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媒体推荐

蜗居在水泥罐下

2011年12月07日14:22
来源:《中国周刊》杂志 作者:李佳蔚

  这个巨大的水泥罐,象征着曾经拥有的光荣岁月,可是现在,住在巨大阴影中的工人们,只盼望早点把它炸掉,不再让它阻挡照在孩子脸上的阳光。

  中国周刊记者 李佳蔚 合肥报道

 

下岗工人们在狭小的厨房里准备午饭。图/新华社

 

住户在晾晒衣服,过道里能够透进一些阳光。图/新华社

  在安徽省合肥市东一环边,有一座高度超过20米的巨大水泥罐,它静静地矗立着,与周围那些拔地而起的商品房、办公楼和星级酒店相比,显得陈旧而格格不入。

       与水泥罐为邻的生活

  这个水泥罐的底层和周围,住着50多户人家。他们多是原安徽省水泥制品厂的下岗职工,从2002年开始,这些被时代遗忘的产业工人们,已经在这里住了将近10年。

  他们活在这个社会的底层。十年间,“黑、挤、潮、脏、臭”,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代名词,多数没有固定职业,没有稳定收入,靠打零工、做环卫工、替人开出租车等为生。

  面对这个城市超过6000元的住宅平均价格,从水泥罐底下搬出去,住上明亮的房子,对于工人们来说,几成空想。

  有人用五个字总结与水泥罐为邻的生活:黑,挤,潮,脏,臭。

  对于这儿的人来说,阳光是绝对的奢侈品。

  如果不开灯,屋子里就几乎没有白天和黑夜的区别。打开灯,就是白天。关上灯,就是晚上。所以居民汤安国和邻居们一个共同的习惯动作就是“进屋就开灯”。

  天气好的时候,一天里会有两三个小时的阳光,从水泥罐壁的开口处和入口处照进来,在家门口处停下,永远不会照到屋里。

  在这个巨大的水泥罐子下,12间平房分为三排,左右各一排,中间一排由两间房子并排,每个房间的面积不到20平米。中间并排最靠里的其中一间,就是汤安国的家。

  这里处于一环内,是合肥市的市中心。长江东大街和东一环这两条城市繁华路段,将水泥罐周边的住户围在中间。

  多年以来,水泥罐周边的棚户区和老工厂一个接一个的消失,崭新的住宅小区、商务楼和星级酒店拔地而起。水泥罐和周围的平房被高楼大厦所淹没,毫无改变。

  汤安国和邻居们出门走到东一环,只需要3分钟,打车去合肥最繁华的淮河路步行街,也仅需要15分钟左右。可是很少有出租车司机知道这一个水泥罐的存在,更不会有人知道罐子底下和周围,住了五十多户人家。

  刚搬进去的时候,墙壁上的水泥还没有完全干透。“一进屋,一股凉气从脚底升起来,浑身一激灵。”汤安国说,“潮得要命,开灯也没有用,不像阳光那样能蒸发(湿气)。”

  夏天的时候,墙上能渗出水来。除了开风扇,有的邻居还买来布,贴在墙上挡挡潮,结果有的布上都发霉长毛了。年纪大的人就在已经快半米高的床腿上,再塞上一块砖头垫一下。

  到了冬天,所有屋子里没有暖气,可是绝大部分人都不舍得用电暖气。

  一个抱着小孩的女人说:“夏天不透风,开风扇也没有用,冬天好一点,在屋里给孩子多穿几层衣服,也暖和点。”

  对于汤安国和邻居们来说,用电暖气太耗电,这是一笔他们必须在意的开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固定工作,有干环卫工的,有贴广告的,有卖衣服的,还有到小餐馆里刷碗的,像汤安国这样给人开出租车的,就算是比较好的工作了。

  在邻居的玩笑话里,汤安国的房子,算是这一片住房中的“豪宅”。

  这座面积30平米的“豪宅”,其基本构造是:进门一个大约6平米左右的厅,枣红色的饭桌、木头沙发占据了绝大部分面积,再往里是8平米左右的卧室,旁边是一个稍小一点的卧室,与小卧室一墙之隔,厨房和厕所占据着不到7平米的面积。

  其实,邻居家房子的构造和面积几乎一样。不同之处在于,汤家有一个面积2平米左右的独立蹲式厕所,这是汤家被戏称为“豪宅”的全部理由。

  除了汤安国家,其余的住户要共用一个简易厕所。这个搭建在水泥罐角落里的厕所,只是顶部盖着几张变了颜色的石棉瓦。

  有时候遇到刮风下雨,石棉瓦会被吹翻,掉到地上,摔碎了,也没有人修,他们一度无法上厕所。有时,厕所堵住,下水冒出来,所有人都能闻到恶臭。

  “有能力的都搬走买新房了。”站在家门口,仰起头,汤安国能够看到漏斗状的巨大的水泥罐底部压在头顶,自己处在阴影里,近在咫尺的阳光,却怎么也照不进他的身影。

  “找到了水泥罐,就找到了水泥厂。”

  这个水泥罐,也曾记录下汤安国有过的荣耀岁月。

  “一根自来水管道,有3米长,里面能站一个人,当时销路可好呢。”汤安国陷入往日的回忆之中,他用了一个极具时代特色的比喻,来说明自己生产的产品的价值和紧俏程度,“一根水管能换回一台大电视,当时电视可是稀罕玩意儿。”

  1991年,汤安国进入水泥制品厂,主要的工作就是制造自来水管。像那个年代进入工厂的年轻人一样,他也是接父亲的班。其父是水泥制品厂的第一批工人。

  1957年,安徽省水泥制品厂始建。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国第一次正式实施《水泥标准(草案)》,全国掀起了工农业建设的新高潮。

  水泥制品厂位于当时的合肥市东。建国初期的合肥,只是一座面积仅为五平方公里、拥有五万人口的小城,像这个国家每一个百废待兴的城市一样,它需要钢铁,需要石料,需要水泥制品。

  在水泥制品厂建成的第二年,1958年,在这座城市的东部,手帕厂、搪瓷厂、粮食库和面粉厂等老牌国有企业,陆续建立。一时间,这块寂静的土地,工厂林立,机械轰鸣。至今,人们仍称这块区域为城市的“老工业区”。

  在汤安国父亲那一辈的老工人看来,水泥制品厂是这片工业区里的“老大哥”。

  “南边到大通路,西面到史家河,北面是合肥到芜湖的铁路,东面是全焦路,哪一个厂子有我们厂子大?哪一个厂子有我们厂早?哪一个厂子有我们生意红火?”71岁的张忍保激动地说,脸上的表情杂糅着骄傲、激昂与不舍。

  1965年,张忍保进入水泥制品厂二车间,成为一名正式工人。能够成为那个时代里令人羡慕的“国企工人”,捧到“铁饭碗”,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

  至今,他仍然清晰地记得46年前,自己在水泥制品厂的月工资是35块84。“算高薪,和厂长差不多,比周围厂的工人多。”他咧开了黝黑的笑脸。

  回忆起当年的火红岁月,张忍保表现出了那个时代工人阶级浓厚的报国情结:“干活累,可是心里起劲,自己可是在响应毛主席号召,支持国家建设啊!”

  水泥制品厂的红火岁月,随着三座大罐子的建成,到达顶点。

  “文革”刚刚结束,为了响应国家使用散装水泥的号召,工人们就知道了自己厂里将修建两座水泥罐子。

  钱是安徽省建材局和厂里一起投的,钢筋是最好的螺纹钢,水泥是最好的巢湖水泥……每一条关于大罐子施工的消息,都能在工人当中引发热议。

  在那个大多数厂房为平房的年代,建好的水泥罐吸引了太多人关注的目光:两个水泥罐一样大,高约20米,每个大水泥罐由三个圆柱形的小水泥罐组成,小水泥罐的直径约为10米,小水泥罐的表面,都有从上到下贯穿的笔直纹路,这让整个水泥罐显得愈加高大。

  其他厂的工人向水泥制品厂的人投来羡慕的目光。“找到了水泥罐,就找到了水泥厂”,也逐渐在周围人口里流传开来。水泥罐成为水泥制品厂的象征,也成为张忍保他们的荣耀。

  伴随着隆隆的火车声,以每天三四大车皮的速度,来自巢湖的水泥被运到水泥罐旁边的专用铁路,然后传送带开启,将水泥运送到大水泥罐子里,再利用空压机进行冲压搅拌,再被制成楼板、电线杆、自来水输水管等。

  实际上,自从工厂始建到汤安国1991年进厂,水泥制品厂的产品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计划经济时代养成的“不愁销路”的惯性,似乎还在延续着。

  就像大水泥罐子被认为“8级地震也震不倒”一样,汤安国和工友们也不敢相信会有一天,工厂不再需要自己了。

  那一年,汤安国32岁,他即将迎娶自己的新娘,新房还没有着落。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