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调查:超35%北京市民心理压力过大 自杀事件屡发

2011年12月18日15: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老师讲的都是我们想的事”

  探访北京社会心理工作

  根据北京市社会心理研究所连续多年对北京社会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监测,目前,35%以上的北京市民心理压力过大,心理疾病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年因为心理问题而引发的自杀事件数量居高不下。而根据卫生部日前发布的统计数字,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有200万人自杀未遂,其中心理抑郁是导致这些自杀事件发生的共同诱因。

  面对严峻的心理健康问题,北京心理健康服务的脚步从来不曾停下,各类机构和社会组织多年来都在坚持开展相关的服务,而如今一个全新的北京社会心理联合会的筹建,则为北京居民心理健康服务揭开了新的篇章。

  心理健康讲堂就在我身边

  12月11日中午12点刚过,午饭过后的农民工们陆陆续续回到了干活的首钢建设集团二公司建筑工地,刚一进作业车间,一个鲜红的“暖手宝”就递到了手中。农民工师傅抬头一看,原来是“北京居民心理健康疏导爱心公益行动”的工作人员将这份温暖送给了大家。

  这一天,爱心公益行动的工作人员和来自北京某知名心理咨询机构的高级咨询师杨波一起走进工地,给大家上了一堂专业的心理健康课。

  “请大家安静一下。”随着工作人员的一声招呼,“心理健康讲堂”农民工专场正式开讲,简单讲述了一段基础的心理健康知识之后,杨波忽然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了一张图片,图片上的图案还真说不出来是啥。

  “大家都看看,说说你从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图案。”杨波边说边走到农民工中间,让他们近距离看清图片的内容。已经看过图片的农民工开始在底下窃窃私语。不一会儿,有人大声喊出了答案:“鹿”、“一双手”、“是个小孩”……这些听起来相去甚远的回答,惹来现场一阵阵的笑声。

  看到这个场面,杨波不紧不慢地讲到,这张图就是心理学里著名的“心理暗示图”,图片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指向,只是由于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法的不同,因此就会出现“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象。“其实,在很多时候,事情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的,我们对事情的解读往往是基于自身所处的位置和角度。所以,要用宽容的心态去包涵不同的观点、声音。”听了杨波的话,现场的农民工“学生”中有很多人都不禁点头称是。

  在此基础上,杨波又从心理学的角度详细讲解了“换位思考法”、“情感转移法”等一些有益的自我心理暗示方法。来自安徽的农民工小梁告诉记者:“老师讲的都是我们想的事儿,挺长见识,而且也感觉到,社会上有这么多好心人都关心我们,心里暖洋洋的。”

  记者了解到,其实,在北京市此次的居民心理健康疏导爱心公益行动中,心理健康课堂是重要的一项内容,面向的重点人群除农民工外,还包括老年人、农民、学生、打工子弟、残疾朋友和城市白领等,都是通过前期调研确定的目前需要心理健康疏导的人群。心理健康课堂将为这些群体开设专场,与此同时,在各基层社区,还将通过社区居委会收集群众需求,按需安排专家备课试讲,甚至上门讲座等多种方式,为社区的老百姓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大讲堂”。

  吃喝不愁未必是心理健康

  “现在的人,吃不愁、穿不愁,按理说应该都活得很高兴,可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几乎每天我们都能听到身边不同的人在抱怨。这是为什么呢?”

  对此,北京市社会心理研究所所长朱俊颖解释说:“这一问题根本原因就是现在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心态出了问题,是心理的问题让他们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

  根据社会心理研究所多年的跟踪分析,当代社会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朱俊颖介绍说,事实上,北京市的社会心理疏导工作一直都在做,也有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成效,但以往都是社会组织在做,不同的社会组织针对不同人群,虽然针对性很强,可心理健康综合的基础性知识却始终处于知晓率非常低的水平。而且,目前已经存在的心理咨询机构,很多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纯商业化运作,收费非常高,普通人难以承受,资质也是参差不齐,无法满足社区群众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应运而生,将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北京社会生活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中心等37家单位吸纳为成员,并吸纳了包括“爱心传递热线”在内的一大批“草根”型心理服务组织,拥有了上千名的专家资源,同时拥有了政府专项的资金支持。

  朱俊颖告诉记者,北京居民心理健康疏导爱心公益行动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在社区建立心理咨询平台,发展一大批社区心理信息员队伍,及时了解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在比较大的中心社区建立起心理服务机构,街道建立心理辅导站,让存在心理问题的居民不出社区、街道就能得到免费的心理疏导。

  帮助别人自己内心也升华

  作为全国第一家由政府创办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机构,北京社会生活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中心就位于中山公园的一角。刚踏进古香古色的办公室,屋内就传出一阵嘈杂声,其中夹杂着一名女子的大声哭泣和老人的低声絮语。

  迎出来的中心主任李晓童连忙解释说:“这些都是前来进行心理疏导的附近居民,每天像这样上门进行心理咨询的群众,我们大概都得接待5到10个。来的人年龄、职业跨度都很大,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是各式各样。电话咨询那就更是不计其数了。”

  据了解,北京社会生活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中心成立已有21年,如今也是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的成员单位,每天都在为普通的北京市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提供着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服务的内容包括了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健康培训、心理健康状况测查、抑郁焦虑测查等多个方面,为此,中心不仅自己有一支200余人组成的专业心理咨询师队伍,而且还组建了一支以专业心理学家为指导、以志愿者咨询师为主的专业心理工作队伍。21年中,接受过中心心理健康服务的人员已经达到了96.1万人次。

  谈起在“中心”二十余年的工作经历,李晓童印象最深刻的还是2003年“非典”期间中心开展的大型心理干预活动。“"非典"过后,很大一部分人因为"非典"而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甚至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开展了工作。”李晓童回忆说,当时,中心立即组织杨凤池、刘福源等心理专家,共同商讨这一特殊时期的工作重点,随即编写了数万份抗击“非典”小册子,免费发放到社区、机关、学校等,努力通过知识的普及消除人们的不安与恐慌心理。此外,中心还专门开通了“抗击"非典"心理支持热线”,先后为3000多位患有“心理恐慌症”的群众解除了痛苦。

  提起在“中心”工作这么多年的心得,李晓童说道,最大的感觉就是,每一次在帮助别人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自己的内心也会得到一种升华。很多时候,真是应验了那句“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老话,跳出来看问题,所有的问题就都不再是问题了

  李晓童告诉记者,目前中心正在积极参与了社会心理健康工作联合会组织的几项活动。从过去的“单打独斗”到现在的“联合作战”,李晓童对于做好群众心理健康服务的信心更足了。

  爱心热线疏导老年人心理

  提起“800 810 0277”这个电话号码,很多老人都非常熟悉,自从2006年,这条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爱心传递热线”开通以来,铃声再也没有断过。

  徐坤是“爱心传递热线”的创始人,提起当初开办热线的初衷,徐坤说道:“当下,我国老龄人口大约有1.67亿,其中空巢老人约占30%,这部分人是心理危机高发人群。根据爱心热线的调查显示,自杀老人中有15%的老人考虑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27%的老人不会超过15分钟,58%的老人不超过30分钟,也就是说,老人做出自杀这个决定时,往往是十分草率的。而我们只要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及时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惨剧就很有可能不会发生。”

  就是秉承着这样一种初衷,作为“草根”社会组织的“爱心传递热线”已经坚持了传递了五年多,服务的内容也从线上走到了线下,从北京走向了全国。“浓情下午茶”、“欢乐社区行”、“欢乐大巴车”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在让热线的名声越来越大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享受到专业的心理疏导。而且,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热线还充当起了红娘的角色,为单身老人交友牵线搭桥,数不清的老人在这里又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伴侣。

  60多岁的林大妈,此前因为婚姻曾发生变故,天天担心前夫的情人会来迫害她,精神极度紧张,甚至在家里上上下下都挂满了锁。生活在极度恐惧中的老人,拨通了“爱心传递热线”的电话,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判断老人已经患上了严重的被害妄想症。工作人员在电话中一遍遍地安抚老人,并用情和理说服了老人去精神科进行了鉴定。从那之后,林大妈成了热线的重点服务对象,每天都会有工作人员抽出至少15分钟,给老人打个电话,唠唠家常,让老人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温暖,帮助老人慢慢地消除对周围环境的戒备心。久而久之,老人的心理问题果然有了明显的好转。

  徐坤说,几年中,她碰到的关于老人心理问题的案例几乎数不胜数,更让觉得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重要,加入社会心理健康工作联合会无疑为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记者李松黄洁 实习生李一诺)

  “老师讲的都是我们想的事”

  探访北京社会心理工作

  根据北京市社会心理研究所连续多年对北京社会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监测,目前,35%以上的北京市民心理压力过大,心理疾病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年因为心理问题而引发的自杀事件数量居高不下。而根据卫生部日前发布的统计数字,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有200万人自杀未遂,其中心理抑郁是导致这些自杀事件发生的共同诱因。

  面对严峻的心理健康问题,北京心理健康服务的脚步从来不曾停下,各类机构和社会组织多年来都在坚持开展相关的服务,而如今一个全新的北京社会心理联合会的筹建,则为北京居民心理健康服务揭开了新的篇章。

  心理健康讲堂就在我身边

  12月11日中午12点刚过,午饭过后的农民工们陆陆续续回到了干活的首钢建设集团二公司建筑工地,刚一进作业车间,一个鲜红的“暖手宝”就递到了手中。农民工师傅抬头一看,原来是“北京居民心理健康疏导爱心公益行动”的工作人员将这份温暖送给了大家。

  这一天,爱心公益行动的工作人员和来自北京某知名心理咨询机构的高级咨询师杨波一起走进工地,给大家上了一堂专业的心理健康课。

  “请大家安静一下。”随着工作人员的一声招呼,“心理健康讲堂”农民工专场正式开讲,简单讲述了一段基础的心理健康知识之后,杨波忽然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了一张图片,图片上的图案还真说不出来是啥。

  “大家都看看,说说你从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图案。”杨波边说边走到农民工中间,让他们近距离看清图片的内容。已经看过图片的农民工开始在底下窃窃私语。不一会儿,有人大声喊出了答案:“鹿”、“一双手”、“是个小孩”……这些听起来相去甚远的回答,惹来现场一阵阵的笑声。

  看到这个场面,杨波不紧不慢地讲到,这张图就是心理学里著名的“心理暗示图”,图片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指向,只是由于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法的不同,因此就会出现“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象。“其实,在很多时候,事情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的,我们对事情的解读往往是基于自身所处的位置和角度。所以,要用宽容的心态去包涵不同的观点、声音。”听了杨波的话,现场的农民工“学生”中有很多人都不禁点头称是。

  在此基础上,杨波又从心理学的角度详细讲解了“换位思考法”、“情感转移法”等一些有益的自我心理暗示方法。来自安徽的农民工小梁告诉记者:“老师讲的都是我们想的事儿,挺长见识,而且也感觉到,社会上有这么多好心人都关心我们,心里暖洋洋的。”

  记者了解到,其实,在北京市此次的居民心理健康疏导爱心公益行动中,心理健康课堂是重要的一项内容,面向的重点人群除农民工外,还包括老年人、农民、学生、打工子弟、残疾朋友和城市白领等,都是通过前期调研确定的目前需要心理健康疏导的人群。心理健康课堂将为这些群体开设专场,与此同时,在各基层社区,还将通过社区居委会收集群众需求,按需安排专家备课试讲,甚至上门讲座等多种方式,为社区的老百姓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大讲堂”。

  吃喝不愁未必是心理健康

  “现在的人,吃不愁、穿不愁,按理说应该都活得很高兴,可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几乎每天我们都能听到身边不同的人在抱怨。这是为什么呢?”

  对此,北京市社会心理研究所所长朱俊颖解释说:“这一问题根本原因就是现在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心态出了问题,是心理的问题让他们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

  根据社会心理研究所多年的跟踪分析,当代社会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朱俊颖介绍说,事实上,北京市的社会心理疏导工作一直都在做,也有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和成效,但以往都是社会组织在做,不同的社会组织针对不同人群,虽然针对性很强,可心理健康综合的基础性知识却始终处于知晓率非常低的水平。而且,目前已经存在的心理咨询机构,很多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纯商业化运作,收费非常高,普通人难以承受,资质也是参差不齐,无法满足社区群众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应运而生,将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北京社会生活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中心等37家单位吸纳为成员,并吸纳了包括“爱心传递热线”在内的一大批“草根”型心理服务组织,拥有了上千名的专家资源,同时拥有了政府专项的资金支持。

  朱俊颖告诉记者,北京居民心理健康疏导爱心公益行动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在社区建立心理咨询平台,发展一大批社区心理信息员队伍,及时了解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在比较大的中心社区建立起心理服务机构,街道建立心理辅导站,让存在心理问题的居民不出社区、街道就能得到免费的心理疏导。

  作者:李松黄洁 李一诺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UN02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