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秘鲁亚马孙热带雨林原住民被曝频遭碳欺诈(图)

2011年12月11日04:42
来源:新京报
12月4日,亚马孙热带雨林,树木被非法砍伐。
12月4日,亚马孙热带雨林,树木被非法砍伐。
秘鲁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碳牛仔”非法侵占。
秘鲁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碳牛仔”非法侵占。
“碳牛仔”尼尔森(左)和秘鲁原住民合影。
“碳牛仔”尼尔森(左)和秘鲁原住民合影。
 
11月24日,秘鲁卡哈马卡,农民参加罢工抗议铜矿采矿计划破坏当地水资源和环境。
11月24日,秘鲁卡哈马卡,农民参加罢工抗议铜矿采矿计划破坏当地水资源和环境。

  在全球气候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拥有森林就等同拥有黄金。但在碳资源异常丰富的亚马孙地区,这一定律却未能实现。

  11月30日,联合国德班气候大会上,来自南美国家秘鲁的三个非政府组织向大会联合提交了一份报告,报告指出,生活在秘鲁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原住民正遭受披着环保外衣的不法分子的掠夺。这些碳牛仔通过行贿、欺骗等手段同当地原住民签署不平等合同,骗取大量热带雨林及碳交易权。

  重金行贿部落长老

  尼尔森给了部落长老一大笔金钱,用这种贿赂手段,骗取了部落长老签署协议。

  澳大利亚房产开发商大卫·约翰·尼尔森有些秃顶,长相颇为严肃。他不苟言笑,给人的感觉就如同精明的商人和严谨学者的混合体一般,再加上他善于表达的语言技巧,很容易让人相信他是一个正派的人。

  尼尔森的碳交易目的地是马特塞斯,是一个从伊基托斯往东要乘船6天才能到达的部落地区。当地原住民被称为“猫人”,他们习惯用一种植物的细长纤维穿过鼻子,从远处看就像人脸上长满了猫的胡须一般。那里信息相对闭塞,“猫人”们至今还使用弓箭打猎为生。

  尼尔森倒不关注这个,他感兴趣的是,“猫人”们拥有大量的原始热带雨林的资源。马特塞斯的封闭特性成了尼尔森的不二选择。“他们没有电话,没有电力设备,当然更没有律师能帮翻译文件。”秘鲁丛林跨种族发展协会发言人埃德森·罗萨莱斯说,“这是他(尼尔森)很容易找到的目标。”

  2010年初,尼尔森为马特塞斯之行做了充分准备。他在伊基托斯寻找到了一位名詹姆斯·帕托内的环保主义者做向导,每天付200美元,两人乘船来到马特塞斯。起初,马特塞斯的部落长老们对这位从澳大利亚不远万里到来的富人不太感兴趣。后来,尼尔森播放了一段他事先准备好的PPT,介绍他的计划,解释碳交易的可行性,这令“猫人”们大开眼界,开始对他有了敬畏之心,此后的交流就变得顺畅起来。

  4月15日,在一次和部落长老们的会议上,尼尔森不失时机地保证,他会让长老们和自己一样富裕,于是协议顺利达成。协议规定,马特塞斯部落将当地42万公顷的热带雨林划归尼尔森的“碳可持续资源有限公司”名下,尼尔森则发誓为当地原住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方式,并提供更多资金来让部落长老们先富起来。

  当地媒体曾报道,尼尔森给了部落长老一大笔金钱,用这种贿赂手段,骗取了部落长老签署协议。代表马特塞斯部落和尼尔森接触的丹尼尔·胡阿玛恩透露,尼尔森拉拢当地原住民的手段就是花言巧语,他说从中获得的好处可以“五五分成”。如果部落长老们允许他代表该部落进行碳交易,他们就能赚数十亿美元。这些说辞对没什么文化的部落长老非常具有吸引力。

  保密合同陷阱多

  尼尔森的这家“碳可持续资源有限公司”的注册地在中国香港,但根本没有实体办公地点,只有一个网址,至今公司的网站主页上还写着提示:“网站正在建设中”。

  尼尔森的目的可不是守着这片热带雨林生活,而是要拿它们作为资本,赚取比给部落长老多得多的金钱。这一点从合同里的一则条款就能看出端倪。合同规定,合同内容必须保密,一旦部落长老将其展示给其他人看,就被视为“重大违约”,要承担赔偿责任。

  秘鲁丛林跨种族发展协会发言人埃德森·罗萨莱斯认为,正常的、并不排他的交易,其实谈不上保密,保密条款只能说明尼尔森十分心虚,不敢让外界知道自己的真实目的。

  另一个证据是,尼尔森的合同是用英文写成的,不是当地原住民根本不懂英语,只会说一点西班牙语。对此,尼尔森狡辩说,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只承认英语和英国法律条文以及碳计划内容。

  秘鲁丛林跨种族发展协会得知此事后,联合当地多家非政府组织,集体要求政府将尼尔森驱逐出境。但秘鲁政府称,按照目前的法律,政府不能介入部落长老签署的合同中来,但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秘鲁政府开始大规模地对偏远地区的部落长老进行“法制教育”。

  媒体和非政府组织替政府扮演了监督角色,他们首先发现尼尔森公司的秘密。尼尔森的这家“碳可持续资源有限公司”的注册地在中国香港,但根本没有实体办公地点,只有一个网址,至今公司的网站主页上还写着提示:“网站正在建设中”。

  社会组织对“碳可持续资源有限公司”进行调查后,又对尼尔森的历史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尼尔森不仅没有任何碳交易成功的经验,更没有保护热带雨林的经验。秘鲁丛林跨种族发展协会数月探究发现,尼尔森其实还有着相当长的诈骗记录,他在澳大利亚、斐济、瑙鲁、马来西亚、菲律宾、中国香港都进行过诈骗活动。

  不为黄金橡胶只为碳

  尼尔森曾信誓旦旦地说,“这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类学上的项目,部落地区的原住民将进入现代社会。”

  在社会活动家伯德汉姆眼中,尼尔森就是一个“碳牛仔”。

  在秘鲁,“碳牛仔”并不少见。伯德汉姆说,在秘鲁东部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有座建立在丛林里的城市伊基托斯。这里最初是那些被古老王国藏金的神秘传说吸引来的探险家的聚集之所,19世纪汽车大潮出现后,成千上万的西班牙人乘坐大船,从亚马孙河漂流而上,来到这里采集橡胶,制造轮胎进行销售,集市贸易开始火爆。

  如今,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悄然登陆丛林。

  尼尔森不远万里来到秘鲁,不为黄金,也不为橡胶而来,他看中的是伊基托斯以东数百万公顷亚马孙雨林里的二氧化碳。尼尔森自诩为南美大陆未来产业的先驱者,他打算用海外的碳交易来抵消澳大利亚和其他发达国家重污染行业创造的碳排放量。

  根据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碳交易计划,用于平衡澳大利亚最大的500家温室气体排放企业的碳交易,有一半来自海外。尼尔森从中看到了商机,他希望和这片雨林的传统所有者原住民取得联系,并签署合同,这片雨林就成了潜在的“碳交易池”。之后,尼尔森希望利用雨林创造出来的碳交易额度向海外公司高价出售。

  尼尔森曾信誓旦旦地对媒体称,“这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类学上的项目,部落地区的原住民将进入现代社会。我会树立一个好的模式……按照合同规定,可以贷款让他们(原住民)上大学。”

  秘鲁丛林跨种族发展协会发言人埃德森·罗萨莱斯说,用签署协议来蒙蔽原住民的做法并不新鲜,尼尔森的案例之所以引人注意,是因为这是秘鲁遭遇的第一例打着支持改善气候变化的名义实施的诈骗活动。

  案发仅是冰山一角

  在碳交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秘鲁亚马孙热带雨林已经沦为一个新的全球“碳欺诈”中心。

  外界担心,不知道尼尔森还和多少亚马孙雨林地带的部落有类似交易,他们认为,此案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伯德汉姆对记者表示,当他了解“碳牛仔”事件时,还只有尼尔森一个例子,如今有更多的例子出现。“第二个碳交易商正试图和亚马孙北部地区的部落接近;第三个碳交易商是开发天然气田的,他们正在南部地区的马德雷德迪奥斯省活动。”

  “这一切,源自碳交易的实施。”秘鲁丛林跨种族发展协会负责人阿尔伯托·皮赞戈·乔塔11月30日在德班会议室外忿忿地说,在碳交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秘鲁亚马孙热带雨林已经沦为一个新的全球“碳欺诈”中心。

  乔塔强调,秘鲁大约700万公顷的雨林周边地区,有超过35个大型项目正在运作,这些项目都试图从当地原住民那里获得森林所有权,以此攫取碳交易额度,来补充企业扩大再生产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需求。

  其实,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森林的碳交易行为,因为相比于一些所谓低碳工业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新的二氧化碳,森林碳交易可以实实在在地吸碳和减排。但在乔塔眼中,最近一段时间,秘鲁亚马孙雨林地区的碳交易开始“变味儿”,出现了诸多非政府组织和投资者的身影,他们不把关心当地人生活和保护环境放在第一位,“唯一目的就是到当地原住民地区寻求碳交易。”乔塔认为,很多来到热带雨林谋求碳交易的人并不是光明正大地行事,而是使用一种欺诈的手段进行碳交易,这些人在进行“碳交易的海盗行径”,或者“碳欺诈”。

  伯德汉姆说,一些“碳欺诈”的手段充满诱惑,伤及到了原住民的根本。“碳交易寻觅者们将亚马孙雨林当作目标,认为可以钻当地法律不完善的空子,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在他看来,这些碳交易寻觅者不隶属于任何企业,他们类似中介机构,或者可以称之为掮客,从当地原住民那里“骗得”碳交易权,之后转手卖给那些需要这些碳交易的西方大型企业,以便从中牟利。“可以叫它们‘碳牛仔’。”伯德汉姆说,这群人就像西部牛仔一样,在碳交易市场里横冲直撞,无视法律。

  碳欺诈频现无法律制约

  克里斯就举例说,尼尔森的做法虽然不专业,也没什么经验,但这并不违法,因为没有法律规范这种行为。

  目前,几乎所有的森林碳交易都是由联合国REDD项目下进行。该项目全称为“减少发展中国家毁林及森林退化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协议,联合国希望建立通过森林保护和造林让富国补偿穷国的制度。

  秘鲁丛林跨种族发展协会认为,很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准备好进行REDD的交易活动,仓促交易反而会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该协会发言人罗萨莱斯还拿如今的碳交易与殖民时代的橡胶交易做类比。他指出,当年亚马孙雨林地带的原住民被迫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为殖民者生产橡胶,当年与现在没什么不同。“和石油、橡胶相比,环境治理和碳交易只是换了个称呼,但它们全都给原住民的生活带来了影响。”

  克里斯·朗恩正在运营着一家监督REDD碳交易的网站,虽然碳交易活动中的欺诈和违规行为十分常见,但克里斯表示,“国际社会还没有对类似的碳交易进行监管的条文。”实际上,早在2007年,国际上就出现了警示音,指出碳交易成为一项产业后,可能会被一些不法分子当成赚钱的工具。

  英国政府为了防止类似情况,特意设立一个易于识别的质量标志,以证明某些企业确实获得了碳交易补偿,并没有实施违法行为。但这种监督从国际范围来讲,还不具有普遍性和约束力。克里斯就举例说,尼尔森的做法虽然不专业,也没什么经验,但这并不违法,因为没有法律规范这种行为。

  虽然尼尔森的行为令人不齿,但是按照目前秘鲁的法律,尼尔森的唯一责任仅仅是骗取了马特塞斯部落长老会议里三分之二多数的支持,并且用贿赂和欺诈的手段诱使他们同意签署了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该文件获得了42万公顷森林的所有权以及碳交易权利。

  一些按照REDD规则办事的企业对尼尔森的做法十分不屑,同为澳大利亚的企业“碳保护”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多尔基就认为,“碳牛仔”的行为损害了整个行业。“从事碳交易要以信誉为本,我们可不愿意看到品牌被牛仔们损害。” (张乐)

  名词解释

  碳交易

  二氧化碳当商品买卖

  秘鲁丛林跨种族发展协会负责人乔塔提到的碳交易,对一般民众来说并不是一个特别熟悉的词汇,但对很多国际企业来说,碳交易却能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1992年5月9日,国际社会经过数十轮的唇枪舌战和讨价还价,终于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是如今国际社会进行二氧化碳减排的指导性文件。两年后,联合国又在日本的京都通过了《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为各国减排二氧化碳的实施情况,提出了一个市场化检验的措施,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形成了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

  在很多专家看来,碳交易的实质是能源到金钱的转化。具体而言,发达国家的企业由于在生产中大量消耗能源,因而减排二氧化碳的成本高,难度大;但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一般能源消耗少,减排成本低。这种不同国家因为能源使用率问题形成的“减排差”,就直接引起了碳交易的需求不平衡发达国家需要大量碳交易,发展中国家相对需求比较少,因而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国际碳交易市场由此产生。不少发达国家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和生产,只能到减排额度剩余比较多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碳交易。

(责任编辑:UN60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