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捞货”成文物黑市新宠 本市勘察疑似沉船区
日前,国家文物局就《水下考古工作规程》向各地文物部门征求意见。规程明确了原址保护是进行水下遗址保护的首选方式。当水下遗址面临被破坏的危险而无法实行原址保护时,可选择水下考古发掘的方式进行保护。记者从本市文物部门了解到,到目前为止,根据渔民提供的出水文物线索,共找到了9处“疑似沉船区”。目前还不能确定已标记的点位附近水域是否真的有文化遗存沉积在水底,只能说是有可能存在,确切的信息要等具体勘察过后再说。
渤海水域不乏文物存在
天津人文历史可上溯至旧石器时代。距今三千年前,天津已成为转运“岛夷皮服”的必经之地。近代以来,天津大沽口海域既是中国军民抵抗外来侵略的重要地段,又是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主要港口。上世纪90年代,曾有天津渔民反映,在渤海中打捞出古代器皿,说明渤海水域不乏文物存在。
盗捞水下文物活动猖獗
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介绍,水下文化遗产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近年来,盗捞水下文物违法犯罪活动猖獗,“海捞货”成了非法文物市场的新宠。不仅破坏了文物遗址,也严重危害了海床生态环境。另外,在海域使用与建设工程中,一些单位非法围填、滥采海砂等行为,也严重威胁到水下文化遗产安全。
尽量选择原址保护
据介绍,今后,本市将加强水下文化遗产联合执法,要进一步摸清、探明和掌握水下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和基本特点,定期开展针对水下文化遗产的执法巡查和日常检查,加大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和惩治力度,明确工作海域、执法巡查方式和周期。
今年本市水下考古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从明年开始,本市还将继续对渤海海域内的“疑似”点位进行进一步勘察。但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水下文化遗址,也将尽量选择原址保护的方式。(记者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