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长江源最新科考报告公布 整体生态恶化相对较轻

2011年12月12日21: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武汉12月12日电(徐金波 胡早萍)长江水利委员会12日公布的最新长江源区科考报告显示,虽然源区整体生态环境正面临着冻土及冻土环境退化、植被退化、冻融侵蚀和土地荒漠化等威胁,但过去30多年来生态环境恶化发展相对较轻。

  据长江水利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徐德毅介绍,2010年10月,长江委继1976年和1978年两次长江源考察后,组织开展了第三次长江源综合考察。经过一年的内业资料整理和分析研究,目前提出了长江源综合考察技术成果。

  相对于前两次科考确定长江源头和干流长度,本次江源考察是在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进行的,重点放在长江源区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此开展了水文测验、气象观测、水质取样、水生态调查、水土保持调查、地质和冰川考察等九个方面的工作。

  徐德毅说,经过一年的业内资料整理和分析研究,本次科考取得诸多成果。一是通过现场查勘、观测和采集,收获了大量珍贵的数据、资料、样品和标本。

  二是研究了长江源区的气温、降雨、蒸发等气象要素的长系列的变化规律。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近50年来长江源区降水、蒸发及日照变化不明显;长江源区年平均气温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缓慢上升,近10年来气温上升较快,近10年(2000~2009年)平均气温比上世纪60年代增加了1.42℃。

  三是研究了长江源区主要水文代表站的水资源量及其演变趋势。根据长系列的水文资料分析,总体来说,水资源量无显著变化趋势,但源头区的有些站点近10年来水资源量增加较为明显,如沱沱河水文站近10年的均值较长系列的均值偏大47.6%;主要水文站的来沙量无趋势性变化。

  四是根据长江源区各种地质遗迹记录的第四纪以来气候频繁冷暖变化情况,初步分析认为,目前全球气候处于末次冰期后的暖期,高原隆起的构造作用与全球气候变化是造成长江源区环境变化主要原因。

  五是利用历年遥感数据,结合现场考察,分析了长江源区冰川的变化情况。认为:冰川面积总体处于退缩状态,其中有一定的波动;2004年前缩小速度较快,其后缩小速度相对较慢;2009年冰川总面积在1977年基础上缩减了126.33km2,总面积减少了11.8%。

  六是通过长江源水环境考察分析,对长江源区水环境状况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认为:长江源区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影响程度有限,点污染源较少,面源污染问题不突出,河流基本保持天然状态,但由于受地质环境影响,部分河流的天然水化学本底较高。长江源区地表水近3年来不同水期水质变化不大,近5年来水质年际变化不显著。长江源区(包括直门达)地表水水质较好,符合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作为一级水功能区的水质保护目标要求。

  七是对长江源区水生生物多样性的独特性、水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有初步认识。认为:总体来看,长江源区水生生物种类数低,生物量低,生物多样性低,特有性高;水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功能较差,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较弱。

  八是对长江源区水土流失面积历年来变化情况、源区水土流失形成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区域气候变化及冻土环境变化导致的区域草地植被退化是长江源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0年,长江源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呈递减趋势,2000年至今,水土流失面积呈递增趋势。

  九是初步提出了长江源区发展与保护的思路和主要措施。

  十是建立了长江源区考察的信息管理系统。

  徐德毅表示,根据本次科考的分析研究,就长江源区的整体生态环境而言,生态环境恶化发展相对较轻。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冻土及冻土环境退化、植被退化、冻融侵蚀和土地荒漠化等四个方面。对此,科考专家提出了长江源保护与发展的诸多对策建议。
(责任编辑:UN602)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