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汕头外砂机场将转场至潮汕机场运营 38年无事故

2011年12月14日15:44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1974年,汕头机场候机室是几间简陋平房
1974年,汕头机场候机室是几间简陋平房
汕头机场部分设备运往潮汕机场
汕头机场部分设备运往潮汕机场
揭阳潮汕机场塔台俯瞰全景 羊城晚报记者 宋金峪 摄
揭阳潮汕机场塔台俯瞰全景 羊城晚报记者 宋金峪 摄

  14日夜晚,将是一个不眠之夜!有太多的依依不舍,有太多的激动人心汕头外砂机场(下称汕头机场)将结束超过38年的民航运输业务,一夜转场至揭阳潮汕机场运营。15日一早,潮汕机场将实施首航。从此,广东潮汕地区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民用机场。

  汕头机场从1974年开始民航运输业务。当时的中国民航局在汕头机场设立民航汕头站,机场军民合用,可以起降民航飞机。38年风雨历程,38年安全飞行,汕头机场从1974年仅开通汕头至广州一条航线、年发运旅客4万人次,发展至今已开通23条航线、通航26个城市,预计今年全年接送旅客达192万人次。

  然而,军民合用的性质制约着汕头机场的发展。由于承担着繁重的军事训练和作战任务,汕头机场不仅民用设施规模较小,只有10个值机位、6个登机口、11个停机位、4座登机桥;而且在空域使用、民用航班航线安排上颇受限制。拥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民用机场,成了潮汕地区老百姓多年的夙愿。他们希望在“家门口”就能飞往全国、飞向世界;他们希望在外的华侨、乡贤能打个“飞的”就回到家乡;他们希望航班有更多的选择、票价更加实在。

  广东省重点工程揭阳潮汕机场的建成启用,圆了潮汕地区老百姓的一个梦!从汕头机场到揭阳潮汕机场,须展开一夜“无缝隙转场”,这将在粤东乃至广东的民航史上书写下浓重的一笔。14日晚上,汕头机场送走最后一班民航航班;15日凌晨2时,汕头机场的设备及人员全部转场至揭阳潮汕机场,开始全新的运营。“安全第一,万无一失,一夜转场,一次成功”1000多万潮汕地区老百姓和1000多万海外华侨翘首以待。

  盼了19年

  终有新机场

  1992年酝酿筹建,直到2009年才开工,其间遭遇尴尬一度被打入“冷宫”

  潮汕机场从一个设想、一纸蓝图,变成了一个令人振奋的现实。不少人说:“潮汕机场来之不易!”诚然,潮汕地区老百姓用了19年时间,才圆了心中的新机场梦。

  上世纪90年代初,蒸蒸日上的汕头特区建设引发了新话题:军民合用的汕头机场日渐满足不了特区经济发展和客流增长的需求,建设新机场是大势所趋。说干就干的潮汕人,从1992年就开始酝酿筹建潮汕机场。1993年3月,广东省将潮汕民用机场列入“九五”期间大中型建设项目。1999年3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潮汕民用机场立项。

  正当人们对潮汕民用机场翘首以待时,机场建设却面临尴尬局面:一边是批准立项的文书,另一边是潮汕地区经济下滑以及汕头机场客流逐年下降,机场建设随后被打入“冷宫”。这一等就是好几年。

  2004年,揭阳和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达成建设机场的共识。潮汕民用机场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大中型工程、广东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与此同时,揭阳市开始与业主深入探讨出资和征地拆迁安置等重大事宜。潮汕机场的建设再度升温。2007年9月26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揭阳潮汕机场建设。历经15载,揭阳潮汕机场终于获得“准生证”。

  揭阳潮汕机场于2009年6月16日正式开工。开工前一年,地方政府全力展开准备工作,重头戏是征地、拆迁、安置区建设工程。仅用了不到一年,便完成4村6社2146户拆迁户的搬迁工作,其重视程度之高、力度之大、效果之显著,堪称机场建设史上的典范。更为难得的是,拆迁工作实现了“零上访、零投诉、零事故”。

  汕头机场38年无事故

  民航业务即将画上圆满句号,当年元老感怀回顾辉煌历程

  2011年12月14日,对汕头机场运行指挥中心的郭玉清来说,与38年来每一个“往日”都很不一样。他对全新的明天有着期许,又对即将结束民航业务的汕头机场颇为感怀。他特地让同事帮他在汕头机场候机楼外拍了一张照片留念。作为汕头机场(当年曾称为民航汕头站)20多名建站元老之一,59岁的他陪伴汕头机场走过了38年辉煌跌宕的风雨历程。

  职工当年种菜养猪

  民航汕头站1974年成立,当时20岁出头的郭玉清从民航广州管理局白云机场卫生队(现白云机场民航医院)调到汕头机场,成为机场第一个医务工作人员。当时汕头机场总共只有20多条汉子,包括站长、政委、调度员、会计、气象预报员、电台报务员、卫生员、飞机装卸工等。当时人少活多,政委对郭玉清说:“你是卫生员,又是医生、护士,还是院长!你还要兼小卖部的售货员。”

  郭玉清说,当时汕头机场候机楼是几间平房,只有250平方米,土墙灰瓦。由于候机室里的木制新沙发油漆未干,首航班机的旅客只能坐在路边大桉树下临时从澄海县(现属汕头市澄海区)招待所借来的木椅子上候机。

  当时,汕头机场只开通汕头至广州这一条航线,起降伊尔14等小型客机,飞星期一、三、五。航班到时,从站长、政委到卫生员、服务员,一齐上飞机装卸货物。当时机票是24元,而郭玉清转干后的工资津贴是52元。他们吃住在机场,除了保证航班以外,还种地瓜、花生和青菜等,甚至养鸡、养猪。

  经数次大规模扩建

  38年来,汕头机场有过数次扩建。

  上世纪80年代,汕头与深圳、珠海、厦门一道,成为改革开放最早设立的四大经济特区之一,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完善特区投资环境,1986年7月汕头机场以国家4D级机场标准进行扩建,主跑道由原来的1800米延长到2500米,停机坪面积由原来的8000平方米扩至2.4万平方米。扩建后的机场可供波音757、麦道82等大中型客机起降,达到国家二类机场的标准。

  1989年和1996年,汕头机场又经历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扩建改造。1997年,第九届世界潮团联谊年会在汕头召开,为迎接海内外嘉宾,汕头市委市政府出资1.8亿元改造机场,使候机楼面积达到2.3万平方米,停机坪面积增至7.2万平方米,停机位达到11个,还安装了4座现代化的登机桥。

  建空网助特区腾飞

  郭玉清说,汕头机场曾有过让许多省会城市机场也难望其项背的骄人成绩。它抓住地方经济腾飞的良机,为特区构筑空中大通道。到1995年,汕头机场形成了连接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的空中交通网络,通航城市有39个,境外则有香港、曼谷、新加坡、吉隆坡、古晋5个城市,航班增至每周170多个。1992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大关,居全国第12位;1995年,客、货运输量在全国107个机场中,分别列第13位和第12位。

  骄傲:38年无事故

  郭玉清说,他一直没有离开过汕头机场,当过卫生员,也当过机关管理人员、安检站站长。由于区域经济下滑,从1996年开始,汕头机场运营出现下滑,至2003年到达低谷,年客运量跌至69万人次。2004年属地改革后,汕头机场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连续7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至2010年成为广东省内运输生产排名第三的机场。

  令这位元老最为骄傲的是:汕头机场自通航以来,保持了38年的安全纪录,这被业内人士称为“了不起的成绩和贡献”。38年来,汕头机场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杜绝了飞行事故、空防事故和地面安全事故。

  郭玉清说,14日晚,他将见证最后一架民航飞机从汕头机场起飞,这是汕头机场民航业务的圆满句号。他很激动,毕竟,汕头机场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回忆。

  汕头机场大事记

  1986年12月31日 首期扩建工程竣工,跑道从1800米延长到2500米。

  1987年 汕头至曼谷、北京、上海航线相继开通

  1995年 发展达到顶峰,与境内外44个城市通航,旅客运输量196.22万人次。

  1996年至2003年 旅客运输量逐年下滑,2003年仅69.2万人次,滑落到全国民航机场第39名。

  2004年4月15日 民航机场实行属地化改革,汕头机场变成广东省机场集团公司的全资直属公司。

  2010年 2月2日 捷星亚洲航空有限公司开通新加坡至汕头直飞航线

  2010年 接送旅客172.8万人次、起降航班16615架次、运送货物和邮件10841吨,

  同比分别增长36%、25%和19%。

  2011年 上半年旅客运输量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接送旅客192万人次

  杨媛、赖丽思、吕楠芳、程行欢、祝晓昌、陈史

(责任编辑:王健)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