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芜湖最大的医院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简称芜湖二院)的门诊大楼中,巨大的红色横幅悬在大厅两侧的墙壁上,宣示着芜湖的公立医院自10月1日起,实行了药品销售零加成。大厅中的显示屏上,不停滚动播放着两列完全相同的药品价格,以显示医院药品的进价和销售价完全一致,医院不再像从前一样,按一定比例收取药品加成。
芜湖的医改主政者将药品销售的零加成作为“医药分开”的重心,将之列为“2011年必须完成的任务”。根据芜湖市药品医用耗材管理中心(以下称药管中心)的官方资料,"从2011年10月1日零点起,芜湖市及市辖4县16所公立医院的药品实行零加成销售",自此"芜湖市成为目前全国唯一的一座在公立医院全面实行药品零加成销售的城市"。
此次实行药品零加成之前,芜湖的药品加成率在2008年已下调至10%,低于通常的15%。根据芜湖市卫生局局长韩粛和药管中心主任冯英的观点,“医药分开”的关键在于切断药品销售和医生处方行为之间的利益联系,而不在于将药品销售和医院“物理上隔开”。此前,芜湖改变了实行三年多的药剂科和医院分离的模式,将原划归市药管中心管辖的各医院药剂科转回医院,接受药管中心和医院的双重领导。
但事实上,芜湖的药品零加成只是取消了医院原来的固定比例药品加成,再从流通环节中,挤出一部分利润补偿给医院,其运作模式与上海的“闵行模式”相类似,将以前的“暗补”(对医生和药剂人员的商业贿赂)变成了政府(药管中心)掌管的“明补”。只是压缩了某些环节的利润空间,改变了分配方式,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药分开”。
芜湖将市、区、县的公立医院划分为三家医疗集团,每一医疗集团的用药作为一个包,以邀请招标的方式,为每一个包招取一家配送商。例如,以芜湖二院为核心的第二医疗集团的中标配送商是九州通,而国药控股和上海医药分别中标另外两个包。这三家药品配送企业的规模在全国也居前列,但之前在芜湖并无基础,都是通过并购当地企业,完成其布局。
芜湖的制度设计是,大型的配送商中标后,通过与当地的各个医药代理交涉,要求对方让利20%,也就是要医药代理商在药品中标价的基础上再降价20个百分点,药管中心只付给配送商药品中标价的(即医院销售价)80%,另外的20%由药管中心扣除运营等费用后,通过考核等方式补偿给医院。
冯英认为,包中的药品可分为“骨头”和“肉”两类:医药代理在当地市场具有垄断地位的原研药和价格已经较低,利润空间有限的普药属于骨头,配送商很难从代理商手里获得20%让利;而这两者之外的“临床促销品种”,让利空间大,可以获得30%以上的让利。两者可以将整体的折扣拉平至20%。她还介绍,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让利范围是10~20%,但中标配送企业都是取了20%的高标准来应标。
根据,芜湖二院院长何思忠的分析,在药品从生产商至临床使用的诸环节中,医药代表的利润和医生的“灰色收入”弹性最大,其他环节利润率低且弹性小。零加成之后,药价的20%也主要由这两个环节挤出,因而,阻力也就主要来自这两个群体。
医生在医院的管辖范围内,尚可处置;而医药代理,尤其是在当地对某些药品具有垄断代理权的代理商,则开始有意识地冲击这一制度。国药控股芜湖有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保证药品的供应十分困难。一些医药代理和医院人员互通声气,宁可要承受“几个月的损失”,也不肯按照让利20%的条件供应药品,以迫使此项制度改弦更张。
何思忠证实了这一情况,他介绍说,芜湖二院的常用药品有900多种,其中有40~50种出现了配送困难,“大部分是原研药”。但他表示医院的正常用药未受影响,因为配送商可以按“市场价格”获取药品。配送商对医药代理环节挤出的利润力有不逮,只能自己承担这20%的让利,而行业利润率只有5~6%,于是就发生了亏损。在芜湖中标的3家配送商中,九州通和上海医药都处于亏损状态,国药控股也只是勉强维持平衡而已。其主要原因就在于20%的让利被医药代理反推到配送商身上。
各利益相关方的博弈“暗战”的结局正在浮现。按照芜湖市与配送企业的协议,回款周期为2个月,第一回合似乎已见分晓:中标配送商陷于亏损,苦苦支撑,只能寄希望于未来进一步的政策调整。(田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