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房价控制目标近三成城市尚未达标 部分突击限价

2011年12月07日08:09
来源:新华网
半月谈:地方楼市调控落实几何?

  年终岁尾,很多事情要有个阶段性的“了结”。从2010年就开始的这一轮楼市大调控,自然要对民众有个“交代”。当初各地调控目标的“难产”依然记忆犹新,2011年各地楼市调控的成果究竟怎样,未来又将如何延续呢?

  年初出台的“新国八条”规定,“新建住房价格上涨幅度超过年度控制目标”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向国务院作出报告,有关部门将根据规定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责。按住建部公布的数据,我国共有608个城市发布了房价控制目标,但记者统计发现,将该目标公之于众的城市只有121个。

  尽管房价控制目标的确定被认为是地方政府在博弈中的一次 “胜利”,但今年下半年,不少二三线城市的房价逆势走高,已危及这一目标的实现。北京中原地产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11月底,在上述公示目标的121个城市中,至少30个城市未完成……

  近三成城市尚未达标

  “房价控制目标”最早于年初在“新国八条”中提出,按照住建部的汇总,截至今年3月31日,全国657个城市中,已有608个城市发布了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占92.5%。此后,又有城市陆续公布上述指标。

  但记者调查发现,将该目标公之于众的城市,仅有121个。

  据悉,除北京明确“稳中有降”外,多数城市的房价控制目标与当年的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挂钩。

  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该市住建局公布的住房价格调控目标为“低于全市年度生产总值增幅”。据此,今年中山的房价必须控制在5853元/平方米之内。但按照北京中原地产的测算,除今年2月和3月之外,中山市新房住宅的成交均价都超过了6000元/平方米,9月份甚至达到6336元/平方米,明显超出上述目标。

  中原地产还表示,类似中山的城市,初步统计有30个左右,占比接近三成。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北、华南等地,其中大部分为非限购的三线城市。

  这与官方数据似乎并不相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新建住房价格平均环比下降0.15%,在涨幅持续缩小数月后,终于实现下滑。

  北京中原地产三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称,纳入统计的70个城市以大中城市为主,而下半年以来,房价上涨较快的多是未纳入统计的三四线城市。

  部分城市突击“限价”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最新统计,今年11月,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为8832元/平方米,有43个城市价格仍保持环比上涨。其中,威海、烟台、汕头、包头、太原位居涨幅榜前5位。而在这5个城市中,威海、汕头、包头未纳入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范畴。

  一些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年初市场普遍低迷,但自今年二季度以来,不少中小城市房价开始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北京中原地产的统计称,部分城市价格上涨甚至超过10%,几乎触及房价控制目标“红线”。

  记者也发现,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一些城市已开始着手控房价。例如,中山就曾在上月初发布“限价令”,新房最高限价标准为5800元/平方米,略低于该城市的“房价控制目标”。此外,韶关、丹东、廊坊、烟台、珠海等城市也曾先后出手限价。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向记者表示,“限价令”的出台,除意在规避限购政策外,也有完成房价控制目标的考虑,“像中山、珠海这些城市,如果不出手限价,完成今年的房价控制目标恐怕有点悬。”

  不过,即便今年仅剩一个月时间,完成上述控制目标似乎也不是难事。杨红旭表示,纳入统计的70个大中城市都能完成房价控制目标,因为统计局的统计指标为“房价指数”,且以去年全年的平均房价为统计基期,涨幅相对不大。即便是前期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地方政府也可通过公开限价,或暗地限制高价项目开盘的方式,控制新房价格,来拉低全年均价。

  因此,杨红旭认为,除个别城市难以完成房价控制目标外,今年最终可能出现“皆大欢喜”的局面。

  政策博弈将持续

  无论房价控制目标是否能够完成,在业内人士看来,“限购令”、“限价令”等手段,都带有明显的“一刀切”色彩,已造成地方的抵触情绪。

  据悉,除佛山尝试公开放松调控外,北京、杭州、重庆、长春等地也纷纷在土地出让、房源解禁、资格放宽等环节试水,以促进市场成交。

  张大伟向记者称,在土地出让收入、房地产税收锐减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放松调控的意愿颇为强烈。

  事实上,住建部近期已经知会地方政府,明年继续实施 “限购令”,但对于明年是否继续出台“房价控制目标”,目前仍不确定。

  杨红旭表示,房价控制目标的制定,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博弈的结果。由于多数地方的房价涨幅与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挂钩,甚至低于去年同期,使得地方政府占得先机,这也成为不少二、三线城市抵制“限购令”扩军的主要原因。他认为,不排除明年中央加强调控,并继续推出“房价控制目标”的可能,但该标准的确定,将继续伴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博弈。按照当前的房价走势,即便出台上述目标,地方政府也相对容易完成。

  上述两位受访者均认为,从今年10月开始,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将进入下行通道中,这一趋势将至少持续到明年第一季度。(每日经济新闻)

  百余城市面临房价目标考核

  “严格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实的方向不会改变,并延续至明年。”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房地产处处长赵路兴向记者明确表示,住建部已经明示地方政府,对于限购政策将要于今年年底到期的城市,地方政府需在到期之后对限购政策进行延续。

  不仅如此,目前除了在限购到期的城市是否继续执行的问题之外,多个城市也将面临房价调控目标能否达成。

  “全国有超过120个城市制定了明确的房价调控目标,覆盖23个省及4个直辖市。目前有超过100个城市在年底都要面临调控目标是否达成的问题,高涨幅城市面临调控从严或加码。”张月说。

  据链家地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在11个已经明确限购令到期时间的城市,除了石家庄10月房价比去年上涨8.5%较为突出外,大部分城市的涨幅都在5%以内。

  “这些城市中大部分的房价涨幅并不高,住建部要求地方政府继续执行限购,表明政府部门对于房价的调控效果具有较高的要求。”张月分析认为,在楼市尚未调整到位期间,政府主管部门对于地方楼市的管控也将持续。

  此前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明年调控不但不会放松,限购政策很可能会继续实施之外,政府还有调控政策储备,包括限贷、推进房地产税等方式对房地产行业继续进行调控。(上海证券报,记者 于祥明)

  楼市“承继式调控” 限购令续期敲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知会地方政府,对于限购政策将要于2011年年底到期的地方,地方政府需要在政策到期之后对限购政策进行延续。此前,多个城市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微调,都被解读为“变相放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表态,及时化解了这一尴尬,不过,地方政府至今并无明确表态。

  除此之外,住建部还向地方政府知会了包括一般情况下不对已经出台的地方房地产调控政策进行“方向性调整”、楼市调控政策承继性连接等在内的一系列主旨精神。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表示,如果目前就对已经执行一年的限购政策进行松绑,在尚未有承接政策的情况下,可能引发楼市的报复性反弹,从而丧失楼市调控刚刚取得的成效。

  有消息称,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多次内部会议上表达了“承继式调控”的总体精神。所谓“承继式”的原则,即在一个现有政策退出之前,先设定好一个承继的后续政策,如果后续政策没有研究好,不具备出台实施的条件,那么既有出台的政策就不会退出。而此举的主旨精神,在于避免出现政策的“空档期”。

  限制购买是此轮房地产调控最有力的措施,目前全国共有48个城市楼市限购,其中,有12个城市在颁布“限购令”时都曾明确今年的12月31日是到期之日。多数城市的住宅成交量在限购之后出现大幅下滑,随后导致土地招拍挂遭遇“寒流”,时至年末,部分城市开始悄悄放松包括限购在内的调控政策。以佛山为例,此前出台“松绑”限购的政策,不到24小时,在政策即将执行的前刻被叫停。

  继广东佛山“限购松绑乌龙”事件后,四川成都市政府发布通知,将成都市落实限购政策的甄别购买资质的起始点,由签订购房协议后推至办理房产证,即在业主办理房产证时,再对其已购房情况进行审查。由于房地产市场多为期房销售,向后推迟审查购房资格的日期,实际上是为房地产销售留下了空间。

  但是,此通知在出台不到一周后即被叫停,其叫停方式与佛山限购令如出一辙。国务院办公厅、住建部均向四川省政府询问了此事,在中央政府保持的高压态势之下,最终这纸带有松绑性质的通知也被叫停。

  11月25日,北京市住建委、市地税局宣布自12月10日起北京放宽普通住宅认定标准,购房税负最高可省12万元。这项本意是符合现状的普通住宅认定标准调整,同样难逃“救市”之嫌。此外,马鞍山“100%契税补贴”、杭州“租购补贴”、南京上调公积金贷款额度以及最近各地纷纷放宽土地出让条件等,种种现象皆被媒体解读为各地楼市自救行为。(证券日报,记者 李木子)

  扩展阅读

  房地产业将逐渐回归理性 调控政策不会转向

  多位专家认为,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效果已经显现,房地产行业将逐渐回归理性,未来房价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房价下降幅度料继续加大。虽然调控政策存在优化空间,但短期内不会转向,未来政策将以巩固调控成果为主。2012年房地产市场将呈下行趋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也会出现下滑。

  调控政策短期不放松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认为,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存在优化空间,但不会转向,“目前房地产市场下行趋势明显,限购政策出台后,限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显著下滑,非限购城市11月也开始下降,公众观望气氛浓厚。”

  她认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状况与2008年不同。“2008年房地产企业普遍缺钱,行业内没有发生并购案例。今年大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情况不同,有的资金紧张,有的相对充裕,房企收益和融资能力的结构性差异使房地产整体风险仍处于可控范围。”秦虹表示,市场没有形成趋势性一致变化,仅是结构调整,不足以支持宏观调控政策转向,“国家对住宅市场去投资化的决心不会改变”。

  北京市房协秘书长陈志表示,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可以得出几个判断:

  第一,明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肯定不会放松,“明年的房地产市场,我判断仍然和今年类似,由于货币政策定向宽松,行业可能略有一些起色,但一线城市的房价肯定会持续回落。”

  第二,当前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尤其是龙头房企资金雄厚,明年房地产市场的开发投资不至于太差。

  第三,有迹象表明,仍有大量外资觊觎我国房地产市场。

  房价下行趋势明显

  秦虹认为,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仍以结构性调整为主,未来房价下行趋势明显。调控政策对限购城市影响较大。预计2012年市场仍呈下行趋势,但需关注之后的供应指标;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呈较快下降趋势;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将明显增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明年房地产整体价格回落不会超过25%。局部调整和房地产市场的内部调整仍是今年四季度的主流。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延续的前提下,2012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将出现包括交易、价格、投资在内的全面回落。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认为,“11月入市的个别新项目明显低开,抢夺目前市场上所剩不多的"房票",成为新项目打开销售僵局的唯一选择。”预计今年年底降价三成的项目将逐渐增加,从目前销售情况来看,老项目要想获得比较好的降价效果必须一次到位。虽然目前市场需求基本冬眠,但只要有合适的、很低的价位依然可以刺激需求。

  “作为行业标杆的一线房企的带动作用非常大,一旦出现部分企业全国性下调价格,市场拐点特别是价格虚高的一线城市的拐点将加速出现。”张大伟认为,随着楼市调控不断推进,交易市场的天平正逐渐倾斜至“买方市场”,楼市降价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房企将加快资金回笼

  陈志表示,我国房地产市场正逐渐走向理性。目前房地产市场还没有危险到需要房企赔本卖房的地步,“即使是诸如龙湖在北京的时代天街项目,根据我们的计算,他们还是有利润的,只是利润比较少。其实这就是房地产市场逐步回归理性的过程。”

  在目前的条件下,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仍旧很强,对地方税收贡献度依旧很高。房地产行业若要长期健康发展,其利润率就应该和其他的一般行业利润率逐渐趋同。否则,其他行业、实体产业的资金,仍会进来追逐房地产市场的高利润率。

  他认为,目前房地产企业的心态仍旧很正常,大小房企都在寻求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以求尽快回笼资金,“包括打折降价促销等,说明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未来市场、政策走向的判断更趋于理性,对买房客户的价值也有了明晰合理的判断。”房企“低价换量”也确实取得了效果。

  张大伟认为,“现在市场肯定不是底部,但是大部分购房者很难判断楼市行情,可以选择一些明显低价的新开盘项目,这些项目相比老项目而言,需要低价入市,也避免因为不敢降价捂盘待售。”。(中国证券报)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UN60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