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媒体推荐

韩国战争片是如何炼成的

2011年12月09日11:46
来源:《中国周刊》杂志 作者:杨洋

       在韩国电影审查制度取消前,政府曾经宁肯让年轻人去观看色情电影,也不愿意让导演去描述战争中的人性。

  中国周刊记者 杨洋 北京报道

 

《高地战》海报  资料图片

 

《太极旗飘扬》海报 资料图片

  韩国的战争片第一次与中国这么接近。在2011年年底上映的《我的征途》中,韩国人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特邀中国女影星范冰冰的加盟。

  网络上,韩国的战争片在中国有广大的粉丝,这一次,人们可以通过大银幕看到大明星张东健的表演吗?韩国战争片,又是怎样在电影审查制度取消后,迅速摆脱意识形态的羁绊,拍摄出一系列票房、口碑都极佳的电影?

  网络风行的韩国战争片

  “前不久,国内一家实力雄厚的发行公司向我打听,怎么看待韩国战争电影《我的征途》。我劝他们小心谨慎一些。一定要先看片,确定电影里没有意识形态问题。否则,买了进来,审查也通不过。除非要求韩方剪一个中国电影审查能够通过的版本。”说这话的人是周健蔚,笔名小韩,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她是《韩国电影史:从开化期到开花期》的译者,每年,小韩都奔忙在韩国釜山电影节以及中韩之间的电影文化交流活动中。

  《我的征途》是一部二战题材电影,韩国影星张东健和日本影星小田切让主演,在这部电影中,一个朝鲜军人和一个日本军人从敌人变成朋友。和这部电影有一点相似的是姜文的《鬼子来了》,这部电影禁止在中国上映。

  《我的征途》是姜帝圭导演继前作《太极旗飘扬》之后的又一部战争片。除了大制作的战争场景,姜帝圭就“战争与人性”的命题继续发力。《我的征途》结尾,俊植奋力奔跑,而达夫的画外音响起:“我们已经走出了那么远。从这里跑回京城(首尔)要一直跑多久呢?”

  21世纪初的几年,在韩国有一种说法,最卖座的十部影片中,起码有五部是战争片。

  1999年,姜帝圭导演的谍战电影《生死谍变》开始了韩国大片的时代。影片仅放映21天,便超过以往所有影片的票房纪录,最终在全国达到620万的观影人次。故事中,北朝鲜女间谍混入南韩,多次暗杀韩国政要,却在接近韩国安全保卫部门的特工时产生了真正的爱情。为了爱情,女间谍放弃了刺杀任务,也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南北朝鲜战争是韩国战争片的主要故事来源。这部电影表面上是表现男女的爱情,实际上是用爱情隐喻了南北朝鲜的民族情感。” 身在中国的韩国电影学者都性希说。

  2000年,朴赞郁执导的战争片《共同警备区JSA》,则直接用朋友情表现南北关系。在北纬38度的板门店附近,是韩朝双方的共同警备区,分别由双方士兵驻守。方圆几公里内,是世界上最密集的地雷区。韩国一位士兵无意中踩到地雷,却在北朝鲜士兵的帮助下得以脱险。于是,每天深夜,成了两国士兵聊天喝酒的时间。而最终,国家的敌对绞碎了他们的生命和友情。《共同警备区JSA》成为2000年韩国的票房冠军,也是第一部在朝鲜放映的韩国电影。

  2003年,电影《实尾岛》达到观影1000万人次。都性希都没想到这部影片会达到如此大的观影热潮。都性希当时在《实尾岛》导演康佑硕成立的电影公司做制片人。在她看来,《实尾岛》能够成功,是导演康佑硕的努力。“《实尾岛》的剧本已经写出来20多年了。因为电影审查的原因迟迟没有拍摄。后来,大家也看不准这部电影能不能挣钱。如果导演不是这家电影公司的老板,这部片子是绝对拍不成的。”

  《实尾岛》的题材相当敏感,影片开头字幕注明着纯属虚构,然而历史上却确有其事。1968年4月,韩国军方在无人荒岛“实尾岛”建立秘密基地,暗中招募死囚成立“684部队”,接受魔鬼训练,打算派遣他们去朝鲜实施刺杀。孰料,1970年代初,韩朝关系解冻,这群被洗脑了的死囚成为大麻烦,韩国军队计划让他们彻底消失。走投无路之下,死囚们杀出重围,欲前往青瓦台讨回公道,却在首尔外围被韩国军队重重包围。他们最终在一辆公车上引爆自尽。

  “《实尾岛》和冯小刚的《集结号》在故事上有相似的地方,都是说组织不可靠。”都性希在北京电影学院攻读过电影硕士学位,对中国的战争片也有所了解。“冯小刚的战争电影是个例外。中国的战争片大部分都是主旋律,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表现敌方的不好。很少对战争本身进行反思。我看过一些台湾五六十年代的战争片,和中国内地的战争片内容基本一样。只要把敌我双方对换一下名称就行了。”

  2004年,乘着韩国战争片赚取高票房的东风,姜帝圭又一部战争大片《太极旗飘扬》上映。观影数量达到1175万人次。在这部电影里,南北双方的关系,直接用亲兄弟的同胞之情指代。韩朝战争时期,镇泰、镇熙两兄弟稀里糊涂地上了军车被强征入伍奔赴前线。张东健饰演的哥哥镇泰为了保住元彬饰演的弟弟镇熙的性命,在战场上进行血腥杀戮。当时的韩国军方规定,获得国家勋章的战士可以让自己的同胞兄弟回家。战争中,镇泰被朝鲜军所俘,以为自己弟弟死亡的镇泰,参加了朝鲜的军队并开始报复性的杀戮韩国士兵。最终,他发现弟弟尚在人间,而自己已经成了沾满了同胞鲜血的战争机器。

  这部电影曾通过网络和盗版DVD,在中国引发观影狂潮,但未能通过中国电影审查。

  事实上,韩剧虽然在中国的电视屏幕上受到广泛追捧,可直到目前,从来没有一部韩国战争电影在中国的电影院内被播映。

  “我们知道,韩国战争片在中国的网络上非常受欢迎。尽管还从来没有一部韩国战争片能够引进到中国,但是我们看到,这里边其实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金妼贞说。她是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中国代表处的首席代表。

  在她看来,韩国战争片能够取得较高的票房和影响与高投入、大制作是分不开的。“八九十年代,韩国人看的都是美国好莱坞的战争大片。实际上,我们的奶奶、爷爷辈也经历了动荡的战争年代,我们韩国自己也有故事资源。随着电影审查制度的放开,韩国也能拍出像好莱坞一样的战争片。”

  2011年,韩国战争片《高地战》将参加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角逐。故事讲述在南北停战协议生效前的12小时,渴望停战的韩朝双方士兵却不得不为了最后期限争夺高地,进行无谓的牺牲。

  “真正优秀的战争片,表现的是人,人性。”都性希说。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