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75岁老人无喉咙照样说话唱歌 患癌后自创发声法

2011年12月13日07:49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昨日,回到杭州市肿瘤医院,牛老与医生攀谈起来,说到开心处,笑声不断。 魏志阳 摄
昨日,回到杭州市肿瘤医院,牛老与医生攀谈起来,说到开心处,笑声不断。 魏志阳

  采样医院:浙医一院、浙医二院、省肿瘤医院、省中医院、杭州市一医院及杭州市肿瘤医院

  来自上述采样医院的统计,上周共确诊癌症患者达787例,其中男性363例,女性424例,最小癌龄有两位,都是18岁,分别在省肿瘤医院和市一医院确诊,患的分别是甲状腺癌和淋巴瘤;最大的是88岁,在省肿瘤医院确诊,患的是皮肤癌。

  今天我们想介绍一位癌友,27年前因为患了喉癌,整个喉咙都切掉了。

  如今,他不但癌症没复发,身体也没什么其他毛病。早些年,他自己摸索了一套“冰糖吐气发声法”,学会了没有喉咙,照旧能发声、讲话的本事。

  他昨天回到医院探望医生和病友,说话吐字清晰,声音也很洪亮。他乐观地告诉病友:开心活着,也能精彩。

  75岁的牛忠森老人,拿出一本1984年的病历本,泛黄的纸张上医生的笔记十分工整,一页页记录了他27年前在杭州市肿瘤医院看病的情况,医生们连呼“这是医院的古董”。

  “我27年前生喉癌,医生帮我做了手术,治疗很彻底,我现在活得很好,也不吃什么药。这些年来,我教了好多切过喉咙的病友重新说话,我很想感谢当年教会我讲话的王医生。”

  老人口中的王医生,是杭州市肿瘤医院耳鼻喉科的老主任王卫,今年80多岁,已经退休在家。

  现任的耳鼻喉科主任孟敏华,对老人印象很深。见了面,孟敏华亲切地拍着牛忠森的肩膀。“老牛是我做耳鼻喉科医生这么多年来,唯一不靠人工喉,还能讲话这么清楚的人!”

  记者发现,牛忠森老人喉结的位置上,有一个小孔。孟敏华说,这就是全喉切除后,特意做的气管再造口,目的是为了吃下去的食物,不会误入气道。果然,老人呼吸时,不像我们正常人那样经过口鼻,而是直接从这个再造的小孔“呼吸”。

  空气可以绕过喉咙从小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里,但讲话则是气体通过喉咙声带的振动发声,没有了气体,也没有了喉咙声带,牛老是怎么讲话的呢?

  记者好奇时,一群病友也围上来向他讨教。

  于是牛老不紧不慢从口袋里摸出一颗冰糖放进嘴巴。“秘密都在这冰糖上。”牛老说。

  大家更加不理解了。

  牛老解释说,嘴巴里没有吸进气,但是却可以利用这冰糖把气“引”出来。“因为冰糖生津,吞口水时就可以把气也吞进去,等胃里面的气回上来‘打嗝’时,利用这口气,再利用口形的变化,像吹口哨一样,我就能把话说清楚了。”

  记者这才明白,牛老说话用的“气”不是“正常渠道”吸进来的,而是从胃里面回上来的啊!声音也不是依靠气体在喉咙声带部位的振动,而是口形的收缩。

  牛老说,他这个方法是跟自己的主刀医生王卫学的。手术以后,牛老整整苦练了半年,才能发声讲话。这20多年中,有近200位跟他一样全喉切除的病友找到他,向他学习这个“冰糖吐气发声法”。大部分人学会了,但能讲得像牛老这么清楚的,不多。

  牛老还给记者展示了自己的绝活,不仅能讲话,还能说一段“快板”,唱上几嗓子。

  牛老讲话挺实在:“我是农民,吃的米自己种,每个月国家还给补助,过得挺开心。人就要活得开心,才能过得更好啊!”

  正在说话,一位住院患者的家属凑了过来,说:“我家就有个全喉切除的老人,当了一辈子的老教师,现在讲话讲不来,对生活都没信心了。您能不能去给指导下?”

  牛老二话不说,爬上两层楼,到老教师的病房,教授自己的发声法。聊着聊着,老教师的眉头终于解开了,他拿出纸笔,写了一句话:“你现在可以做我的老师了!”(本报记者 王蕊 本报通讯员 郑剑恩)

(责任编辑:丁进华)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