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抛荒,癌症高发……在江西德兴市,江西铜业集团下属的多家矿山企业,多年将工业废水排入乐安河,祸及下游数十万群众。面对群众质疑,排污企业仍依据20年前一次调查结论的标准赔偿,摊到受害群众手上,人均不足一元。
染得地面都是黄的
乐安河是鄱阳湖的重要支流,历史上被德兴、乐平两市百姓称为“母亲河”。然而,随着上市公司江西铜业下属的德兴铜矿等矿山企业不断扩张,下游的乐平市深受污染之害,涉及9个乡镇约42万人。
在紧邻德兴的乐平市名口镇戴村,村民告诉记者,由于乐安河上游多年来污染严重,素有“油料村”之称的戴村已有2800多亩地无法耕种,近20年来全村没有一人通过征兵体检,仅癌症患者就有70多名。
“如果碰到下大雨或者发洪水,上游的污水一下来,稻田就要减产甚至绝收,连河里的鱼都要死光。”戴村71岁农民戴忠太说。
“我们哪里是在喝水,简直就是喝慢性毒药。”戴村村民邓桂莲说,去年9月,她11岁的儿子查出“肾小球性血尿”后,医生第一句话就是“你们那里的水以后绝不能再喝了”。
今年4月,德兴市香屯镇五星村查出数十名儿童血铅超标。村民周花秀说,临村而建的金德铅业公司排出的烟尘里有铅,碰到下雨天,染得地面都是黄的。
人均赔不到一元钱
然而,与污染造成的巨大损失相比,排污企业仅有的赔偿,依据的竟是20年前的一次调查结果,只有区区18万余元。由于赔偿非常低,一些群众怨气较大,表示“很不理解”。
即便这点赔偿金,受害群众大都反映“从未领到”。对此,乐平市环保局副局长蔡庆福解释说:“对于乐平市受污染影响的40多万人来说,18万元赔偿款如果发下去,人均还不到1块钱。”
都是“历史”
惹的祸?
沿岸数十万群众深受乐安河污染之苦,但当地矿山企业和环保部门却异口同声,将主要责任推到“历史”头上。理由是:德兴早在唐宋年间就有采铜历史,污染主要是由于历代废弃的采矿区产生的,现代企业不应代历史受过。
然而在记者追问下,当地环保部门和矿企有关负责人却又说法不一,一些表述自相矛盾,由此暴露出的监管漏洞不容忽视。
一些沿河群众通过记者呼吁,“利税大户”不应成为企业污染的挡箭牌,“把污染责任推给‘历史’的人,难道想让‘历史’出面解决问题吗?”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