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盲虾 |
右图:怪鱼 (中国大洋22航次第五航段调查队拍摄) |
11日上午,“大洋一号”完成我国第22航次科学考察任务,停靠青岛奥帆中心码头。 本报记者 孟艳 摄 |
本报青岛11月11日讯 11日上午,大洋科考主力船舶“大洋一号”完成我国最大规模环球大洋科考返回青岛。此次科考航程64162海里,历时369天,发现16个海底热液区,首次在南大西洋捕获了疑似新物种深海鱼和大量盲虾等热液生物。
在这次科考中新发现了16处海底热液区,南大西洋5个,东太平洋11个,其中在南大西洋发现的南纬26度热液区是目前南大西洋洋中脊发现的最南端热液区。迄今为止我国已在三大洋发现了33个海底热液区,占世界三大洋30多年来已发现热液区的十分之一强。
“大洋一号”首次在南大西洋捕获了疑似新物种深海鱼和大量盲虾等热液生物,对热液区生态学研究意义重大。
“大洋一号”此次执行我国大洋第22航次环球科考任务,2010年12月8日于广州起航,经历9个航段,调查区域涉及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三大洋,实现了多项重大突破。
一“抓斗”抓住两百只盲虾
还抓住一条鱼,疑似新物种,无鳞有刚毛
生活在100℃至300℃海底热液区的生物什么样子?11日,“大洋一号”科考船完成第22次科考任务返回青岛,船上的海底生物标本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盲虾因为生活在海底,常年不见阳光,所以眼睛逐渐退化。”大洋一号”科考船政委张宝明说,在南大西洋一处海底热液区有大量盲虾,它们像从蜂窝里飞出的蜜蜂一样,电视抓斗一出手就抓了200多只。电视抓斗是一种深海新型取样仪器,带有摄像头,操作员想抓什么,就可以借助它来抓住什么。记者看到,盲虾类似市民常见的“虾虎”,头部膨大,体形扁平,背壳较硬,爪子和须较多。
除盲虾外,科考人员还捕获了海蟹、海葵、管状蠕虫等热液生物,是历次科考活动中获取极端环境生物样品种类、数量最多的,他们还抓捕了一条疑似新物种的大鱼。这条热液鱼头大,体形呈蝌蚪状,体长约60厘米,重约1斤,鱼眼凸起,呈灰色,体表无鳞,但有坚硬刚毛,应该是人类所未知的新物种,这也为深海大型生物研究提供了珍贵研究资料。
航程相当于绕地球三圈
在我国科考史上航程最长、历时最长
“大洋一号”第22航次自2010年12月8日于广州启航,历时369天,经历了9个航段,航程64162海里,换算成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公里数为1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三圈,这是我国航程最长、历时最长、科考范围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大洋环球科考,并取得诸多历史性突破和科技成果。
据“大洋一号”科考船政委张宝明介绍,由于空间跨度大,船员两到三天调整一次时间,时差调整对船上人员是很大的挑战,因为有时候一天是25个小时或者26小时,只能按照实际时间来安排工作。
“大洋一号”在航行期间分别停靠过南非的开普敦、巴西的萨尔瓦多、巴拿马,还有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总体的路线是通过我国的南海进入到印度洋,然后再进入到南大西洋,经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到东太平洋才返回青岛。
科考队员超四成是“80后”
年龄最小的22岁
科考队员洪丽莎今年25岁,是标准的“80后”,现在还是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一名在读研究生,她共参加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八、第九航段等5个航段的科考工作,在船上呆了220多天,主要负责海洋生物的采样工作。
洪丽莎告诉记者,科考人员采集的海水是不能直接带回国的,而是通过特定的设备仪器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带回国内进行分析。
本航次先后共有来自全国32家科研单位和院校的218位科考队员参加了海上调查任务,这其中既有在读的大学生,也有为大洋事业奋斗了几十年的“老大洋”。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61岁。“80后”科考队员91人,占全体科考队员的42%,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科考队员79人,50年代的科考队员4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