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六旬老人照顾瘫痪知青姐姐20年 插队时曾睡一屋

2011年12月12日02:08
天气好了,王洁光推着杨捷出来晒太阳。刘园 摄
天气好了,王洁光推着杨捷出来晒太阳。刘园 摄

  来源:长沙晚报

  当年睡一间房吃一锅饭

  现在我照顾你不离不弃(主)

  长沙一市民无怨照顾高位截瘫的知青姐姐20年

  记者 周斌

  前日下午,雨花区养老院会议室挤满了100多名白发苍苍的老人,这些来自全省各地的老人是为住在养老院的杨捷祝寿的,当天是杨捷63岁生日。这群老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下放知青。庆祝会上,杨捷哽咽着叙说着同是知青的王洁光20多年来照顾自己的故事,让大家感动不已。

  姐姐其实只是“插友”

  12月7日长沙街头气温骤降,住在四方坪的王洁光一早起来,便和老伴转乘几趟公交车后来到汽车南站附近的雨花区养老院看望姐姐,并带来了防寒手套等衣物。“我猜到你今天准会来看姐姐的。”养老院门卫边开门边对王洁光说。其实,门卫一直不知道的是,王洁光来看望的“姐姐”并不是自己的亲姐姐,而是当年在益阳千山红农场插队的同室知青杨捷。

  “我们睡一间房,吃一锅饭,一起劳动,就像真正的一家人。”回忆起1968年12月开始在沅江千山红农场四分场七队当知青的岁月,杨捷依然很动情。当年20岁的杨捷毕业于长沙机电学校,而18岁的王洁光从长沙农业学校毕业,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被下放到农场,并被安排住在同一间房子里,一起度过了几年艰辛却是快活的日子。那时候大家只有过年才回趟长沙,其他时间天天在一起,“完全就是亲姐妹一样。”王洁光回忆说。

  遭不幸妹鼎力相助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王洁光和杨捷相继落实政策回到长沙,两人的关系更加亲密。“每个星期至少要上她家去一两趟,否则心里就有些不踏实似的。”杨捷笑着回忆,虽然王洁光后来结婚、生孩子,这些都没影响两姐妹的感情,反倒由于王洁光的爱人也是当年千山红农场回长沙的知青,关系反而更加深了一层。杨捷父母不在长沙,自己一直独身,“去王洁光家就像回娘家的感觉”。

  然而,谁也想不到的是,1991年3月15日发生的一场意外事故,彻底改变了杨捷的命运。当天杨捷在加班时从楼梯上摔下来,将腰部中枢神经摔坏。

  为治好杨捷的伤,王洁光和老伴四处求医问药,可最终还是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杨捷高位截瘫,胸部以下没有了知觉。接下来的问题更具体:杨捷所在企业破产倒闭,她没有住房、没有收入、没有可以自由活动的身体……杨捷这时想到了自杀。

  “她像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我的起居,并开导我,才让我重新活了下来。”杨捷回忆,为帮自己找到一个理想安置地,王洁光帮她多方联系,终于找到条件相对较理想的雨花区养老院;为解决费用开支问题,王洁光代表找到杨捷当年的一班老同学,然后再四处托人,终于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

  联系“插友”办生日会

  受伤致残到现在,整整过去了20年,王洁光每周都要到养老院看望杨捷,家里有好吃的一定送一份过去,换季衣裳之类就更不用说了。

  为了让杨捷感受社会的温暖,在杨捷生日来临之际,王洁光联系了一批杨捷的老同学和当年的“插友”,前日为她举办了养老院历年来最隆重的一次生日晚会,让杨捷激动得数次哽咽。 “只要能走得动,我就会尽力照顾好她的。”王洁光的语言简单而朴实。

(责任编辑:UN10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