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海外博览

大堡礁生态灾难频发 二氧化碳浓度迫近极限(图)

2011年12月08日00:42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清澈湛蓝海水,色彩绚丽的珊瑚,成群结队的鱼儿,这便是大堡礁的美。
清澈湛蓝海水,色彩绚丽的珊瑚,成群结队的鱼儿,这便是大堡礁的美。
生活在珊瑚礁中的蛤。珊瑚礁与多种海洋生物相互依存。
生活在珊瑚礁中的蛤。珊瑚礁与多种海洋生物相互依存。


2010年4月,一艘货船在大堡礁发生漏油事故。人类的频繁活动破坏了珊瑚礁的生存环境。
2010年4月,一艘货船在大堡礁发生漏油事故。人类的频繁活动破坏了珊瑚礁的生存环境。

  大堡礁未来在人类手中

  地球故事

  澳大利亚大堡礁作为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是保存最完好的海洋公园。前往大堡礁海域潜水是不少人的梦想之旅。不过,如今不少潜水者发现,珊瑚丛色泽暗淡、不复鲜丽,栖息珊瑚礁区的红石斑鱼、波纹唇鱼等数量减少、踪迹难觅。全球气候变暖、海洋环境恶化、人类活动等因素正日益威胁这片珊瑚王国的生存。

  二氧化碳浓度已近极限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岸,由大约3000个岛礁组成,面积与德国国土面积相当。大堡礁的“奠基者”与“建筑师”是毫不起眼的腔肠动物珊瑚虫。

  珊瑚虫以浮游生物为食,分泌石灰质骨骼,死后骨骼成为下一代栖息之地。这些石灰质骨骼连同其他海洋生物残骸胶结堆叠,逐渐形成珊瑚礁。珊瑚礁“建造”过程缓慢,每年增加3至4厘米。大堡礁绵延数千公里的礁群已有数千年历史,可谓自然奇观。

  海水酸度上升是当前珊瑚生存面临的严峻挑战。珊瑚礁体主要由碳酸钙构成,一旦海水酸度过高,礁体将更易遭腐蚀侵袭、飓风摧毁或海洋生物啮噬。

  统计数据显示,工业革命至今,海水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长近40%,由最初的280ppm增加到385ppm(ppm为浓度计量单位,1ppm为百万分之一)。

  根据先前研究,珊瑚虫及其他海洋生物所能承受的海水二氧化碳浓度极限是400ppm。如果二氧化碳浓度达到500ppm,珊瑚虫将濒临灭绝,全球珊瑚礁将随之消失。

  珊瑚虫对温度同样敏感。珊瑚虫与部分生长在珊瑚礁上的藻类存在共生关系:珊瑚礁为藻类提供栖息地,藻类为珊瑚虫提供食物。当海水温度上升超过正常范围时,珊瑚虫将排斥并“驱逐”生长在珊瑚礁上的部分藻类。这一现象称为“漂白”,因为缺少藻类滋养的珊瑚虫患病甚至死亡后,尸体和骨骼呈白色,如同被漂白过。

  伴随海水酸度和温度持续上升,“漂白”发生频率上升,程度加剧。1991年的一场“漂白”灾难导致印度洋海域90%的珊瑚礁遭到破坏。

  生活方式决定大堡礁未来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珊瑚礁生态系统实验室近海水体酸化研究项目负责人戴维·克兰说,珊瑚礁消失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就算没人生活在附近,珊瑚也会受到影响”。

  澳大利亚东部畜牧业发达,部分区域放牧过度,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雨季来临时,大量表土沉积物与氮磷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随河入海,加剧近海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刺激藻类疯长,导致局部海水升温,氧气减少,有毒物质积聚,珊瑚虫等海洋生物中毒或窒息而死。

  去年年底开始,包括昆士兰州在内,澳大利亚东部遭遇暴雨和洪水猛烈侵袭,伴随洪流入海的表土沉积物进一步增加。一项研究显示,过去150年间,冲入大堡礁海域的表土沉积物增加了5倍。

  近年来,大堡礁海域逐渐成为“海上运煤通道”,运煤船只频繁往来珊瑚礁群,海运事故加剧了水体污染风险。大堡礁海洋公园管理局担忧,一旦过往货船发生漏油等事故,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

  为维持海洋生态平衡,管理局把大堡礁海域划分为渔业区和禁渔区。不过,据海洋生物学家伊丽莎白·马尔丁观察,一些捕鱼船为增加捕捞量,获得更多经济利益,时常守在这条“隐形界限”附近,捕捞从禁渔区进入渔业区的鱼群。

  这一现象折射出人类保护大堡礁和全球其他珊瑚礁群的困境所在。如果维持现有生活方式、过度依赖化石燃料、过分追逐经济利益,一些保护措施出发点固然不错,效果恐怕不尽如人意。

  “除非改变现有生活方式,否则不论眼下如何有效管理大堡礁,都难以改变它的未来,”海洋生物学家马歇尔说,“我们必须做出改变,从现在开始。”(新华网)

(责任编辑:UN608)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