户骗取保障房家庭,其中京沪超过7700余户。
最近一个月,北京、河北、河南等地相继出台了新的保障房管理办法,对保障资格审核标准、操作办法、监督方式和退出机制做了严密设计。
此前河北等一些地方不断加大查处保障房分配中的违规行为,北京和上海也分别查处了5144户和2645户骗保家庭。
在北京的保障房申请资格公示上,一些来自于烟草、电信等行业申请者的家庭收入为零,令人疑惑;凭着一份假的收入证明,农业银行的一名员工“突破”资格审核,出现在银川市经适房申购公示名单上……
河北省社科院副研究员梁跃民说,多重审核机制中的关键一环,就是居委会、街道办审核人员的入户调查,人少工作量大的客观现实,造成疏漏在所难免,但有些属于常识性问题,比如对申请人收入状况的甄别,向单位打电话核实求证,就应该发现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审核人员不愿意在无人举报的情况下主动得罪人。河南省通报的案例中,有8名党员干部骗购经适房,审核与公示阶段也都一路蒙混过关。
各地对骗取保障房资格者惩处措施
河北新出台终身禁入制,对不符合条件的保障性住房申请人,处3万元罚款,终身不再受理其住房保障申请。
北京对骗租骗购保障房的,不论是在申请、轮候期间,还是已签订购房或租房合同,甚至入住的,均取消资格。
河南正在探索协商建立社会征信系统的公共信息平台。针对保障对象家庭收入及财产等状况审查认定困难等情况,河南省正协商把税务、金融、民政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以核准保障房申请人的基本信息,避免出现富人住上经适房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