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吉贞老人休整路边的排水沟渠,这条路包含着老人24年的心血 |
|
黄吉贞 |
他是现代的“愚公”;他用汗水换来乡间小道的平坦;他修路、捐款感动乡亲
“8把锈迹斑斑的铁四牙、6把尘土封存的锄头、12把长钩刀,24年的坚持不懈,数条乡间小道的平坦……”这些在讲述的,是一位老人的故事。他默默无闻地用24年的汗水,把一条羊肠小道“改头换面”变成了长一公里,宽三、四米的平坦道路。
这位老人,是临高县林城镇宫花村92岁的黄吉贞。
听父亲话
六旬老人开始义务修路生涯
谈起义务修路的初衷,黄吉贞老人不由心生感慨。他还清晰地记得,他25岁的某天,父亲跟他讲的一个故事:临高县新盈镇某个村庄,有一老人不但21年义务为村里修村路,而且还为村里种3株大榕树,给后人乘凉,七里八外,邻村近寨的人代代相传这一故事。
“等我到老时,我要向这一故事里的主人翁学习。”父亲当年的一番话在年轻的黄吉贞心里种下了种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68岁那年,黄老终于圆了这一个梦。那年,黄老看到,他所在的宫花村南边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向村里数百亩田地和拜溪村,但路况差又狭窄。每当遇到刮风下大雨时,路面坑坑洼洼,一辆牛车通过都很难。尤其每逢冬季瓜菜上市,两个村庄生产的瓜果菜很难拉出去卖,有的还烂在地里,菜农有种无收。
“我为何不把这条路修好呢?”就这样,抱着“我得为群众服务”的想法,黄老从1987年就开始了义务修路生涯。可谁也没想到,简单淳朴的老人将这一举动坚持了24年。
坚持24年
“傻干爷”让村民走上了平坦路
12月10日,南国都市报记者在宫花村看到,从博雅村头到宫花村小学的这一段近一公里长的乡村道路,在黄老常年不懈地养护下,三、四米宽的路面被修得平平整整,路边的杂草被砍的干干净净。而就是这条路,在黄老整修前,一辆摩托车通过都很困难,而如今变成了一条可以并排通行两辆小轿车的平坦道路。周边的村民走在平坦畅通的村路上,都在感谢黄吉贞老人的善举。
“要没有他,村里人就没有平路可走了!”村民黄启杏说,起初黄吉贞老人先将路边的茂密的荆棘和灌木丛砍掉,把路上坑坑洼洼处用土填平,后来老人再日复一日地把路面拓宽整平。不仅如此,通往村学校和祠堂的平整路上,也铺满了平整的石头。这些路都是黄老一个石头一个石头地垒,一个石头一个石头地砌成的。
但在黄吉贞老人开始修路的那段日子里并不被人理解。当年,一些村民们说三道四,还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傻干爷”。有的村民甚至认为,黄吉贞要不是收了钱才修的,要不就是人老了脑坏了,吃多了撑的。
“积德之人桥上过,造恶之人水上漂。”黄吉贞自豪地说,他并没有理会村里村外的风言风语,在老伴和子女的理解和支持下,他信奉“修路为群众服务”的朴实想法,一直默默地坚持着。就这样,当年的花甲老人坚持了24年。现在,只要身体允许,每天修路已成为黄老一项日常工作了。“就当锻炼身体,做好事了!”站在自己修好的路上,黄老咧着嘴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