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八位地市宣传部长撰文《新华网评》谈文化改革

2011年12月14日11:5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任俊明)近期,广西北海市、内蒙古满洲里市等八位地级市(州)宣传部长当起“评论员”,给新华网《新华网评》栏目撰写评论,结合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就文化改革发展新进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等议题,建言献策。

  八位地级市宣传部长撰写的评论文章,既着眼文化改革与发展的全局,又结合地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主题鲜明,针对性强,对如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全国部分地市宣传部长文化改革发展评论”之八:

  边疆地区如何打造文化“桥头堡”

  作者: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副部长 段金华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地区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对外文化则承担了国际交往的历史使命。边疆地区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具有地缘、族缘、文缘等优势,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应充分发挥“桥头堡”的作用。

  “全国部分地市宣传部长文化改革发展评论”之七:

  如何推动地域特色文化走向世界

  作者: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李兵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有的已有很大的影响力,有的尚待挖掘。培育并打造积极健康的地域特色文化,对于加强文化建设,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全国部分地市宣传部长文化改革发展评论”之六:

  “本土文化”是“文化强国”的血肉

  作者: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常委、宣传部长 伍皓

  如何让“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血有肉?我认为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本地文化资源的实际,充分利用当地文化发展的优势,以本土文化为推手,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全国部分地市宣传部长文化改革发展评论”之五:

  以文化产业升级提升城市软实力

  作者:中共日照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毛继春

  需要明确的是,文化产业的内涵是文化,外在形态是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也有商品属性。因此,以文化产业的升级推动城市软实力的提升,最根本的就是要抓住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在经营性和公益性上做好文章。

  “全国部分地市宣传部长文化改革发展评论”之四:

  文化是塑造地方和国家形象的引擎

  作者:中共张家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余怀民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不仅能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跨越发展,还可增强民族自豪感,扩大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笔者认为,文化不仅是塑造一个地方形象的引擎,也是塑造国家形象的引擎。

  “全国部分地市宣传部长文化改革发展评论”之三:

  如何让核心价值入耳、入脑、入心

  作者:中共眉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祝 云

  扩大社会认同,形成思想共识。正确的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被人民所自觉遵守和奉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极其丰富且具有内在严谨的逻辑性。对研究者而言,无论怎样深入研究都不过分。但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只有通俗化、大众化,才能扩大社会认同,形成思想共识。立足现阶段人们思想实际,以简洁通俗的话语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们行动的标杆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全国部分地市宣传部长文化改革发展评论”之二:

  精神文化产品如何体现核心价值

  作者:中共满洲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 阿晋勒

  要建设有利于弘扬主旋律的机制体制,继续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的定期评选,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加大对主旋律作品扶持力度,在和谐多样的文化环境中,将红色文化放在突出地位。丰富主旋律作品的形式内容,增强主旋律作品艺术感染力、“三贴近”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

  “全国部分地市宣传部长文化改革发展评论”之一:

  壮大“草根文化”有助文化惠民

  作者:中共北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梁思奇

  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已成为人民群众越来越热切的诉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要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又要注重文化事业的建设。其中,培育和壮大“草根文化”,对于落实文化惠民、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纯净健康的精神家园尤为重要。


  更多精彩原创评论等你来点

  作者:任俊明 (来源:新华评论)
(责任编辑:UN01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